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

鎖定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是由張奠宙編寫,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中文名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
作    者
張奠宙
出版時間
2006年5月1日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1] 
頁    數
497 頁
ISBN
9787544406000
類    別
數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版 次
1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內容簡介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是我國系統研究“數學雙基教學”的第一部學術專著。 為了面向未來,必須反思過去;為了走向世界,必須認識自己。全書由國內外著名數學教育專家及一線數學教師執筆寫成,力圖在理論和實踐上對“數學雙基教學”進行全面總結。書中論述了“數學雙基教學”的歷史形成、文化背景,闡述其特徵,提出了“雙基基樁”、“雙基模塊”、“雙基平台”的概念;藉助一系列的調查測試,以及大量的教學案例,反映了當前“數學雙基”的現狀。在發揚優良傳統的同時,也要警惕“數學雙基教學”的異化。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圖書目錄

編者感言
緒論 中國數學雙基教學理論框架(張奠宙)
第一章 關於數學雙基教學的一般論述
第一節 數學雙基教學的歷史形成(邱學華)
第二節 “知識本位”的教學環境(塗榮豹)
第三節 數學雙基應該發展為“四基”(章建躍)
第四節 一堂典型的雙基教學課(奚定華)
第五節 從大型國際數學比較研究看華人學生的數學表現(範良火、朱雁)
第六節 中國學習者的數學思維特徵(蔡金法、Cifarelli)
第七節 雙基教育適應農業社會和傳統工業社會的需要(李忠如)
第二章 數學雙基教學的四個特徵
第一節 記憶通向理解以至形成直覺(張奠宙)
第二節 運算速度保證思維效率(田中)
第三節 重視邏輯演繹保持嚴謹準確(田載今、李海東)
第四節 “重複”通過變式得以發展(張奠宙)
第五節 變式教學:促進有效的數學學習的中國方式(顧泠沅、黃榮金、Marton)
第六節 數學問題結構性變式的研究(孫旭花、黃毅英、林智中)
第七節 記憶形成直覺的範例:“九九表”的認識及教學研究(黃榮良、婁亞敏)
第八節 數學雙基教學的高效益策略(劉靜)
第三章 中國學生數學雙基的測量
第一節 四川省小學生數學基本計算技能調查報告(張曉霞、何立新、鄭大明)
第二節 江蘇省農村中學生計算能力調查(田中)
第三節 中國“九九表”的調查與研究(黃榮良、婁亞敏)
第四節 初中生理性思維能力的調查(餘長嶽、吳小平)
第五節 “字母表示數”理解水平研究(毛志挺)
第六節 函數圖像知識與技能的測試量表(李左傑)
第七節 中學生對“無限”認識的調查(藺雲)
第八節 職業學校綜合高中學生數學雙基調查(王增良、陳建生)
第四章 數學雙基教學的文化淵源(張奠宙)
第一節 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 儒家文化和數學雙基
第三節 考試文化和數學雙基
第四節 考據文化和雙基教學
第五節 教育文化中的雙基成分
第五章 雙基數學教育理論的心理學研究
第一節 雙基與雙基教學:認知的觀點(鄭毓信、謝明初)
第二節 “熟能生巧”是通向牢固雙基的一條途徑(李士錡、黃興豐)
第三節 ACT—R理論與雙基教學(鮑建生、王萍萍)
第四節 代數教學中的模式直觀(張廣祥、張奠宙)
第五節 概念一一命題系統結構與數學雙基教學(喻平、李渺)
第六節 雙基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李忠如)
第六章 “雙基基樁”的教學
第一節 雙基“基樁”與接受性學習(鞏子坤)
第二節 小學教師關於“乘法”教學的設計(張羽飛、彭琪琳)
第三節 有理數加減法需要嚴格的“絕對值定義”嗎?(胡玲君)
第四節 有理數加減法教學的思考(焦亞唯)
第五節 有理數運算中計算錯誤的矯正(黃偉建)
第六節 “負負得正”的教學(黃偉建)
第七章 “雙基模塊”的教學
第一節 雙基模塊的一般論述(張奠宙、吳建洪)
第二節 整體性數學思考:“平行四邊形”知識鏈(姚慶華)
第三節 微型“雙基變式網”:糖水濃度與不等式(趙紅慶)
第四節 用典型例題編織“雙基知識網絡”(王曉明)
第五節 曲線與方程一一基本概念的網絡化(鄔堅耀)
第六節 “直線方程”雙基模塊的形成(田中)
第七節 通過“練習課”構建解題模塊(範麗觀)
第八節 先做後説,再做再説——函數圖像平移雙基模塊教學(鄭碹)
第八章 數學雙基平台的構建
第一節 數學雙基乎台的涵義及其價值(張奠宙)
第二節 數學雙基平台:研究函數y=x+1/x(蔡洪軍)
第三節 斜率:層次性雙基平台的建設(餘智軍)
第四節 基於柯西不等式的“雙基平台”(蔡洪軍)
第五節 雙基數學平台:含參數的“一元二次”問題(文衞星)
第六節 拓展內涵的數學雙基平台(王曉明)
第七節 一個初中數學的“雙基平台”:兩倍角問題(王盛裕)
第九章 數學雙基教學中的發展層面
第一節 借鑑國際經驗,拓寬發展層面(張奠宙)
第二節 數學雙基教學和探究點的教學設計(張奠宙、崔雪芳)
第三節 數學雙基的人文主義內涵:和諧美(楊亢爾)
第四節 一堂結合雙基的探究課——關於雙曲線的內部和外部(馬洪炎)
第五節 從“中考”數學試題看基礎和創新的結合(王繼延)
第十章 數學開放題與雙基的結合(龔雷、戴再平)
第一節 開放題與雙基訓練相結合
第二節 開放題與雙基訓練相結合的幾種形式
第三節 考試中的數學開放題
第四節 開放性試題的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的制定
第五節 應該注意避免的幾種傾向
未來展望(張奠宙)
一、傳統文化下的雙基教育可能出現異化(李忠如)
二、數學雙基教學傳統與西方教學理念的衝撞
三、繼承傳統,揚長避短,尋求和諧——從一則寓言説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