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鎖定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是2008年1月1日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編是丁一匯。本書介紹了中國氣候變化的科學理論。
作    者
丁一匯
叢書名
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ISBN
9787502943646
出版時間
2008年01月01日
裝    幀
精裝
所屬分類
科學與自然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內容簡介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是在中國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全球環境變化對策與支撐技術研究”支持下完成的“全球與中國氣候變化的檢測和預測”課題成果。這些成果揭示了中國20世紀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並根據課題發展和改進的全球和中國的氣候模式預測了未來100年的氣候變化趨勢。同時對氣候變化的事實進行了歸因研究,為人類活動影響中國氣候變化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證據。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作品目錄

前言
第1章引論
1.1 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主要結果評述
1.1.1 觀測的氣候變化
1.1.2 温室氣體濃度變化
1.1.3 氣候變化的檢測與原因識別
1.1.4 氣候模式預估
1.2 中國氣候變化研究現狀與進展
1.2.1 中國氣候變化研究歷史與現狀
1.2.2 中國氣候變化檢測和預估研究進展
1.3 有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1.4 本書闡述的科學問題
1.4.1 科學術語
1.4.2 基本內容
1.4.3 與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研究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2章 中國的温室氣體排放與吸收
2.1 碳循環與CO2輻射強迫
2.1.1 引言
2.1.2 世界碳源匯分佈
2.1.3 CO2輻射強迫
2.1.4 中國大氣CO2濃度
2.2 中國碳排放的歷史與現狀
2.2.1 中國碳排放的總量
2.2.2 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
2.2.3 中國近百年的累積碳排放量
2.2.4 中國碳排放的主要特徵與趨勢
2.3 甲烷和其他温室氣體排放
2.3.1 甲烷
2.3.2 氧化亞氮
2.4 中國碳源匯分佈
2.5 土地利用與通量變化
2.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大氣氣溶膠及其氣候效應
3.1 大氣氣溶膠的基本特性
3.1.1 氣溶膠的物理特性
3.1.2 氣溶膠的光學特性
3.1.3 氣溶膠的化學特性
3.2 大氣氣溶膠的源和匯
3.2.1 大氣氣溶膠的源
3.2.2 大氣氣溶膠的匯
3.3 氣溶膠濃度的時空分佈
3.3.1 氣溶膠的水平分佈和輸送
3.3.2 氣溶膠的垂直分佈
3.3.3 氣溶膠濃度的時間變化
3.4 氣溶膠的氣候效應及其對中國氣候的可能影響
3.4.1 氣溶膠氣候效應的機理
3.4.2 氣溶膠對地氣系統的能量收支影響
3.4.3 氣溶膠對水循環的影響
3.4.4 氣溶膠對中國氣候的可能影響
3.5 近年來有關氣溶膠研究的國際計劃
3.5.1 亞洲氣溶膠特性實驗
3.5.2 大氣棕色雲
3.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近100年全球和中國地區觀測的氣候變化
4.1 近100年全球氣候變化
4.1.1 近100年全球氣温變化
4.1.2 近100年全球降水量變化
4.2 近100年中國氣候變化
4.2.1 資料與方法
4.2.2 氣温變化
4.2.3 降水變化
4.3 近50年中國氣温和降水變化
4.3.1 資料和方法
4.3.2 氣温變化
4.3.3 降水變化
4.4 近50年中國其他氣候要素變化
4.4.1 資料和方法
4.4.2 日照時數
4.4.3 蒸發量
4.4.4 積雪深度和麪積
4.4.5 平均風速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中國地區極端氣候事件的變化
5.1 引言
5.2 中國氣候極端值的變化
5.2.1 温度極端值
5.2.2 降水極端值
5.3 中國極端事件的變化
5.3.1 高温和低温事件
5.3.2 強降水和暴雨頻率
5.3.3 乾旱
5.3.4 沙塵暴
5.4 歷史時期代用資料中反映出來的極端氣候事件
5.4.1 極端寒冷事件和高温事件
5.4.2 歷史乾旱、雨澇事件
5.4.3 沙塵暴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檢測和原因分析
6.1 檢測和原因分析的基本理論及主要方法
6.1.1 檢測和原因分析的主要氣候變量指標
6.1.2 檢測和原因分析的主要參照物
6.1.3 檢測和原因分析的主要方法
6.1.4 近百年影響氣候變化的可能因子
6.2 近現代氣候變暖的歷史透視
6.2.1 過去氣候變化的記錄
6.2.2 過去氣候變化的原因
6.2.3 古氣候史上的突變及其意義
6.3 20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6.3.1 20世紀全球自然變率的檢測
6.3.2 20世紀太陽活動、火山活動與人類活動作用的對比模擬分析
6.3.3 20世紀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影響多模式模擬集成檢測
