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沙棘

鎖定
中國沙棘(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Rousi)是胡頹子科沙辣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植物,野生類型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互生或近對生,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葉柄短;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橙黃色或橘紅色,果實圓形、近圓形或圓柱形;種子橢圓形至卵形,有時扁,黑色或緊黑色;開花期4-5月,果實成款期9-10月;沙棘栽培3-5年開花結實,8-20年為盛果。 [6] 
中國沙棘,在中國主要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多礫石或沙質土壤或黃土上生長表現尤佳;中國天然分佈的沙棘有4個種,即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柳葉沙棘、江孜沙棘;2個天然雜種,即稜果沙棘、理塘沙棘,被中國東北和西北廣泛引種栽培;中國沙棘的栽培為林下養殖。 [6] 
中國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沙棘葉片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沙棘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等;沙棘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入藥,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保健品。 [6] 
中文名
中國沙棘
拉丁學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Rous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薔薇目
胡頹子科
沙棘屬
命名者及年代
Rousi,1971

中國沙棘植物學史

該亞種過去定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所有記載中國植物的書籍及對中國沙棘的研究都用這個名字。1971年芬蘭A. Rousi比較研究後才作一個亞種存在,而且僅產於中國北部及西部。A. Rehder根據幼嫩枝條和葉片上面具白色星狀柔毛定為高沙棘變種Hippophae rhamnoides var. procera Rehd.(高可達18米,分佈山地坡谷和河谷)。A. Rousi認為星狀柔毛不是區分亞種或變種的主要依據,因此合併在該亞種內作異名。 [1] 

中國沙棘形態特徵

中國沙棘
中國沙棘(9張)
中國沙棘是胡頹子科沙辣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植物,高1-5米,高山溝谷可達18米,野生類型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着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實圓形、近圓形或圓柱形,直徑4-6毫米,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開花期4-5月,果實成款期9-10月;沙棘栽培3-5年開花結實,8-20年為盛果。 [1]  [6] 

中國沙棘產地生境

中國沙棘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如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部。常生於海拔800-3600米温帶地區向陽的山嵴、谷地、乾涸河牀地或山坡,多礫石或沙質土壤或黃土上。中國黃土高原極為普遍。 [1]  [6] 

中國沙棘主要品種

中國天然分佈的沙棘有4個種,即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柳葉沙棘、江孜沙棘;2個天然雜種,即稜果沙棘、理塘沙棘,被中國東北和西北廣泛引種栽培。 [6] 

中國沙棘繁殖方法

中國沙棘的栽培為林下養殖。 [6] 
  • 果實採摘與種子調製
中國沙棘為灌木或小喬木,刺多,採果困難,但沙棘漿果具有成熟不落的特點,在冬季凍果時採收容易。採果時,選擇樹冠緊湊、刺少、果大、豐產、果實品質好的母樹。一種方法是寒冷的冬季早晨在樹下鋪墊上麻袋,然後用木棍敲打,收集落在麻袋上的凍果;另一種方法是用“小手扒子”採收,小簸箕接着,收集的果實簸淨樹葉、枝刺等雜物。在室內用水洗淨,放人塑料桶內,搗爛,過濾出果汁。洗淨果渣,漂出果皮、雜質,取出種子,陰乾,去除雜物,就得到純淨種子,果實出種率7-8%,種子千粒重9-10克。調製好的種子,氣幹狀態下貯藏,供來年播種。 [2] 
  • 種子催芽
中國沙棘種皮富含油脂,不易吸水。因此催芽是播種前的重要環節。混沙催芽,時間5月中旬左右。首先將沙棘種子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10分鐘,清洗後放到50℃的熱水中,不停地攪動到温度30-32℃停止。浸種一晝夜,撈出種子,控出多餘的水分,浸好的種子與含水量60%的細河沙混合均勻,種沙比1:3,然後裝入透氣的編織袋內,放在1-18℃的地方,每天翻1次,保持含水量60%,7天左右開始裂嘴,裂嘴率在50-60%進行播種。 [2] 
  • 播種
中國沙棘屬小粒種子,選土壤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圃地作為播種區。採用牀播,播種量90千克/公頃,播種後覆土2毫米,鎮壓,覆蓋葦簾,及時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15-20天幼苗出齊,出苗後為防止立枯病,應噴施多菌靈800倍液1次,同時把葦簾支起20釐米,進行通風透光,7天撤掉葦簾。5-8月進行除草、鬆土、澆水等田間管理,保持牀面無雜草、疏鬆、濕潤。8月進行葉面追肥1次,噴施0.3%磷酸二氫鉀,促進苗木木質化,苗高10-15釐米。 [2] 
  • 換牀
中國沙棘幼苗較小,達不到造林標準,需要換牀培育1年,換牀時間4月末,密度200株/平方米,換牀後澆透水,幼苗正常生長後停止澆水,防止幼苗徒長,不木質化。5-8月田間管理,保持牀面無雜草。9月苗木平均高50釐米左右,達到造林標準。 [2] 

中國沙棘栽培技術

中國沙棘造林

  • 造林地選擇
中國沙棘為陽性樹種,造林地選擇陽坡、半陽坡,坡度<150,排水良好的全光皆伐跡地或退耕還林地作為中國沙棘經濟林的造林地。 [2] 
  • 整地
造林前一年進行秋整地,整地方式為穴狀整地,創穴要打碎土塊,清除穴內樹根、石塊等雜物,穴面呈丘形。整地規格35釐米×35釐米×25釐米,株行距1.5米×2.0米,密度3330株/公頃。 [2] 
  • 造林
造林時間5月1-10日,頂漿造林。沙棘苗木高度50釐米左右,根系長度保留25釐米左右,根系過長需要修剪。栽植時挖好坑,苗木放在中央,根系舒展,培好土,踏實。 [2] 
  • 幼林撫育管理
為保證營造的沙棘經濟林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造林後要加強幼林撫育管理,撫育3年8次,分別為3、3、2次。撫育標準,擴穴撫育50釐米×50釐米,割灌撫育,全面割出幼林內的灌木和雜草。 [2] 

中國沙棘修剪整形

為了保證中國沙棘果實的高產穩產,需要對樹冠整形和修剪。整形採用自然圓頭法。首先對3年生的沙棘開始修剪,修剪時對每株沙棘培育3-5個骨幹枝,均勻地分佈在周圍的空間上,構成結果面。修剪時採用疏剪、短截、摘心等,使枝條分佈均勻,促進結果。具體做法是去舊留新,密處疏剪,旺枝留空,清膛留地,樹冠圓滿。 [2] 

中國沙棘平茬更新

中國沙棘經過多年生長後樹體老化,需要進行更新。採用平茬更新是有效的方法。一般中國沙棘林齡12年左右時進行平茬,老樹伐掉,保留伐根上的健壯萌條培養新的幼樹,同時也保留根系水平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期萌生出的幼樹,特別是雌株幼樹。調整幼樹分佈和雌雄株比例,一般雌雄比例達到6:4或7:3比較合理,但雄株要均勻分佈在林分中,利於授粉,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2] 

中國沙棘主要價值

中國沙棘工業

中國沙棘是優良的保土固沙植物及薪炭林樹種;果實含有大量維生素和脂肪,可加工成果醬、果汁等各種沙棘製品,供食用或藥用;種子可榨油;葉和嫩枝梢可作為飼料;樹皮、葉、果含單寧酸,可分別用於染料及椅膠原料。 [3] 

中國沙棘食用

中國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沙棘葉片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沙棘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等;沙棘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入藥,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保健品。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