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

鎖定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長卷由當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藝美術大師宗者拉傑歷時27年設計策劃,由青海、西藏、甘肅、四川、雲南五省區的400餘位藏、蒙、漢、土族頂尖工藝美術師耗時4年,精心創作完成。《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畫卷以藏族歷史和藏傳佛教各教派源流為主線,表現了藏族人民對宇宙和地球的形成、人類的產生和社會變化以及對未來世界的認識。 [1] 
中文名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
作    者
宗者拉傑
表現了
藏族人民對宇宙和地球的形成
長    度
畫卷長618米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作品內容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照片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照片(1張)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畫卷長618米、寬2.5米,以藏族傳統繪畫技藝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寶顏料精心繪製而成,《彩繪大觀》彙集了雪域高原民族文化精髓,展現了高原民族偉大的文化藝術成就,是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藏族唐卡鉅作,是獲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民族瑰寶。 [2]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創作背景

宗者拉傑 宗者拉傑
1951年,宗者拉傑出生在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一個普通藏族牧民家庭。他自幼聰明勤奮,酷愛繪畫,因家境貧寒,買不起畫筆和紙墨,只能以指代筆,或用木棍在地上畫周圍的各種東西。
宗者拉傑的故鄉也是十世班禪大師和格西喜饒尖措大師的家鄉,這裏濃郁的藏族民間民俗文化和宗教歷史文化,深深觸動着他的心扉,年齡稍長,他拜著名畫師學繪畫、學泥塑,苦苦鑽研,鍥而不捨,為自己的未來鋪展藝術之路。1972年,21歲的他正式開始美術創作,他的許多作品在國內外受人注目,繪畫作品《意樂仙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畫展中獲獎;作品《吉祥寶瓶》在十一屆亞運會上展出;在首屆全國《民族百花》美術作品展和1993年中國西部民族民俗畫展,中國藝術名人等展示會上,其繪畫作品多次獲大獎;繪畫作品《白度母》被趙樸初、巴金、曹禺等30餘位著名人士聯名簽發獲獎特等證書,並主編《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圖説明鏡》(藏、漢文版),著《繪畫藝術學》(藏、漢文版),作品和傳略被編入《世界當代書畫纂刻家大辭典》、《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等大型書籍中。
有一天,一個奇異的念頭如閃電般擊中了他:用畢生精力繪一幅世界上最長、色澤最豔麗、內容最豐富的唐卡畫,把藏族歷史和傳統佛教各教派源流、藏族對人類和宇宙的認識和思考,用圖畫這一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豐富、發展藏族藝術,弘揚藏族文化。
唐卡也叫卷軸畫,多繪於布料,以壁成畫為形式,有曼唐、欽孜、希崗等流派,講究濃彩重筆,色澤豔麗,裝飾效果極強;唐卡畫以純天然礦物植物珍品為顏料,這是包括敦煌壁畫在內的藏區各寺唐卡歷經百年風沙而保持原初色彩的秘訣所在,唐卡畫是藏族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宗者拉傑知道,如果此畫成功,唐卡畫在世界美術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1980年,他開始了漫漫尋夢路,身揣一架120相機,孑然一人,走進青藏高原這座文化叢林,他來到江河源頭,來到青海湖邊,他從奇特的山川河流感悟到了高原的無限風光,他從廟宇帳篷體會到高原藏民族純樸的禮儀風俗,此次跋涉歷時10餘年,他風餐露宿,吃盡苦頭,在高海拔地區行走近35萬多公里,民族文化的豐富使他感受頗深。他拍了近萬幅素材,並以此為基礎,草擬了約100多米長的彩繪大觀原始藍圖,他的第一個夢想實現了。正如他自己所説:我感受了真正的愛、頑強與搏鬥,感受到了虔誠信仰的力量。經過宗者拉傑畫師一番艱難緊張的運籌,1996年5月,《彩繪大觀》在熱貢藝術的故鄉青海省黃南州正式啓動。為了完成這一宏篇鉅製,他邀請了西藏、甘肅、四川、雲南、青海等5省區的300多位藝人共同繪製。然而真正的麻煩出現了,這麼多人的食宿費、工資從何而來?