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鎖定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簡稱材化學院)由原應用化學系和材料系於1998年兩系合併而成,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院系之一。現有應用化學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及材料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具有部級重點學科一個(材料學),博士點學科一個(岩石礦物材料學),碩士點學科5個(岩石礦物材料學、材料學、材料物理化學、應用化學、分析化學),工程碩士學科點兩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學設有“楚天學者”崗位。 本科專業的主要專業面向是基於地學的巖礦化學分析、基於地學的巖礦新材料;拓展面向有——精細化工、電化學、新型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複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中文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地    點
武漢
所屬機構
中國地質大學
創建時間
1998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師資隊伍

材化學院共有教職員工110人(教員77人,實驗人員23人,黨政管理人員10人)。 現有77名專任教師中,正教授26人(佔33、7%),副教授29人(佔37、6%),講師17人(佔22%)。博士生導師9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26人(佔教員比例:33.7%)。材化學院現有本科生人數1024人,碩士研究生209人,博士研究生20人。共有在校生1253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學術支撐

全院開設61門本科生課程,其中2門課程是面向全校的開設的基礎課,7門是面向全校開設的公選課。 學院現設有材料科學與技術系、化學系、材料化學系和大學化學部等教學及研究機構。中國地質大學新材料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食品與藥物研究所和中國地質大學理論化學與計算材料科學研究所掛靠本院。 學院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掃描電子顯微鏡、粉晶X射線衍射儀、單晶X射線衍射儀、X熒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高温熱壓爐、萬能材料試驗機、超細氣流磨、激光粒度測定儀、等離子、原子吸收、原子熒光、紅外光譜、雙波長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多功能電化學分析儀、恆電位儀等一批高精尖物質結構與成分分析及材料製備和測試儀器設備。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項目成果

近兩年來,我院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76項,其中國家科技部“863”項目2項(含參加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含參加2項)、國家教育部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4項(含參加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項目8項、各類橫向項目53項。其中5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9項,合同總經費約2125.8萬元,到位經費約500萬元。在納米材料、功能吸水材料、流動注射聯用技術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國內外同行認可的成果。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三等獎各1項,教育部成果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4項、湖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2項。發明專利30餘項。2005—2006年發表學術論文171篇,其中核心期刊51篇,被SCI收錄14篇,EI收錄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