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抗日戰爭史

(2001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抗日戰爭史》一書由 張憲文主編,2001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
中國抗日戰爭史
作    者
張憲文主編
出版時間
2001年11月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頁    數
1280 頁
ISBN
9787305036736 [1] 
定    價
78.00 元
裝    幀
簡裝本

中國抗日戰爭史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反映了抗日戰爭歷史,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本書儘可能反映各民族、各階級、各政黨團體對抗日戰爭的貢獻,尤其是兩個戰場在抗敵禦侮中的重要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戰反抗法西斯的同盟國中,中國是最早挺身與軸心國裏的日本展開全面戰爭的國家。在這場全世界的大戰中,中國犧牲最多、獲得援助最少、對盟國勝利的貢獻卻最大。中國在大戰中英勇的表現,是使得同盟國陣營能夠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書以全方位的角度,來掌握抗日戰爭複雜的前因後果。從中日整體國力的評比、主要會戰的敍述與檢討、戰略與政略的分析、中國戰區與史迪威事件、開羅會議的急轉直下、英蘇兩國打擊中國的不擇手段……等等,都以最清楚的筆法表達出來。對於當時歷史的決策與作戰勝敗的原因,都有相當深入的解説。 [1] 

中國抗日戰爭史作者簡介

張憲文,男,1934年10月出生於山東泰安,195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先後任歷史系研究所所長兼民國史研究室主任,歷史系主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南京中華民國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歷史學會理事、南京市社聯理事、《中華民國史叢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江蘇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多次獲得南京大學教學優秀質量獎二等獎、三等獎。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文科榮譽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南京歷史學會會長等職。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國史、中國現代史。 [2] 

中國抗日戰爭史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篇 日本侵華與中國的局部抗戰(1931年9月-1937年6月)
第一章 九一八事變與東北淪陷
第一節 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及其對華政策
第二節 九一八事變
第三節 東北的淪陷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日本侵略上海與局部抗戰的形成
第一節 一二八事變
第二節 東北人民繼續抗日作戰
第三節 日軍人侵長城要塞
第四節 察哈爾抗戰
第五節 東北抗日聯軍的英勇作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走向全面抗戰道路
第一節 華北事變
第二節 西北地區抗日運動的高漲
第三節 全面抗戰的準備
第四節 七七事變前的華北局勢
本章小結
第二編 全民族奮勇抗戰——從盧溝橋事變到武漢淪陷(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第一章 全面抗戰的爆發
第一節 盧溝橋事變
第二節 平津地區的陷落
第三節 八一三事變與中國的軍事調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抗戰路線的提出和八路軍出師抗戰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日本全面擴大侵略戰爭
第一節 華北戰事的發展
第二節 中日軍隊在山西的鏖戰
第三節 八路軍開闢敵後戰場
第四節 江浙地區遭日軍蹂躪
第三章 全面抗戰的深入
第一節 南京陷落前的國內外政局
第二節 徐州附近的會戰
第三節 中州之戰
第四節 新四軍的組建和華中敵後游擊戰的初步開展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全面抗戰的高潮
第一節 武漢會戰前的政局
第二節 武漢會戰
第三節 閩粵作戰
第四節 中國海空軍的浴血抗戰
第五節 山西、山東、河北等地民眾抗日武裝的建立和游擊戰爭的開展
第六節 華北抗日遊擊戰由山地向平原的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三編 抗日持久戰局面的形成(1938年10月-1943年12月)
第一章 從武漢失守到1939年冬季攻勢
第二章 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廣泛開展
第三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中國正面戰場
第四章 敵後戰場堅持抗日鬥爭
第五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中國正面戰場
第六章 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
第四編 國際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勢與日本的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
第一章 豫湘桂下面戰場繼續作戰
第二章 敵後戰場的戰略出擊
第三章 抗日戰爭的勝利
附錄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