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傳統民居

(2014年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傳統民居》是2014年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中國傳統民居
作    者
荊其敏、張麗安
出版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社
中國電力出版社
ISBN
9787512359178

中國傳統民居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民居中值得學習與借鑑的經驗很多,《中國傳統民居(第二版)》以分解的手法全面而直觀地介紹了分佈在中國各地的傳統民居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書中以簡潔的文字,配以徒手的各種解説性插圖,分析、展示了眾多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案例的設計細部和設計手法,圖文並茂,引人入勝。其第二版在*版的基礎上增加了“舊屋遺韻”和“舊屋原貌”兩部分,以使書的內容更為豐富,更具可讀性。本書適合高等院校建築學等相關專業學生,以及廣大建築設計愛好者學習與閲讀。 [1] 

中國傳統民居圖書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中國民居的類型和傳統
中國傳統民居的分佈
民居的類型
民族、文化、傳統
2 佈局特點
明確的流線
格局
主體建築
建築組合體
漸進的層次
院落空間
時空序列
3 環境
環境、風水、落位
因地制宜
坐北朝南
陽光地
滿室陽光
氣候效應民居
4 空間
室外空間的地位
採光天井
房前、屋後、宅旁
半隱蔽的花園
沒有建築的建築空間
空間在時間中展現
神化空間
5 天然條件
自然通風
宅院中的微小氣候
與大地相聯繫
沖溝裏的村莊和水土保持
地下村莊、文明建築
地下空間
竹樓
蒙古包、帳篷頂
山坡地上的街區
水系的利用
岸邊的生活
船居
6 佈局手法
主要入口
住宅的入口
步行道
拱廊、騎樓
通道、穿堂
過街牌樓
道路的形狀與底景
衚衕情結
村鎮中的池塘和溪水
水池和水井
前街後河
傍水而居
橋鎮
水街
濱水休閒碼頭
口袋式的場地與集市
開向街道
沿街的窗户
宅前的平台
踏步與座位點
室外樓梯
層數
生活庭院
單體建築的連接
7 視覺
瞬間的視野
明暗的圖案
明暗對比
光影的變化
色彩
蘇式彩畫
8 設計
門樓
家門
影壁
房角屋邊
兒童的領地
低門道
穿過式的套間
短過道
周圍外廊
深陽台
半截牆
落地罩
厚牆
低窗台
門窗加重的邊框
天花
9 原生材料
土築牆
土坯牆、土坯拱
木頭的展示
竹材
石碾、古樹、石板路
10 堂屋、廚房、茅廁
像舞台一樣的堂屋
田園式的廚房
灶火
户外的茅廁
11 採暖方式和用餐環境
火炕輻射式採暖
火坑、火牆、火地
火塘和壁爐
炕桌上的會餐
12 結構
樓梯間的分量
單元及構件標準化
牆倒屋不塌
最有效的結構空間體系
樑柱體系和檐口
雕樑畫棟
13 構造
屋面處理
層層下落式的屋頂
閣樓、吊樓
儲藏空間
屋頂平台
柱邊的空間
柱子和基礎
防水隔潮與垂片式外牆
捨不得取消的門檻
14 細部
材料的質感
隔扇門
小窗欞
閃爍的光線
欄杆
15 能源和動物
積肥和沼氣
牲畜、家禽
天人合一
16 庭園
圍牆
花園、果園、菜園
樹蔭和花架
園椅和座位點
地面、帶石縫間隙的鋪面
室外景觀內置
賞石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17 裝飾
裝飾
山牆頭
脊飾
懸魚、門鈸
磚雕、石刻
新疆維族民居花飾
18 傢俱陳設
牀龕
室內陳設
中國式傢俱
生活物件
室外的陳設
石獅子護衞
家務
欞格
琴、吟、丹、墨、茗
19 舊屋遺韻
北京四合院住宅
東北民居
山東河南民居
河南鞏縣窯洞
陝西河北民居
山西民居
隴東西鋒鎮半敞式窯洞
下沉式窯洞
隴東地下窯院的入口
青海民居、寧夏民居
新疆民居
蒙古包帳篷和內蒙古土坯房
安徽民居
湘西民居
江蘇民居
蘇州民居
蘇州花園住宅
浙江民居
貴州民居
四川民居
四川甘孜藏族、西藏碉樓民居
雲南麗江民居和井榦式木屋
雲南洱海之濱白族民居、西雙版納竹樓
福建土樓
廣東民居
台灣高山族民居
20 舊貌新顏
朝鮮族小住宅設計
徽州小住宅設計
湘西苗族小住宅設計
福建小住宅設計
廣東潮州小住宅設計
貴州侗族小住宅設計
新疆維吾爾族民居設計
新疆小住宅設計
藏族小住宅設計
藏東峽谷小住宅設計
四川藏族碉房小住宅設計
窯洞民居小住宅設計
地坑窯洞小住宅設計
內蒙古土木爾台生土住宅設計
傣族民居小住宅設計
傣式小住宅設計
傣式社區中心設計
台灣高山族小住宅設計
荊其敏水彩畫中的中國傳統民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