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

鎖定
舉行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美國胸科醫師學院(ACCP)-上海肺科學會聯合會議”上,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正式成立,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教授擔任聯盟主席,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擔任聯盟名譽主席。
中文名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
聯盟主席
白春學
名譽主席
鍾南山
作    用
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質量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成立背景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140萬病人死於肺癌。據衞生部2008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肺癌的發病人數約70萬, 2/3患者發現時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以致在1-2年內死亡。截止2014年為止,因肺癌死亡佔惡性腫瘤死亡總數的22.7%,居我國腫瘤死亡原因首位。
據瞭解,得益於上世紀70年代癌症戰略中的控煙、禁煙運動,美國至2014年來肺癌的發病率逐漸下降。反觀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卻直線上升,呈年輕化趨勢,且女性患者也逐年增加,自2000年至2008年,中國女性肺癌發病率由19.2/10萬增加到36.1/10萬。
因此,加大控煙力度,有效降低肺癌發病率,加強規範化治療,降低肺癌的病死率,成為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防治聯盟(即“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應運而生。
肺癌雖然可怕,但可防可治的。有專家表示,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預防腫瘤,通過健康體檢和篩查項目可以早期發現腫瘤,通過規範化的診療行為更好地治癒腫瘤,通過現有的診療手段在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的生活質量。隨着靶向治療和綜合治療的廣泛開展,肺癌也在向慢性病方向發展。將來,治療肺癌也和其他良性病一樣通過服藥夠控制疾病發展。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發展歷程

2023年8月,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新疆分聯盟正式成立。 [1]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要措施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聯袂呼吸內科、胸外科、放療科、放射科、病理科、核醫學科等與肺癌相關學科的防治力量,共同防治肺癌工作,全面推動早期診斷、綜合治療和現代管理,以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命並提高生命質量。白春學教授説,肺癌是全身性疾病,治療需要胸外科、放療科、呼吸內科和腫瘤內科共同參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早在2002年2月28日即成立了中國首個肺腫瘤綜合診療中心。至2014年多學科綜合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重點手段。肺癌防治聯盟的成立可以開展早期診斷和現代管理,進行規範化診治、現代技術普及推廣以及學術交流等相關工作。
據瞭解,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將給病人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治療服務,讓病人的治療按照肺癌綜合治療的理念進行無縫銜接、有機穿插,使病人治療過程更順利,得到更適合個體的治療方案。一方面,聯盟將防治關口前移,依靠各種現代化診斷方法,開展早期診斷;將防治重點轉向社區,篩查高危人羣,早診早治,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聯盟將重點推行現代化管理概念和“辨證施治三結合”治療方針(即“全身結合局部,祛邪結合扶正,常規結合個體”)。同時,通過發揮多學科的臨牀和研究優勢,加強現代管理,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質量和恰當地治療長期生存的併發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