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部科學院舊址

鎖定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是重要的近現代史蹟,直轄後,重慶市2000年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在2015年5月以前為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
中國西部科學院是愛國實業家盧作孚於1930年9月創建的中國第一所民辦科學院,院址最初設在北碚火焰山東嶽廟,即北碚公園,1934年遷建北碚文星灣。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西遷重慶,許多學術機關紛紛遷到北碚,繼續其研究工作。由中國西部科學院以及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氣象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工業實驗所、礦冶研究所、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林業實驗所、中央畜牧實驗所、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國立江蘇醫學院、中國地理研究所等13個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公推翁文灝、盧作孚兩先生為正副主任委員,以主其事,於1943年在文星灣籌建中國西部博物館。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建築羣保存較好。其中:惠宇樓,1933年修建,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主樓,1944年該樓借讓給新成立的中國西部博物館作展覽大樓。
地質樓,1938年修建,為堅持抗戰內遷北碚的國立中央地質調查所辦公樓。
盧作孚舊居,1944年建,原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辦公樓,其院長室曾為盧作孚先生辦公及臨時生活用房。
地磁測點碑,由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測定(東經106025′46″0,北緯29050′07″3),中國西部科學院1945年12月立。
中文名
西部科學院舊址
意    義
曾經是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
地    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位    置
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

西部科學院舊址舊址簡介

1930年創建的我國第一所民辦科學院中國西部科學院和1943年繼之而起的中國西部博物館,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影響巨大,開創了以科學啓民智、用知識促發展、實施現代化西部實踐的先河。尊重歷史,在繼承中求發展,制定舊址保護和發展規劃。在強化本館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時,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歷史內涵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恢復原有景觀佈局,保持原有建築格局,重現古樸素雅的歷史風貌,分步實施館史陳列和園區建設計劃,在搞好自然館自身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北碚地區的區位優勢,利用良好外部環境,保護性發展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歷史文化遺存。
厚重的歷史積澱、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現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是重要的近現代史蹟,1992年公佈為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核定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直轄後,2000年被重新公佈為重慶市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西部科學院是愛國實業家盧作孚於1930年9月創建的中國第一所民辦科學院,“從事於科學之探討,以開發寶藏,富裕民生”①為目的。院址最初設在北碚火焰山東嶽廟,1934年遷建北碚文星灣。其下設理化、地質、生物、農林4個研究所以及博物館、圖書館和兼善學校。“中國西部科學院有理化研究所,目前正以分析燃料為主要工作,欲幫助四川解決燃料問題;有生物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目前正以調查、採集整理為重要工作,欲幫助四川解決一切自然開發問題;有農林研究所,正作造林和改良農作的試驗,欲解決當前社會急切需要的糧食和木材問題”②。中國西部科學院立足四川及西南地區,調查礦產及地質狀況,探明礦藏儲量,考察川西獨特的風土民情及民族習俗,採集川西南、西北地區動植物標本,培育、改良、引進果木蔬畜,以研究實用科學,促進文化生產事業為宗旨,把科研成果與社會和民眾的利益結合起來,為國家的建設服務,促進了四川及西南地區的工農業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長足進步③。
