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

鎖定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是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棠海。
中文名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
作    者
吳棠海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4月1日
頁    數
226 頁
定    價
98.00
開    本
16 開
ISBN
7030329392, 9787030329394
外文名
Ancient Chinese Jade
類    型
人文社科
語    種
簡體中文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圖書目錄

序/李伯謙
古玉的鑑賞方法/吳棠海
第一章 玉器工藝篇
一 玉質的特徵/002
二 製作工具與痕跡/022
三 造型製作工序與痕跡/034
四 鏤空製作工序與痕跡/046
五 紋飾製作工序與痕跡/058
第二章 玉器時代篇
三 龍山時期玉器/096
四 齊家文化玉器/110
五 商代玉器/122
六 西周玉器/136
七 春秋時期玉器/152
八 戰國時期玉器/166
九 漢代玉器/184
唐宋元明清玉器/204 [1] 
參考書目/220
後記/225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內容簡介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作為文物中國鑑賞系列叢書的首篇,是吳棠海先生二十多年來研究玉器的精心之作。《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的雛形是1994年由台灣中華自然文化學會出版的《認識古玉——古代玉器製作與形制》一書,該書是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的“認識古玉”展覽的圖錄和説明,前面有台灣著名建築學家漢寶德教授所作的序。 [2]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分一、二兩章。前面有一篇提綱挈領、言簡意賅的《古玉的鑑賞方法》,分鑑定的概念、對象、方法和玉器發展史的梳理與掌握幾個段落簡要介紹了玉器鑑賞的要領。
第一章《玉器工藝篇》,是吳先生幾十年潛心研究總結出來的鑑賞古玉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 [2] 
第二章《玉器時代篇》,是本書分量最重的一章。該篇運用以上總結出來的鑑賞玉器的方法,從料、工、形、紋等不同角度對紅山、良渚、龍山、齊家、商代、西周、春秋、戰國、漢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代有代表性的玉器分別作了準確、扼要的介紹,而且每件標本的文字説明都配有清晰的圖片。 [2]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適合文物學、考古學等學科的學習者和愛好者參考、閲讀。 [2]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的目的並非是依據年代序列來呈現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 [1]  也不是要對中國古代玉器的製作工藝和技法進行全面綜述,而是以古器物學的方法來描述與分析中國古代玉器在各個時期所呈現出的不同風格和特徵。 [1]  全書分為“玉器工藝篇”與“玉器時代篇”兩章,從“料、工、形、紋”四個基礎層面分析説明中國古代玉器在原料分配、製作工藝、形制功能、藝術設計等方面的問題,為鑑賞中國古代玉器提供一套較為系統的方法。 [1]  玉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悠久、分佈廣泛,並且隨着時代的變遷演化出了不同的風貌。然而,中國古代玉器的鑑賞與研究還未像青銅器、陶瓷、書畫等門類那樣,發展出一套處理與理解相關材料的科學系統的理論與方法。 [1]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作者簡介

吳棠海,1949年生於台灣省宜蘭縣。現於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器物研究工作,以古器物學研究新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玉器與陶瓷器。1995年至2000年受聘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為國家文物局鑑定班講授古玉鑑定、古陶瓷鑑定課程;2012年規劃上海震且博物館。主要著作有:《認識古玉》、《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四》、《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五》、《認識古玉新方法》、《紅山玉器》、《春秋玉器》、《唐宋元明清玉器》、《青花瓷鑑賞》等。 [2] 

文物中國鑑賞系列1:中國古代玉器篇媒體推薦

作為北京大學乃至全國第一本古玉器教材,特別是在如今文物收藏和鑑賞的熱潮下,《中國古代玉器》可謂是目前最具權威性的古代玉器解析專著,其面世必將受到古玉愛好者和收藏者的高度關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