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

鎖定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是由古典文學鑑賞專家徐應佩教授編著的一部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的理論專著,並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28章(含序論、餘論),計32萬字,由“鑑賞概説”、“歷史審察”、“主體窺探”三大部分組成。全書系在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指導下,吸取了西方許多新的理論和方法,將中國固有的文學鑑賞論與哲學、美學、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融為一體,是一部學貫中外、理通古今、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學術著作。這是中國國內第一部古典文學鑑賞學專著,填補了“古典文學”這一特定學科的空白。 [1] 
中文名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
作    者
徐應佩 [2] 
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534330858 [2] 
字    數
32萬字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內容簡介

該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古典文學鑑賞學的研究對象、特點,以及古典文學鑑賞的原則、途徑、方法等。本書從古代文學的實際出發,重點突出歷史發展和審美主體兩大中心,初步建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文學鑑賞學的理論體系,開拓了古典文學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填補了古代文論研究上的空白,不僅對總結古代文學鑑賞的理論和經驗作出了貢獻,而且對今人鑑賞古代文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一書在整合古大奕貪經驗的基礎上,抽繹潛在的鑑賞規律。從整體框架看,既有鑑賞史的縱深探究,又有鑑賞主體的心理內視,還有大文化的綜合觀照,形成了較完善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的建構標誌着古典文學鑑賞學已經從傳統感性的、隱喻的印象型審美鑑賞視野中走出來,獲得了理性的、思辨的鑑賞判斷。 [3]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圖書特點

開創性。既往和當今大多數的古代文學研究多偏重於作家、作品或作家創作方面,也就是多為作家論或創作論,多着重在對作家生平的考證、創作背景的探究和如何寫好作品的原理研究方面。而一個完整的“文學鏈”應該是:社會生活→作家→作品→讀者→實踐→社會生活。作家根據社會生活加上他本人的思想觀點和文藝修養,創作出了作品,其作品反映的生活,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是帶有較強的作家主觀色彩的社會生活。作品只有為讀者所接受,才會使其潛在的功能化為顯性的社會效果。讀者在直接吸納或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作品中有益成分,付諸實踐,使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文學的角度説,從第一社會生活到第二社會生活,其中介就是作品和讀者。過去的研究偏重於“創作論”,它的受眾主要是作家或想當作家的人。而對於“接受論(鑑賞論)”——讀者如何閲讀接受作品,卻被忽略或偏廢了。這樣,就不能形成健全的“文學鏈”。過去高等院校的文學教學,講史析文,偏重於知識傳授;中學的語文教學,解讀文章偏向於為作文服務,也很少從接受的角度考慮。鑑賞學就是研究讀者接受的學問。只有使讀者很好地接受文學作品,才能很好地弘揚文化傳統,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其實,自從有作品產生之後,就伴隨有讀者的接受鑑賞活動,待鑑賞活動經歷了相當的歷史時期,才出現總結鑑賞經驗的理論。可是在中國二千多年的文化史上,從較為嚴格的意義上講,除了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知音》專門談文學鑑賞問題,卻沒有研究或總結鑑賞經驗的專門著作;有些鑑賞成果留存下來,又多為寸楮斷縑式的隨筆、札記,就是大量的文評、詩話、曲論、小説評點。這些散見於各種文集的鑑賞文字,不乏真知灼見,可是因為沒有將其作綜合研究,也就顯得零碎、散漫。現在,《鑑賞學》則將前人的有益成果予以歸納整理、考衡得失,構擬成一個體大思精的體系。