地質研究所着手地質構造、礦產資源的調查,並加以整理研究,為開發四川礦產業打下堅實基礎。調查、發掘南川煤田及綦江鐵礦的礦藏儲量,將探明量提高了幾十倍。1936年,由中國西部科學院等三家單位組成的四川地質礦產調查委員會,聘地質所常隆慶、李賢誠為委員,開始有計劃地普查四川地質礦產資源。著《四川疊溪地震調查記》、《綦江鐵礦志》、《重慶南川間地質志》、《四川嘉陵三峽地質志》等。1934年至1940年常隆慶六度出入川西南的攀西地區,調查寧屬7縣地質礦產,首次發現攀枝花釩鈦磁鐵礦,著《攀枝花磁鐵礦探測調查》、《寧屬七縣地質礦產》等。這些成果,為1949年後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生物研究所常年堅持野外採集,蒐集西南、西北地區特有珍稀動植物標本,春季外出,秋季歸來整理,為研究這一地區的動植物資源狀況積累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多有著述,如《四川嘉陵江下游魚類之調查》、《四川鳴禽之研究》、《四川省雷馬屏峨調查記》等。其中,《四川省雷馬屏峨調查記》,詳細介紹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土壤、氣候、植被和風土民情,是當時唯一研究彝族狀況的著作。1931年-1935年,較大規模的調查就有二十餘次,足跡遍佈西康、寶興、松潘、西昌、峨邊、馬邊、南川以及貴州、青海、雲南等地。並多次組織與靜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社、地質調查所等機構的聯合考察。還與瑞典人郝滿爾、美國人蘇密斯、瑞典植物學家司密斯等合作考察青海昆蟲、寶興動物(重點是大熊貓)以及西康動植物。多國籍、多研究機構、多次地科學考察,提高了西部科學院的研究水平、提升了其學術地位,繁榮了西部地區的對外交流與合作④。
理化研究所注重應用科學的研究,實用性強,直接服務於工礦業生產。收集、分析、化驗北碚周邊地區以及以四川為主的巖礦及工業原料。如,收集嘉陵江及川東、川鄂邊境各地煤礦以及其他一些礦石。化驗巴縣石油溝石油、北碚文星鎮水泥原料、璧山温泉峽温泉、全川各種礦物等。總結工作成績,寫下《四川煤炭化驗第一次報告》、《理化研究所煤炭分析總報告第一號至第十二號》等。
農林研究所“墾荒地,培育森林,並收求優良稻、米、蔬菜、果樹及牲畜(品種)作改良之研究”⑤,重視勞動生產實踐。建雞場,進行意大利雞與本國雞的育種試驗;建農場,種果樹、育苗圃;種行道樹、造風景林;調查遂寧、簡陽棉業、華北畜牧事業,作專門報告。出成果報告《廿一年度農場報告》、《造林特刊》等。通過這些工作推進四川及西南地區農業技術的普及和促進其向科學方向的發展。
中國西部科學院下設博物館、圖書館和兼善學校,把知識的傳播與科學的普及緊密結合起來。專家辦學、專家辦館,又把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思維注入普及教育與科普活動中,學校傳授專門知識,博物館、圖書館傳送科學常識,把青少年人才的培養、普通民眾科學素養的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服務大眾,造福社會。
中國西部科學院雲集了一批高水準、具有現代科學知識與理念的中外學者。生物所進行昆蟲研究的是採集專員德國人傅德利。擔任各研究所主任或研究員的有法、美、德等國留學生、學士、博士,有來自中央大學、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南開大學、滬江大學、暨南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的理學士、工學士等。農林所兩任主任,一個是留法生物學士劉振書、一個是旅美留學生劉雨若,生物所主任是德國佛來堡大學理學博士王希成,博物館主任黃子裳修業巴黎大學。地質所主任、研究員常隆慶,理化所主任、研究員李樂元,動物所主任、研究員施白南等都是本學科的佼佼者,而且,在整個研究生涯中,貢獻卓著。生物所植物部主任、研究員俞德浚,1947年至1950年任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及皇家邱植物園研究員。後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植物園主任,北京植物園首任主任、中國植物學會、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合著《中國植物誌》(薔薇科)三卷、《華北之梨》、《華北習見觀賞植物》(二卷)、著有《中國果樹分類學》、主編《中國植物誌》36、37、38卷。為我國著名園藝學家、植物分類學家、植物園專家。
上個世紀20年代,北碚以及中國西部封閉落後,經濟欠發達、文化未建設、科學不普及,中國西部科學院的建立,在西部腹地打開了一扇用科學與教育救國的大門,堅持不懈地倡導和推動這一地區的科技文化事業,對科學精神的普及、觀念思維的現代化、科學研究的促進和城市的現代化進程意義重大,具有開創性作用。