6.4 20世紀中國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6.4.1 20世紀中國氣候變暖的自然貢獻檢測
6.4.2 太陽活動和火山活動的影響
6.4.3 人類活動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
6.5 檢測與原因分析的可靠性評估
6.5.1 從歷史透視分析20世紀氣候變暖的可靠性
6.5.2 20世紀100年時間尺度氣候變暖中的自然與人類影響
6.6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氣候變化預估模式的檢驗與氣候敏感性
7.1 氣候模式
7.1.1 氣候模式簡介
7.1.2 氣候模式的研究現狀
7.2 氣候模式發展的主要計劃
7.2.1 大氣環流模式比較計劃
7.2.2 耦合模式比較計劃
7.2.3 古氣候模擬比較計劃
7.3 氣候模式對中國氣候模擬能力的檢驗
7.4 氣候敏感性問題
7.4.1 氣候敏感性的重要性
7.4.2 主要敏感性因子的分析
7.4.3 模式估算的氣候敏感性結果分析(基於IPCC—TAR)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21世紀全球和東亞地區氣候變化趨勢預測
8.1 氣候變化預測的主要方法
8.1.1 氣候變化預測考慮的主要因子
8.1.2 氣候模式預測方法
8.1.3 其他方法
8.2 IPCC全球模式預測的主要結果
8.2.1 IPCC使用的主要全球氣候模式與排放情景
8.2.2 主要結果
8.2.3 氣候變化的慣性和突變事件
8.3 東亞氣候變化預測的主要結果
8.3.1 各種排放情景下東亞地區不同時期温度和降水變化
8.3.2 東亞地區其他氣候因子不同時期的變化
8.4 亞洲季風區未來100年氣候變化預測
8.4.1 亞洲夏季風
8.4.2 亞洲冬
8.5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21世紀中國及分區域氣候變化趨勢
9.1 引言
9.1.1 全球環流模式對温室效應的模擬
9.1.2 降尺度方法和區域氣候模式
9.2 降尺度技術
9.2.1 基本原理
9.2.2 預報量
9.2.3 預報因子
9.2.4 統計模式
9.2.5 前景與展望
9.3 中國區域氣候變率的空間尺度和區域劃分
9.4 全球氣候模式模擬結果的集成
9.4.1 資料與模式介紹
9.4.2 全球模式模擬的中國地表氣温的變化
9.4.3 全球模式模擬的中國降水的變化
9.4.4 全球模式模擬的中國各地區地表氣温和降水的變化
9.4.5 幾個重要地區的變化:西北、青藏鐵路沿線、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河流域
9.5 區域氣候模式模擬的中國未來氣候情景
9.5.1 中國地區地面氣温的變化
9.5.2 中國地區降水的變化
9.5.3 中國各地區氣温和降水的變化
9.5.4 幾個重要地區的變化:西北、青藏鐵路沿線、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河流域
9.5.5 極端天氣事件的變化
9.6 統計降尺度技術在中國的應用
9.6.1 轉移函數與環流分型法
9.6.2 天氣發生器及其降水的模擬研究
9.7 小結和中國未來氣候情景的綜合集成預估
參考文獻
第10章 氣候變化檢測與預估的不確定性
10.1 不確定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分類
10.1.1 不確定性的主要含義
10.1.2 不確定性的分類
10.2 代用氣候資料分析及其問題
10.2.1 長温度序列
10.2.2 末次冰期的熱帶温度
10.2.3 過去氣候突變研究
10.2.4 代用資料製圖與古氣候模擬
10.3 器測時期觀測資料及其問題
10.3.1 陸面氣温
10.3.2 海面温度
10.3.3 全球温度
10.3.4 降水量
10.3.5 高空温度和濕度
10.3.6 衞星觀測
10.4 對氣候系統過程與反饋認識的不確定性
10.4.1 大氣的作用
10.4.2 海洋的作用
10.4.3 植被和土壤的作用
10.4.4 人類活動
10.4.5 從氣候變化到碳循環的反饋
10.4.6 碳循環中的不確定性
10.4.7 温室氣體
10.5 未來排放情景的不確定性
10.5.1 礦物燃料燃燒所釋放CO2排放量計算方法中的不確定性
10.5.2 固定源所排放的CO2,N2O的排放量計算方法中的不確定性
10.5.3 流動源所排放的CO2,N2O的排放量計算方法中的不確定性
10.5.4 政策對温室氣體排放量估算所造成的不確定性
10.5.5 技術進步對温室氣體排放量估算所造成的不確定性
10.5.6 新型能源開發對温室氣體排放量估算所造成的不確定性
10.5.7 未來温室氣體排放清單與排放構想中的主要不確定性
10.6 氣候模式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10.6.1 水蒸氣
10.6.2 平流層
10.6.3 海洋
10.6.4 冰凍圈
10.7 IPCC評估報告中對不確定性的處理方法
10.7.1 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對不確定性的處理
10.7.2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對不確定性處理的新考慮
10.7.3 可能性與信度
10.7.4 關於不確定性的指導意見
10.8 小結
10.8.1 認真採取適應措施,審慎對待減緩行動
10.8.2 加強氣候變化研究,減少科學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第11章 對氣候變化若干科學問題的認識
11.1 氣候變化的檢測
11.2 全球碳循環
11.3 氣溶膠的氣候效應
11.4 氣候變化的預估
11.5 極端氣候事件與突變
11.6 温室氣體濃度穩定水平
11.7 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
11.8 小結
參考文獻
縮略詞表
附錄:氣候變化有關問題與解答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