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

(20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是20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爾康。 [1] 
中文名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
作    者
馮爾康
出版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089227
類    別
圖書>歷史>史學理論>歷史研究
開    本
128 開
裝    幀
平裝-膠訂
叢書名
中國古代生活叢書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內容簡介

從殷周到現代,宗族經歷了五個階段的變化: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間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間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紳衿富人宗族制,近現代宗族變異時代。宗族制變化的特點是逐漸削弱、民眾化,政治功能減弱、社會功能轉強。在《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作者對宗族發展變化的前四個階段進一步説明,並論述了祠堂的祭祖、教化,族人的經濟、政治生活,宗族的譜牒編纂。 [1]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從現在説起
第二章 宗族的結構與演變
一、先秦宗子制和典型宗法制宗族形態
二、兩漢至隋唐世族、士族宗族制時代
三、宋元官僚宗族制時代
四、明清紳衿宗族制時代
五、兩漢至明清宗族制的特點:宗法成分減弱與逐步民間化
第三章 宗族的祠堂祭祖
一、祖先崇拜的觀念及其表達方式的祭祀
二、大宗法制破壞後的祭祖觀念
三、祭祀羣祖祠堂的出現與流行
四、祠堂祭禮
第四章 宗族教化活動與族人社會生活
一、宗約對族人思想行為的規範
二、族人的婚配與婚姻圈
三、聯宗及種種擬製血親
四、宗族與其他神靈崇拜
第五章 族人間互助互濟的經濟生活
一、義莊及其典範
二、同居共爨的家族生活
第六章 家族政治下的族人生活
一、民間的忠孝觀念和朝廷的孝治政策
二、五服制和宗親法下的族人生活
三、宗族的社區生活與地方政權
第七章 家族的譜牒編纂
一、先秦官修譜牒的萌生
二、兩漢私家譜書的出現
三、魏晉南北朝官修譜牒的黃金時代
四、隋唐官修譜牒的轉型過渡時期
五、宋元時期私修譜牒體例的定型
六、明清私修族譜的發展
七、譜牒修纂史小結
八、譜牒學術資料價值與民眾歷史
第八章 結語
參考書目
後 記 [1]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作者簡介

馮爾康,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博導,已退休。1934年出生於江蘇儀徵, 1955年就讀於南開大學歷史學系,1959年畢業,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為中國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畢業後仍在教研室任教職,歷經“文革”, 而後晉升講師、副教授,1985年為教授。一度為台灣暨南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國譜牒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史、明清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