百米長卷所用的顏料金、銀、珊瑚、瑪瑙、珍珠及藏紅花、茜草、大黃等各種名貴純天然顏料所需的經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從哪兒弄這麼多的錢。困境中的他想盡辦法,找信貸機構貸款,然而這一辦法根本行不通,無奈他只好四處求人借債。家裏人開始埋怨他,妻子抱怨他只知工作,不要家庭,不管女兒,不知有多少個日夜多少個節假日他是在辦公室度過的,就連吃飯、走路、做夢他都在想着他的《彩繪大觀》。就這樣他的執著,痴迷感動了上蒼,感動了家人,他們不僅從精神上支持宗者拉傑的創作,而且老伴變賣祖傳家業以解燃眉之急,兒女們也各盡所能幫助父親。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舉動感化了周圍的許多人,在黃南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州農行批准了《彩繪大觀》貸款項目,使他的繪製工作有了經濟支柱。因此,他果斷地對《彩繪大觀》的內容做了重大的調整,總長度由300米增加到618米,並聘請70多名專家、學者作為智囊團,專門研究解決繪製工作中的學術問題,如歷史事件的主次,歷史人物的排序,佛像的度量標準,傳統技藝的革新,畫面內容的範疇等等。他還根據學術研討會所收論文,組織人力整理出版了長達70萬字的巨畫説明《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圖説明鏡》,堪稱藏族文化百科全書。
1999年8月,歷時4年寒暑,《彩繪大觀》終於繪製完成。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展出信息

2023年1月,由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主辦的《豫見青藏•悟解喜馬拉雅雙城藝術展》在豫園華寶樓開幕,展出了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開篇50米精彩長卷,藴含藏族起源、文化、民俗等內容。 [5]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作品賞析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畫卷長618米、寬2.5米,畫面總面積1680平方米,重約1噸多,繪有唐卡700多幅,上下兩邊堆繡鑲邊圖案3000多種,在數量和規模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幅繪畫鉅著。《彩繪大觀》,作為宗教、文化、藝術融合的產物,其價值在於它真正地達到了真善美的高度統一。 [2-3] 
《彩繪大觀》是由藏族工藝美術師宗者拉傑先生於1980年着手策劃、設計,1990年開始繪製草圖,1995年起繪製工作全面啓動,1999年9月全部完工,歷時20個年頭,突出了明顯的創作特色,把藏族繪畫藝術推向了新高潮,創造了許多世界奇蹟。下面讓我們一一解讀。
一、作品規模宏大
一般常見的唐卡,長寬都在1米左右,較大的也就3平方米,畫布繃在小型畫架上就能繪製。《彩繪大觀》繪製的畫面寬1米,長618米,繪製時在一間500平米的寬暢大廳中進行,用鋼管做成長15米,寬1.2米的繃架框,上面將畫布繃好。這樣的繃架在大廳裏有8檔之多,正反兩面組成16個畫面,也是16面工作畫架。幾十或上百名藝人投入繪製,形成了龐大的製作車間。藝人們分段繪製,分段延伸,使畫面始終保持連續性。這種繪製方式,徹底打破了過去藝人一家一户,獨人獨幅,自我封閉的繪製模式,使唐卡繪製從單幅走向多幅乃至長卷連續,為唐卡藝術的發展開闢了新路子。
唐卡繪製完後,需用彩色錦緞鑲邊,上下加軸,才算是一幅完整的唐卡。《彩繪大觀》的鑲邊卻更為講究。因是長卷,主要是上下加邊裝飾,上部寬50釐米,下部寬70釐米(加穗邊至1米),分別是用一幅幅藏式裝飾圖案連接,用“熱貢藝術”中剪貼繡的手法制成,這些圖案加起來有3000多個,光這上下的圖案裝飾部分就又是一項大的裝飾工程,也突破了一般唐卡只鑲錦緞邊的老作法,使唐卡長卷更加錦上添花。
《彩繪大觀》的畫卷加兩邊裝飾形成2.5米的寬度,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由於畫卷是布料和礦物質顏料構成,重有2000多公斤。畫卷展示後,氣勢恢弘,蔚為大觀;五彩繽紛,輝煌燦爛;進入展廳,令人目不暇接。粗粗看沒有半天走不到頭,如果仔細欣賞,就得兩三天時間。
二、內容博大精深
《彩繪大觀》反映了我國藏族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等諸方面的內容。卷首,精巧的標誌圖和醒目的藏、漢、英三種文字書寫的《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的名稱把人們引入到歷史的長河。
歷史部分:畫卷用藏民族的觀點圖解了宇宙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原始部落的形成,這些都與現代科學的認識有異曲同工之處。然後用較長的畫面描繪了從第一代藏王開始至十七世紀為止的歷代藏王形象和他們的業績,以及西藏曆史的演變。
宗教部分:這一部分的比重比較大,佔整個畫卷的60%多。內容有釋迦牟尼傳、釋迦牟尼生平、諸佛、菩薩、護法神、天女、壇城等。從藏傳佛教教派分,有苯教、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希結派、覺囊派、格魯派等各自的佛、菩薩,以及轉世活佛和高僧大德。這是一部完整的藏傳佛教史。
