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政治思想史

(202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政治思想史》是202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中國政治思想史
出版時間
2020年3月1日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3093692

中國政治思想史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社會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即“行政權力支配社會”(馬克思語)。
劉澤華先生把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特點提煉為“王權支配社會”這一核心觀點。這種王權是基於社會經濟又超乎社會經濟的一種特殊存在……這種靠武力為基礎形成的王權統治的社會,就總體而言,不是經濟力量決定着權力分配,而是權力分配決定着社會經濟分配,社會經濟關係的主體是權力分配的產物;在社會結構諸多因素中,王權體系同時又是一種社會結構,並在社會的諸種結構中居於主導地位。
這種現實反映到人們的思想中,便把行政權力看得高於一切,看成一切的歸宿。因此,在意識形態中,政治思想佔有特別的地位,以至成為了整個思想意識形態的核心部分。哲學的、經濟的、教育的、倫理的等等思想,不僅離不開政治,而且通過不同的道路最後幾乎都歸結為政治。
本套書“先秦卷”闡述並分析了先秦時期王權專制論的基本特徵,“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和“隋唐宋元明清卷”則從不同視角揭示了王權專制論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不斷髮展、完善、深化的過程。由書可知,君主專制主義貫穿中國政治思想史始終,是傳統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的基本主題之一。 [1] 

