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的孩子

(鄭智化演唱歌曲)

鎖定
《中國的孩子》是鄭智化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
《中國的孩子》是一首充滿中國情結的“鄭式勵志”歌。
中文名
中國的孩子
所屬專輯
中國的孩子EP
歌曲時長
0時4分39秒
歌曲原唱
鄭智化
填    詞
鄭智化
譜    曲
鄭智化
音樂風格
流行
歌曲語言
普通話
發行時間
2009-04-27
公    司
星外星

中國的孩子創作背景

鄭智化於2009年初宣佈加盟新東家北京世紀榮華國際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同時,一首全新的歌曲《中國的孩子》隆重出爐。
“這20年來,因為演出的關係,我的足跡幾乎踏遍整個神州大地;當我親眼目睹中國這些年的進步與繁榮,我知道現在的中國人,正昂首闊步走出歷史的興衰榮辱,努力為自己打拼一個光明的未來!突然之間我發現‘龍的傳人’寫的是過去的中國人,現在‘龍的傳人’應該更加勇敢而自信;而不是永遠沉溺於過去的懷思與悲傷,於是我想寫‘中國的孩子’。”鄭智化如是説。這也正是鄭智化創作《中國的孩子》最初的動機,所以,在這首歌曲裏,表達的當是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驕傲,而這種感情源於他對祖國的全新瞭解和認識。 《中國的孩子》,距離鄭智化的復出歌曲《飛鳥》已經足足兩年,而這兩年間,鄭智化又經歷了這樣的情感或者思想波動呢?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獲得寫這首歌的衝動和靈感呢?這次,與音樂技巧無關,與文字功底無關,而只是音樂思想上的沉澱以及內心深處最單純的想法催促了《中國的孩子》一朝分娩。鄭智化説,“2008年發生汶川地震時我寫了第一個版本,想給受災的民眾傳送温暖與勇氣,但是由於歌詞寫得過於‘煽情’;於是寫一半就放棄了。接着北京奧運之前我寫了第二個版本;想鼓勵那些為認真拼搏的選手,但是旋律過於‘熱情’,我覺得一點都不像中國;還是作罷。之後陸陸續續又寫了好幾個版本,但是腦海裏永遠跳脱不出長城、長江、黃河、青花瓷…..這些樣板限制;就這樣我敗給了自己的‘矯情’。後來,我刻意讓思緒放空好長一段時間,終於領悟所有的音樂技巧和文字功力都變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為什麼想寫這首歌的初衷;跟着內心最單純的創作動機和本能,2008年12月12日我一氣呵成完成了這首歌《中國的孩子》。” 《中國的孩子》,典型的“鄭式音色”、“鄭式旋律”以及5000年中華文化薰陶下的“鄭式情感”、“鄭式思想”,結晶而出的一首充滿中國情結的“鄭式勵志”歌,這也是鄭智化奉獻給所有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身上流着相同血液的中華民族億萬兒女的一首音樂作品。“鄭式影響”仍舊在延續着,而《中國的孩子》還有待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用心去聆聽和感受。

中國的孩子歌詞

她來自美麗的東方 一路風塵僕僕
她走過千年的風霜 依然青春永駐
是多麼堅強的民族 受了傷不曾倒下
是多麼倔強的孩子 流着淚卻不認輸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永遠不會改變
多少風吹和雨打 永遠驕傲的臉
撥開了烏雲終於看見 自己的一片天
中國的孩子一步一步 勇敢的走向前
有再多的悲 有再多的傷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悲傷 只為證明幸福的代價
有再多的痛 有再多的苦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痛苦 掩蓋不住夢想的偉大
(music)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永遠不會改變
多少風吹和雨打 永遠驕傲的臉
撥開了烏雲終於看見 自己的一片天
中國的孩子一步一步 勇敢的走向前
有再多的悲 有再多的傷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悲傷 只為證明幸福的代價
有再多的痛 有再多的苦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痛苦 掩蓋不住夢想的偉大
(music)
有再多的悲 有再多的傷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悲傷 只為證明幸福的代價
有再多的痛 有再多的苦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痛苦 掩蓋不住夢想的偉大
(music)
有再多的悲 有再多的傷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悲傷 只為證明幸福的代價
有再多的痛 有再多的苦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痛苦 掩蓋不住夢想的偉大
(music)
有再多的悲 有再多的傷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悲傷 只為證明幸福的代價
有再多的痛 有再多的苦 我不怕 我不怕啊
再多的痛苦 掩蓋不住夢想的偉大

中國的孩子歌曲鑑賞

《中國的孩子》吟唱的是中國心,歌頌的是民族魂。“他來自美麗的東方,一路風塵僕僕。他走過千年的風霜,依然青春永駐。”敍事散文詩一般的歌詞,講述着中國的故事,勾勒着中國的精神。“是多麼堅強的民族,受了傷不曾倒下。是多麼倔強的孩子,流着淚卻不認輸。”宛如鳳凰的涅盤,在浴火中重生。“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遠不會改變。多少風吹和雨打,永遠驕傲的臉。”這是鄭智化振聾發聵的呼喊,無須華麗的修辭,無須附和當下的曲風,當純粹而樸實的感覺再次縈繞耳邊,那份觸動心靈的真摯帶給人們的是久違的感動。
前奏中的鋼琴加上宏大的絃樂鋪底使得整首作品從最初就顯得異常厚重,鄭智化獨特的嗓音猶如一雙粗糙而又冷峻的大手輕易地摩挲到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那份與生俱來的悲憫與滄桑直抵靈魂深處。音樂的循序漸進一直引領情緒的積累,副歌的部分,高亢嘶吼的“我不怕”,正是歌曲的最大亮點,振奮的力量,唱響磅礴大氣的主旋律之聲。絃樂的韻律描摹着中國未來的希望。
在重大災難面前,我們“撥開了烏雲終於看見,自己的一片天。”
在運動競技賽場,我們展現給世界的是“永遠驕傲的臉”…………
《中國的孩子》是鄭智化眼中的國度,在精神被敲醒的時候,心就會在痛楚中微笑!鄭智化更猶如黑夜裏的燈塔,照亮着每個中國人的心靈航線!
《中國的孩子》更是鄭智化這20年中作為一箇中國人目睹中國的進步和繁榮的一種自信和驕傲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