大眾文化部分:這一部分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有語言文字方面的聲明學、聲律學、詞藻學、修辭學;探討邏輯和認識論的因明學;有記載工藝美術學問的工巧明;有藏醫藏藥、天文歷算;有浩如煙海的藏族民間文學,包括藏戲、神話傳説、詩歌、諺語、故事、格薩爾説唱、舞蹈、繪畫、雕塑等,涵蓋了整個藏族的文化藝術。在這一部分還包括了民俗民情和名勝古蹟,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藏族人民一生的歷程,描繪了藏區的名山大川、著名寺廟。畫卷的最後部分以吉祥如意和祈求幸福的畫面作為結束。通觀長卷,從虛無縹緲的宇廟太空,到佛光普照的極樂世界;從繁華似錦的世外桃源,到人海茫茫的現實生活;從佛、菩薩、各路神仙,到自古至今的芸芸眾生,同在大千世界,洋洋灑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人們追求的理想天國。
《彩繪大觀》通過繪畫藝術,將藏民族的歷史淵源、宗教傳承、文化發展、生活習俗等整體系統地、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一幅畫卷上,可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
三、繪畫技藝上的繼承與創新
繪製唐卡有嚴格的固定程式,首先要用特殊的技術處理好畫布,然後經歷起稿、着色、分色渲染、勾複線、鋪金、勾金線、修整、開光、鑲邊等各種工藝。在表現手法上一般要遵照《造像度量經》所規定的法度,突出“精、細、繁”的特點。一般唐卡在構圖上分三個部分,即中間為主體(主佛、主要人物),上方為“空界”,下方為“地界”,上下方形成四面八方圍繞中心人物,這就是唐卡的表現形式。《彩繪大觀》在構圖上仍按唐卡繪畫的要求,形成一幅幅組畫,整個長卷由710幅組畫構成,每幅組畫既是單獨的一個故事情節、一幅獨立的畫面,又相互交錯,相互連貫,成為協調而整體的畫卷。有些大的場面借用壁畫的構圖方式,畫面宏大,線條流暢,色彩豔麗,氣韻貫通,形成大長卷中的小長卷。唐卡在繪畫技法上講究細密,據歷史記載,過去有一位名叫魯本的畫師在五指並列之寬度內繪出宗喀巴師徒三人像,而另一位安多畫師卻旦可在一手指寬度內畫出七騎士各捧一隻鴿子的畫像。《彩繪大觀》也在細密上下功夫,全卷繪有18萬3千個人物形象和大量山水萬物景象,畫卷最密處一平方米的畫面繪有300多個人物形象或30多間廟宇宮殿,也就是説在一平方寸的畫面上竟有2480處筆畫線條,所以必須用一根毫毛作筆尖的畫筆繪製,以致許多微型圖像只能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楚。在色彩上多以彩繪為主,形成五彩繽紛的效果;也有少量單色畫,在大紅或黑底上用金、珊瑚顏料單線構成,自然平樸,莊重淡雅。《彩繪大觀》在充分採用傳統繪畫技法的基礎上,大量應用了中國畫中的工筆重彩技法,並大膽吸收了西洋畫的技法,多處運用透視、明暗關係和寫實的手法表現物象,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突破了唐卡幾百年來只用固定套路和單線平塗的模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特殊的繪畫顏料
《彩繪大觀》全部使用純天然的繪畫顏料,如金、銀、珊瑚、瑪瑙、珍珠、寶石等珍貴礦物質和藏紅花、茜草、大黃等名貴植物精心配置而成。唐卡按使用材料分為效唐(彩繪)、賽唐(金唐卡)、納唐(玄畫)、瑪爾唐(紅唐卡)等。底色塗金,以白粘土、硃砂勾畫稱作金唐卡;底色用珊瑚塗紅,然後用純金粉勾畫而成,叫作紅畫;以黑色為底,用白粘土、硃砂繪畫,稱作玄畫。長卷中用純金粉的數量是驚人的,有的整幅畫用金粉構線,有的大面積塗金,形成金碧輝煌的效果。用珊瑚、瑪瑙、珍珠繪製的畫面,純真而高貴,鮮明而剔透,其他任何顏料都無法比擬。繪製唐卡常見的色彩為白、藍、綠、黃、紅五色,白色表示和平,藍色表示忿怒,綠色表示考驗,黃色表示智慧,紅色表示力量。長卷配置的顏料更有獨到之處,白色閃亮透骨,藍色如寶石般熠熠生輝,綠色鮮翠欲滴,黃色煌煌耀眼,紅色如火焰般跳動過目不忘。用名貴顏料繪製唐卡是傳統繪畫法度的需要,也反映了藏民族對神聖的繪畫藝術、繪畫內容、繪畫事業的無比尊重,這在世界繪畫史上也屬罕見。由於色彩純真珍稀,豔麗自然,整幅畫卷絢麗光彩,燦爛輝煌,有很強的生命力,如果保護得當,可以永不褪色。
五、眾多繪畫風格的統一
在漫長的歷史中,繪製唐卡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席崗派、曼塘派、欽則派、噶瑪嘎日派等。席崗派的特點是骨骼線條柔和,體態威嚴,服飾樸素輕盈,丹青二色為背景基調,色澤鮮豔明亮,筆法細膩,畫面襯以濃郁的民族裝飾圖案,極符合藏民族的審美情趣;曼塘派的特點是文相豐滿圓潤、姿態尊嚴,天女相目細眉秀、面如蛋形、口鼻小巧,怒神富態威猛,以山水花卉為背景,極富感染力;欽則派的特點是神佛造型以文靜見長,天女形象多顯嬌美柔和之態,體態輕盈優雅,線條流暢,飄逸多姿,威猛之相面部肌肉和色澤質感強,體態兇猛可怖;噶瑪嘎日派的特點是充分吸收漢族工筆畫的手法來塑形象和渲染背景。這些流派不僅表現着各自的繪畫風格,也代表着藏傳佛教中諸如寧瑪派、薩迎派、噶舉派、格魯派、噶當派以及苯教等各教派的教義規程。