中國政治思想史圖書目錄

(先秦卷)
章 商代神佑王權的政治觀念
第二章 西周敬天保民與天下王有的政治思想
節 周公的“革命”思想
第二節 “天子”與專制主義觀念
第三節 《呂刑》以刑理亂與用刑理論
第四節 西周後期政治調整思想
第三章 春秋時期由重神向重人轉變的政治思想
節 春秋時期政治思想概論
第二節 幾個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洪範》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百家爭鳴與政治理性的發展
第五章 儒家以倫理為中心的政治思想
節 儒家概述
第二節 孔子以禮仁為中心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中庸》《大學》的修齊治平思想
第四節 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五節 荀子的禮治思想
第六節 《易傳》的應變政治思想
第七節 《周禮》中的國家體制思想
第六章 法家以法、勢、術為中心的政治思想
節 法家概述
第二節 李悝的變法和法治思想
第三節 慎到的勢、法、術思想
第四節 申不害的術治思想
第五節 《商君書》的耕戰和法治思想
第六節 韓非君主專制主義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道家以法自然為中心的政治思想
節 道家概述
第二節 《老子》的無為政治思想
第三節 楊朱貴己及其童子牧羊式的政治主張
第四節 《莊子》的自然主義政治思想
第五節 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黃老政治思想
第八章 墨子的兼愛論與尚同的二元政治論
第九章 名家正名實的政治思想
節 名家概述
第二節 《鄧析子》的“刑名”無為思想
第三節 《尹文子》的刑名法術思想
第四節 惠施的去尊思想
第五節 公孫龍以“離”為本的名實觀
第十章 陰陽家以天人配合為特徵的程式化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 《管子》中各派政治思想的融合
節 《管子》與各派的融合性
第二節 法家派兼收道、儒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道家派兼收法、儒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陰陽家的務時寄政與以水治國論
第五節 “輕重”篇的國家壟斷商業以治國的理論
第十二章 《呂氏春秋》兼收幷蓄的政治思想
第十三章 諸子政治文化總論
(秦漢魏晉南北朝卷)
章 秦始皇的帝王專制思想
節 皇帝至上理論的高度發展
第二節 皇帝極欲與重罰主義
第三節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第二章 漢初思想家對漢帝國的政治設計
節 陸賈的通變政治思想:仁義與無為的結合
第二節 賈誼的崇仁尚禮和以民為本的治安論
第三節 《禮記》的以禮、樂治國論
第四節 晁錯的尚法與重農戰思想
第五節 《淮南子》的無為政治思想
第三章 漢帝國的政治“大一統”與獨尊儒術
節 《春秋·公羊傳》的“大一統”政治思想
第二節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論
第三節 獨尊儒術與漢家制度
第四節 《鹽鐵論》中的王霸之爭
第四章 儒家政治觀念的經典化與社會意識化
節 《五經》崇拜與神聖化
第二節 漢代政治中的儒家精神
第三節 忠、孝觀念的社會意識化
第四節 經學思維方式與儒學之分化
第五章 君權的合法性理論與君權調節論
節 君權合法性與天、聖、道、王的相通和相輔
第二節 君主稱謂與帝王權威的壟斷性
第三節 道義制約君主論
第四節 罪己詔中的政治調節觀念
第六章 西漢後期的政治調整思潮與王莽的復古改制思想
節 西漢後期的政治調整思潮
第二節 更命思潮
第三節 王莽的復古改制政治思想
第七章 東漢前期讖緯化的經學政治觀與懷疑論
節 東漢初期劉秀集團的“柔道”與集權思想
第二節 漢代緯書中神、自然、人一體化的政治觀念
第三節 《白虎通義》神化王權與三綱五常的“國憲化”
第四節 王充對漢代經學統治思想的懷疑與批判
第八章 東漢後期的名教與政治反國思潮
節 東漢名教思潮
第二節 東漢末年黨錮與清議思潮
第三節 東漢末年的政治批評與反思思潮
第九章 早期道教和《太平經》的政治思想
節 早期道教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 《太平經》的善惡觀和太平理想
第十章 漢末魏晉時期的名法與名理思潮及玄學政治思想
節 漢魏之際的名法思潮
第二節 東漢末期的名理思潮
第三節 玄學中的名教與自然之爭與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的多元發展
節 兩晉及南朝儒家政治思想的承傳與發展
第二節 北魏統治集團治國思想的儒學化
第三節 佛教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道教的政治思想
(隋唐元明清卷)
章 隋唐諸帝成熟且完備的君道論
節 隋唐諸帝的自我政治意識與君道
第二節 民本論:君權的性與相對性
第三節 君臣一體論:馭羣臣與馭天下
第四節 法制論:人治與法治
第五節 納諫論:兼聽與獨斷
第二章 隋唐時期佛教和道教的政治思想
節 佛、道、儒三教的爭衡與兼攝
第二節 道教神化王權和宗法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佛教的中國化與政治文化
第三章 隋唐儒學的復興及其政治哲學的新變化
節 孔穎達的道論與治道
第二節 《中説》興王道、正禮樂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柳宗元的大中之道及國家政體論
第四節 韓愈的道統論與尊君思想
第五節 李翱的復性説和儒家道德的化
第四章 唐末、五代反思君主政治、憧憬均平理想的政治思想
節 農民戰爭的武器批判與均平意識的凸顯
第二節 皮日休對專制帝王的批判與仁政論
第三節 《無能子》否定聖人、君王和綱常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羅隱對暴君的批判與明君論
第五節 譚峭的君盜論與均食、尚儉論
第五章 北宋時期改革政治、強化王權的政治思想
節 宋初諸帝改革體制、強化集權的政治方略
第二節 改革思潮的興起和“慶曆新政
第三節 李覯通變救弊的政治思想
第四節 司馬光“急於求人,緩於立法”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 王安石的變法思想和“熙豐新法”
第六章 宋代理學的政治哲學、政治價值和政策思想
節 宋代理學思潮及其主要流派
第二節 理(道)論:宗法君主制度社會規範的化
第三節 人性論:“存天理,滅人慾”
第四節 中和論:禮仁政治的方法論
第五節 道統論:政治思想與匡時濟世
第七章 南宋的事功思潮和鄧牧的異端思想
節 陳亮“倡事功”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 葉適“以利和義”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鄧牧抨擊君主制度的異端思想
第八章 遼、西夏、金的統治思想
節 兼容幷包、因俗而治、逐漸漢化的統治方略
第二節 承天后及遼聖宗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金世宗的吏治思想
第九章 元代“用夏變夷”思潮與理學的官學化
節 早期漢蒙文化關係與耶律楚材的治國主張
第二節 以郝經為代表的“用夏變夷”思潮與禮治思想
第三節 理學的官學化
第十章 明代統治者強化集權、專制的政治思想
節 朱元璋維護君權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 朱棣崇道統、尊理學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丘濬的“帝王之學”
第四節 張居正“尊主庇民”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 王陽明心學及其後學的政治思想
節 王陽明心學與“破心中賊”
第二節 王艮、何心隱世俗化的儒學政治思想
第三節 李贄追求平等、張揚個性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 東林黨人關切時弊的政治思想與忠君政治心態
節 維護君權的理想選擇和現實中的衝突
第二節 道德救世
第三節 懲治貪官污吏
第四節 君子小人辨
第五節 東林黨人的政治心態
第十三章 清初封建士大夫羣體的自我批判思潮
節 黃宗羲對秦漢以來政治體制的批判
第二節 顧炎武改革君主集權政體的設想
第三節 王夫之對儒家政治哲學的反芻和重構
第四節 呂留良對“天下一統於君”的抨擊
第五節 唐甄抨擊暴君、調整王權的思想
第十四章 清代前期諸帝維護君權的政治思想
節 君主專制的政治理論
第二節 突出“臣節”的政治價值觀
第三節 敬天法祖的政治原則
第四節 “大一統”論與“正統論”
第十五章 龔自珍與古典政治思維的終結
節 19世紀前期的社會思潮
第二節 龔自珍“自改革”、救衰世的政治思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