抗戰,國民政府西遷重慶,許多公立、私立學術機關紛紛遷到北碚,繼續其研究工作。由中國西部科學院以及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後分設動物及植物兩研究所)、氣象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工業實驗所、礦冶研究所、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林業實驗所、中央畜牧實驗所、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國立江蘇醫學院、中國地理研究所等13個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公推翁文灝、盧作孚兩先生為正副主任委員,以主其事,於1943年在文星灣籌建中國西部博物館。至此,中國西部科學院與中國西部博物館在大後方、在內地攜手,弘揚戰時科研成果,普及科學教育之精神,發揚學術研究之風氣,帶動西部地區科技文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曾享譽中外。在上個世紀40年代美國的一家媒體就認為“通過這個機構,很多專家和學術團體的專門知識和經驗得到了利用,明白了這一點,就很容易理解這個城市今天的繁榮興盛……科學氣氛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城市中教育和學術機構的最高度的集中”⑥。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建築羣至今保存較好。
惠宇,1933年盧作孚向國民政府軍政要員楊森勸募2萬元修建,次年建成,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主樓,因為楊森捐建,楊森字子惠,故取名“惠宇”。該樓佔地708m2,建築面積1406m2,小青瓦歇山頂,磚木結構,共分三層,一樓一底加閣樓。建築式樣中西合璧,造型美觀,氣勢恢宏。1944年該樓借讓給新成立的中國西部博物館作展覽大樓。現為重慶自然博物館“脊椎動物陳列”展廳。
地質樓,1938年修建,佔地324m2,建築面積648m2,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為堅持抗戰內遷北碚的國立中央地質調查所辦公樓。現為重慶自然博物館動物學部辦公樓。
盧作孚舊居,1944年建,佔地面積128m2,建築面積256m2,一樓一底,原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辦公樓,其院長室曾為盧作孚先生辦公及臨時生活用房。現為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行政辦公樓。1989年公佈為北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磁測點碑,由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測定(東經106025′46″0,北緯29050′07″3),中國西部科學院1945年12月立。為我國第一個測定的地磁點。
開創性繼承歷史,個性化全面發展
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怎樣保護,才能使之不因歲月的流逝而流失,不因年成的久遠而淡漠,不因記憶的模糊而忘卻,文化傳承的血脈決不能割裂。
個性化的“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涵豐富、韻味幽古,獨具魅力,有着獨特的品牌優勢,惠宇是其精髓,應是保護的重中之重。當然,只保護不開發,或重建設輕傳統,都是不可取的。應該找到保護與開發間的最佳切入點。那就是自然與人文並舉。具體實施:惠宇維護、新布陳列、景觀建設、附屬設施添置分步行動,兼容幷包。發展應是繼承歷史的發展。保留和再現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當年的雄姿,是展現今天自然館豐富遺產的最佳手段。開創性繼承歷史,個性化全面發展。
(一)恢復景觀建設,再現歷史風貌
在1927年盧作孚就規劃和成就了一個“從經濟上,從文化上,從風景上,從治安上建設成功一個美滿的三峽”⑦、一個“皆清潔,皆美麗,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遊覽”⑧的北碚。“但願人人皆為園藝家,把社會佈置成花園一樣美麗”⑨,這是盧作孚當年的理想。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設計、建造中國西部科學院這個標誌性的文化科研設施,亦遵循這一原則,在規劃佈局、建築藝術和建造技術方面既注重實用性,又強調審美功能。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的規劃佈局、建築藝術和建造技術,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它是北碚地區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近現代建築羣,是盧作孚鄉村建設運動文化科研設施的精華部分,通過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這一載體,充分反映了1928年以盧作孚為首的愛國志士開始在北碚籌建地方科學研究機構,1930年成立中國西部科學院,揭開北碚研究、引進現代應用科學技術的先河,記錄了這一段歷史信息和歷史演變的過程,體現了歷史的真實性、完整性。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有序集合惠宇、盧作孚舊居、地質樓等陳列、辦公設施,並以惠宇為核心,建築羣有着明晰的層遞關係,呈現精心的規劃理念和完整的功能佈局。建築藝術,在規劃理念、建築佈局、建造技術、色彩運用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圍繞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景觀原貌,總體佈局、院落組合、道路設計、植物配置儘可能地再現歷史風貌,惠宇在確保原有外觀、內部結構不變的前提下,精裝修,保持樸素秀雅本色。保持舊址的形態特徵,並且在再現中表現詩情畫意的園林之美和幽雅和諧的自然之美。