多少年來,各教派各流派互不來往,各自為陣,封鎖技藝,閉門發展,甚至還出現相互攻擊和低毀。這次繪製《彩繪大觀》,把各方面的人士、藝人請到一起,共商大計,共繪宏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幅長卷把各教派、流派團結在一起,解開了數百年不合的疙瘩,眾多精英匯聚一堂,共同創造藏民族的輝煌藝術。600多米的長卷,各個局部反映出不同畫派在構圖、用筆、着色等方面鮮明的個性,有時各派互相借鑑,取長補短,甚至在一幅畫裏幾個派別的風格同時出現。綜觀長卷,整體上保持着情節連貫、畫面生動、圖案豔麗、藝術協調、相得益彰、融會貫通的唐卡風韻。在同一幅畫面上,不同風格融為一體,在中外繪畫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
六、眾多藝人蔘與繪製
繪製唐卡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一般一幅唐卡繪製需幾十天,幾個月;根據供奉者的需要,質量上乘的唐卡,要用一兩年時間。《彩繪大觀》如此巨篇,如果只有一個人繪製就需要500年時間。為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必須請更多繪畫藝人蔘與。從1995年至1999年的5年時間裏,經主創人員宗者拉傑先生精心組織,由來自青海各地以及西藏、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的300多位藏畫高手參與繪製,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十來歲,最長的已八十多歲;在民族上,藏族是主體,也有蒙古族、土族、漢族等。過去藝人們師徒相承、父子相承、家庭作坊、分散製作,全都是繪製小型唐卡,他們依照藍本、遵照法度,在相對保密的情況下,完成繪製任務。這次各路高手雲聚一堂,各派畫師濟濟相逢,來參加藏族繪畫史上的一次壯舉。藝人們捨棄偏見、暢開心扉、切磋技藝、互相學習、教學相長、全身投入,按照總設計師的調度,充分發揮着自己的才能,每一幅畫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通過繪畫又培養了一批新的繪畫人才。各路英雄參加大會戰,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聰明的才智、高超的技藝、崇高的精神,把唐卡繪畫水平大大推進了一步,唐卡長卷也成為眾多藝人共同勞動的結晶。
七、嚴謹的創作態度
《彩繪大觀》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為了很好地完成這項工程,二十年來,作為總設計師和主創人員的宗者拉傑先生始終抱着嚴肅認真,為歷史負責、為藏民族負責的態度。首先組成由繪畫大師們參加的創作委員會,聘請高僧大德、專家學者為顧問,組成顧問委員會,嚴把作品質量關;其次深入調查研究宗者拉傑先生多次帶領文字、攝影攝像人員到青海、西藏、四川、甘肅、雲南藏區蒐集資料、查看實物,調查事物、徵求意見,行程幾萬公里,在藏區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蒐集到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長卷從一開始搞設計,到構草圖、撰説明、繪作品的全過程,始終遵循既尊重歷史又不斷創新的原則,多次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來給作品把脈,向著名活佛、高僧大德徵求意見;畫師們根據自己的閲歷和經驗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加之各種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資料印證,使作品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由於創作者們嚴謹而科學的態度,作品迎得藏族人民的普遍認同,受到領導和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因而也就有了可信性、權威性,將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1999年9月,《彩繪大觀》繪製完成後,在黃南藏族自治州首府隆務鎮舉行首展,2000年2月在青海省西寧市展出,同年4月和2001年兩次在北京展出,每次展出都引起轟動,觀眾紛紛留言,盛讚畫卷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枝奇葩,是藏族人民天才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後,長卷又兩次出訪到韓國展出,向國外展示了《彩繪大觀》的風采,受到了廣泛的稱讚,引起全世界的關注。1999年12月3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給《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證書,確認了這一藏畫藝術的高峯地位。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