該書的《歷史審察》部分,分別研究了我國古代文學鑑賞論的淵源及歷史發展,劃分了歷史分期的時界(《歷史審察》一),總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鑑賞範疇(《歷史審察》二),以及“披文入情”、“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經世致用”、“詩貴寄託”、“詩無達詁”等古代文學鑑賞的常用主幹觀念(《歷史審察》三),“旁涉式”、“隨感式”、“比較式”等傳統的鑑賞方式(《歷史審察》四)。此外,還着重論述了古代文學鑑賞的審美崇尚(《歷史審察》七)、古代文學鑑賞的語言藝術(《歷史審察》八),考辨了古代文學鑑賞“比附政治”、“比附歷史”、“比附本事”與“趨附意識”、“偏嗜心理”等種種誤區(《歷史審察》九)。對“活參”、“涵詠”等(《歷史審察》一○、一一)可取的方法給予肯定和闡釋,對今人如何採納和運用亦予以指導,確實做到了對古代文學鑑賞論吸取精華,揚棄糟粕,防止弊病。毫無疑問,該書對“鑑賞學”的系統研究,尤其是對其“《歷史審察》”和“《主體窺探》”(下文還將詳細提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比較一般古代文學研究而言,均顯示了鮮明的開拓性意義。
學術性。《鑑賞學》也是對今人古典文學鑑賞實踐的具有學術性的歸納和總結。近十多年來出現了對古典文學進行藝術鑑賞的熱潮,各種鑑賞文章、文集、辭典門類之多、印數之富,都是空前的。據不完全統計,僅古代文學的鑑賞辭典就多達一百多種,印數最多的有達百萬冊。但在這一熱鬧非凡的現象中,卻暴露出一個不爭的事實,即不少鑑賞者還沒有完全擺脱傳統觀念和方法的羈絆,沒有很好地辨清詮釋和鑑賞、分析和鑑賞、考證和鑑賞、索隱和鑑賞的關係,而將詮釋、分析、考證、索隱視同於文學鑑賞。毫無疑問,這就不能達到真正文學鑑賞的目的。如索隱,容易涉入作品的寓意與主題,但倘如常州詞派的張惠言那樣從政治的、倫理的角度去索隱,則又會與作品的原意相背,而且極易干擾人審美的視線,無法將作品作為審美對象去鑑賞。《鑑賞學》着力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去論述它們之間的關係,探討並説明:詮釋字句、分析結構、考證名物,只是閲讀的基礎,是鑑賞前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它的意義在於理解文本。理解是為了鑑賞,不理解談不上鑑賞,只理解稱不上鑑賞。如此研究和論述,既具有“一家之言”的性質,能道人所未道,使之成為“專門學問”,又重於理論建設,有一定的體系,因而有着很強的學術性。
科學性。《鑑賞學》在總結了古人和當代人鑑賞理論的基礎上,指出:“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識是在農業文明中成長起來的,在近代並未得到徹底的改造和揚棄,和現代化事業的要求已不適應。”“今天,隨着思想解放運動的不斷深入,大量引進符號學、闡釋學、接受美學等新觀念,同時隨着基本粒子等物理學的重大發現,電子計算機的不斷改進,以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廣泛運用,對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產生了深廣的影響,這些都促進着文學鑑賞觀念與方法的革新。”(第405頁)本書大量引進了國外許多新的理論方法,給鑑賞開拓了廣闊空間,提供了嶄新的鑑賞手段。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認為認識的發生既不是主體刻板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也不是客體簡單地向主體移植,在協調過程中,一方面是主體積極同化客體,另一方面則是主體能動地順應客體,二者對立統一而成認識結構的機制,達到一定時期的相對平衡。而舊的認識結構又不斷地為新的認識所代替,於是既有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又處於不斷的建構之中。作者根據這一“建構主義學説”,提出了“鑑賞心理場”的新觀點(《主體窺探》二)。再如吸收了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及其學生伽達默爾的現代“闡釋學”——這種學説既強調了讀者與作者的交流,又同時強調了讀者創造性的發揮,“闡釋活動的最後目的,是比作者理解自己還更好地理解他”(狄爾泰《闡釋學的形成》)。緣此論述了古典文學鑑賞的主客體關係(《主體窺探》一)、古典文學鑑賞的主體感受系統(《主體窺探》三)、古典文學鑑賞的聯想和想象(《主體窺探》四)等。又如接受了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符號學”——這種學説認為符號是由符號具和符號義兩種相互依附的層面形成的,語言即為一種符號;語言又分為語序軸、聯想軸,語言所傳達的意義不僅只是根據語序軸的排列而出現的一串實質的語言而已,同時還要依賴其聯想所隱存的一串潛藏的語言來界定。對同一作品一方面既可以在語序軸中對之作不同層次與不同單位的劃分而作不同的解釋,更可以在聯想軸中因其所引起的不同想象而作出不同的解釋,而兩者又可以相互影響,這就為作品所傳達的意義提供了開放性基礎,也為讀者可能造成的不同理解提供了開放性基礎。