總體佈局,以惠宇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左生物館與之形成古典與現代的呼應之勢,前地磁測點、前右側和平碑、後右側盧作孚舊居、再向右地質樓,周邊安排自由舒展。
院落組合,依山隨勢,疏密有致。
道路設計,正面,中軸線對稱走勢,其他根據地形迂迴曲折,自由佈局,曲徑通幽。
惠宇正門坡面,常綠植物組成館名、宣傳語或標誌性動物圖案,配以四時花卉,圖形與色彩交相輝映,奪人眼目。樹木整齊對植、列植,烘托厚重歷史氛圍。
恢復盧作孚舊居前原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草坪,配以時令盆栽花卉。
利用惠宇後面原有荷花池,改建成噴泉,動態水景與盧作孚舊居前草坪的平和寧靜相映成趣。
恢復舊居前原用四季桂盤繞的起隔離作用又具美化功能的植物造型。改造館區內磚石院牆為鐵藝和植物圍欄,增加通透感,隔而不斷,藴意無窮;或者美化磚牆結構,做成園林式的粉牆花窗,牆頭、牆壁進行裝飾,牆上設漏窗,取景、借景,窗景多姿,與整個園林融為一體,形成整體美感。
繼承和發揚舊址建築形態與色彩。舊址建築式樣為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磚柱牆體與坡面屋頂結合,單檐歇山,青磚瓦閣,外觀上給人以古雅醇厚的審美享受。館內已建新式建築的形態與色彩應與舊址建築整體風貌協調。對館內新式建築的低層、多層辦公樓及住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平屋頂逐步改為坡屋頂形式,且坡屋頂色彩應採用傳統的青灰色調。
(二)結合區位優勢,做出總體規劃
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在我國近代民族科學、文化發展史上起過重要作用,其舊址建築羣及其整個園區有着獨特的史學和美學價值,應加強對該史蹟的科學研究,做好舊址保護的總體規劃,在此基礎上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進一步強化本館的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時,合理規劃,建設內涵豐富,品格高雅,環境優美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待自然館新館建成後,擬對惠宇樓進行徹底維修或原貌重建,開闢館史陳列和科研場所,再現當年集科學研究、學術交流、陳列展覽為一體的氣勢恢弘的館院。
盧作孚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對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被毛澤東譽為實業界四個不能忘記的人士之一。盧作孚又是鄉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家,他以北碚為基地成功推行了鄉村建設運動,使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碚成為具有現代化雛形的集經濟、文化、科學及風景旅遊為一體的模範市鎮。盧作孚的思想和業績堪稱一代楷模。在盧作孚舊居舉辦展覽,旨在弘揚盧作孚愛國主義精神和開拓進取的實幹精神,以此為陣地,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盧作孚“服務社會、便利人羣、開發產業、富強國家”⑩、“公而忘私,為而不有”⑾,鞠躬盡瘁,終其一生的高尚品德。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利用這筆文化資源,保護我館的文化遺產。
擬籌辦的館史陳列,前部分為歷史回顧,後部分為未來發展展望。恢復盧作孚任中國西部科學院院長室原貌。陳列內容分盧作孚生平事蹟、中國西部科學院概況(歷史沿革、組織機構、野外調查、科學研究、成果介紹等)以及中國西部博物館概況(歷史沿革、組織機構、各陳列館述要、陳列開放、藏品管理、標本徵集、採集、製作以及生物研究等)。展覽形式,利用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原有展櫃或新制展櫃展出,配以實物、文字和圖片,輔以聲像展播。實物展品,陳列原中國西部博物館地礦、植物種子、動物模型、動植物標本、許氏祿豐龍化石模型等,原有展櫃、沙盤模型(重慶自然博物館現貌和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遺存)、相關歷史的出版物、今天的研究成果等。
開放具有歷史意義的景觀、景點,分步實施館史陳列,恢復1955年為紀念萬隆會議召開而立的和平碑。國立中央地質調查所辦公樓、惠宇、盧作孚舊居、地磁測點,與整個園區,共同組成上個世紀30、40年代近現代建築羣格局,形成懷舊、親和的氣氛,讓後來者追思過往,為先輩們的豐功偉績所折服,以激勵後繼者奮發圖強,腳步更加堅實而有力,步伐更加堅定而大步。
