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鎖定
為全面掌握我國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狀況,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008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聯合中國科學院啓動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的編制工作,並於2013年9月、2015年5月先後發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
2018年5月22日,在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專題宣傳活動上,生態環境部聯合中科院又發佈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 [1] 
2023年5月22日,在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主場活動現場,《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脊椎動物卷,在進一步更新後正式對外發布。 [2] 
中文名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編制工作開始時間
2008年
發展歷程
2023年5月22日,在昆明聯合發佈更新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實現對我國現有分佈的高等植物、脊椎動物生存狀況的全面評估和更新。評估顯示,我國的野生植物健康狀況有所改善,脊椎動物受威脅狀況的惡化趨勢有所減緩,近500種野生動植物受威脅等級下降。 [3] 
2023年8月25日消息,為掌握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狀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更新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0)》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