這一理論與我國固有鑑賞論中的“妙悟”、“聯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對其加以吸納熔化,為文學鑑賞提供了新的理論與方法。《鑑賞學》還吸取了接受美學的有益成分。如德國漢斯·羅伯特·姚斯和沃爾夫岡·伊瑟爾的接受理論——“閲讀反應論”,或簡稱為“讀者學”,強調文學閲讀中視點的流動性,文本中有大量的空白結構期待讀者的想象和補充,只有在讀者的參與下,才能使文本發揮其潛能。這種觀點和中國傳統鑑賞論中的“涵詠法”有頗為相似之處,作者將其融會貫通,合二為一,作出了富有創造性的研究。除此而外,《鑑賞學》還將西方美學、心理學各種流派觀點引入文學鑑賞,如完形心理學美學、心理分析美學、自然主義美學、表現論美學、現象學美學等等,總之,作者將眾多外來的文學的、語言學的、美學的、心理學的觀點與方法匯入我國傳統的文學鑑賞框架內,經作者有機熔鑄,化合而成一體,論述了古典文學鑑賞的情緒反應(《主體窺探》五)、古典文學鑑賞的參與意識(《主體窺探》六)、古典文學鑑賞的探究心理(《主體窺探》七)、古典文學鑑賞的模糊體驗(《主體窺探》九),以及古典文學鑑賞的多重效應(《主體窺探》一二)等。由此可見,《鑑賞學》不僅將中國固有的文學鑑賞論與哲學、美學、心理學溶為一體,而且還吸收了外來新興的、有益的理論,探究了今人鑑賞古代文學作品的內在規律。它既不是古代文學鑑賞論的集納,也不是西方新理論的簡單移植,而是一種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切合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實際,符合中國傳統的民族審美心理和習慣,透視中國人心靈奧秘,掌握其特點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文學鑑賞學。 [3]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圖書評價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開拓了古典文學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填補了古代文論研究上的空白,不僅對總結古代文學鑑賞的理論和經驗作出了貢獻,而且對今人鑑賞古代文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該書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對當前和今後的古典文學鑑賞研究和古代文學教學都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儘管此書寫作的時間跨度較大,收入書中的文章前後之間略有資料重複引用甚或觀點不盡一致之處,但由於這些文章在全書中已被整合成一個嚴密的體系,因而該書無愧是一部學貫中西,理通古今,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具有較高水準的學術著作,也是當今古典文學鑑賞研究的重要收穫。它的出版,必將在學術界、教育界和廣大讀者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4]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作者簡介

徐應佩(1936~),筆名徐餘。江蘇南通人。民盟成員,致公黨成員。1956年畢業於蘇北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歷任蘇北師範專科學校中國古典文學助教,南通師範專科學校講師、副教授、教授,南通師範學院教授。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建立中國特色的古典文學鑑賞學》、《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古典詩詞欣賞入門》,發表論文300餘篇,編纂《歷代哲理詩鑑賞辭典》,參與30部文學鑑賞辭典的撰稿。《古典詩詞欣賞藝術》獲江蘇省第二屆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歷代怨詩趣詩怪詩鑑賞辭典》(主編)獲華東優秀圖書一等獎 [5] 
參考資料
  • 1.    圖書簡介資料來源:太乙,《出版》,《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03期
  • 2.    中國古典文學鑑賞學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20-04-27]
  • 3.    內容及特點資料:劉勇剛,《評徐應佩——兼論新時期古典文學鑑賞的觀念與方法》,《名作欣賞》,2001年06期
  • 4.    圖書評價資料:徐宗文,《古典文學鑑賞研究的重要收穫——評介》,《江海學刊》,1998年05期
  • 5.    作者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