北碚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藴和獨特的抗戰文化歷史背景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與北碚有着不解之緣,以“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為龍頭,帶動北碚抗戰文化一條街的興建,為本館事業發展服務,為北碚的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從而促進本館與本地區經濟文化的協同發展。
僅立足於本館自身的建設,而不呼籲外部環境的改造,獨木未免難成森林。必須爭取政府部門通力配合,整治周邊環境,把所在地文星灣片區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把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建設和北碚區對文星灣片區的保護性開發結合起來,制定保護方案,勾畫發展藍圖。
文星灣片區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是北碚的政治、文化、經濟繁榮的地區,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景區。峽防局,執政機構;科學院、博物館,科研文化機構;三峽染織廠,工業企業;嘉陵江、馬鞍溪,自然風光。這些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在此集中體現了北碚的歷史文化風貌。
距博物館幾百米的廟嘴文昌宮,是1927年成立的北碚峽防局舊址。盧作孚從這裏開始治理匪患、進行市政建設,進而實踐思考多年的社會改造計劃,推行北碚實驗區署的鄉村建設運動
博物館對面,是1930年成立的北碚第一家現代化的、同時也是四川省第一家使用電力的機器棉紡廠——三峽染織廠。在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愛國浪潮中,該廠生產的三峽布暢銷大西南,為抗戰做出過巨大貢獻。抗戰期間,該廠發展成為西南最大的紡織企業之一。從建廠到以後的一段時期該廠是北碚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
緊鄰博物館、匯入嘉陵江的馬鞍溪,應成立綜合整治協調委員會治理開發,進行生態建設。清理流域兩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淤泥清掏,沿岸綠化美化,恢復上世紀60、70年代,溪水清澈見底,魚遊蛙鳴,鷺飛鳥藏的良好生態環境,使之成為北碚美麗新景點,開發旅遊,促進發展。
文星灣歷史文化區的構思,嘉陵江、馬鞍溪生態建設的倡議,北碚深層次開發旅遊文化資源的方略,重慶直轄後快速發展的步伐,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方針,以此良好的外部環境,再加上我們自身眾多的自然的、人文的優勢,相互促進,形成整體效應,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保護性發展的前景定是非常美好的。
相信重慶自然博物館是可以承載人文與自然諸多方面的內容,是能夠承擔得起歷史與現實賦予的重任。
1930年創建的中國西部科學院,這座與父親一般年紀的老者,我們除了景仰、除了小心翼翼地保護、除了把我們年輕的血液貢獻給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歲月的滄桑在惠宇的額頭上刻下了印痕,而我們依然感覺得到他的美,而且日漸更美。
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份厚厚的禮物,善待吧,這份珍貴的禮物!

西部科學院舊址參考文獻

1.中國西部科學院.民國二十二年八月(1933年).中國西部科學院概況.四川北碚.第1頁
2.盧作孚.1934.建設中國的困難及其必循的道路.見:凌耀倫,熊甫.盧作孚集.1991.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55.
3.黃道炫,鍾建安.2001.1927——1937年中國的學術研究.史學月刊,(2):131-136.
4.朱珠.1995.盧作孚對中國科學文化事業所作貢獻之管窺.見:楊光彥,劉重來.盧作孚與中國現代化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371-378.
5.中國西部科學院.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編印(1947年).中國西部科學院概況.四川北碚.
6.孫恩山.1944.盧作孚和他的長江船隊.亞洲與美洲(美國AsiaandTheAmerica’s雜誌),(6):
7.盧作孚.1934.建設中國的困難及其必循的道路.見:凌耀倫,熊甫.盧作孚文集.199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335-336.
8.盧作孚.1934.嘉陵江三峽的鄉村運動.見:凌耀倫,熊甫.盧作孚文集.199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360.
9.盧作孚.1934.怎麼樣做事——為社會做事.見:凌耀倫,熊甫.盧作孚集.1991.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5.
10.盧國紀.2003.我的父親盧作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66.
11.粱漱溟.1987年.景仰故交盧作孚先生獻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