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傳統樂學

(200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國傳統樂學》是2004-10-1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童忠良 [1] 
書    名
中國傳統樂學
作    者
童忠良,谷傑等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10月1日
頁    數
448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3439866
字 數
356000
紙 張
膠版紙

中國傳統樂學內容簡介

作為一本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本書以學過現今通用的普通基本樂理(以下簡稱“普通樂理”)的讀者為對象。書中所涉及的內容,主要為了適應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一般專業和大學本科音樂學專業的教學需要。當然,也可作為對大學本科其他專業甚至對中國傳統樂理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據此,書中並沒有對“中國傳統樂學”作純學術性的探討。而是根據教學的需要,歸納與總結了有關“中國傳統樂學”研究的某些學術成果,其中,一方面介紹了中國漢族傳播音樂形態的主要理論框架與基本論點,同時也探討了少數民族音樂形態的某些問題,為了便於理解,書中在論述有關的理論問題時,特意從“音樂系”的角度作了比較研究。
這裏要特別提出的是,現今通用的“普通樂理”教材中的大小調體系的理論規範,極有可能使我們不自覺的產生某種“先入為主”的錯誤概念。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書中在闡述某些理論問題時,或多或少地採用了我們所熟知的“普通樂理”教材作為參照進行比較,其目的在於使讀者明確,不能用大小調體系來硬套中國傳統樂理,而是要逐漸學會直接從中國傳統樂學的角度來理解有關問題。

中國傳統樂學圖書目錄

第一章 聲、音、律、調、韻
第一節 聲與音
一、聲
二、音
三、音階的概念
四、五聲音階
五、五聲的地位
六、五聲調式
七、五正聲與二變聲
八、七聲音階
第二節 律與調
一、律
二、十二律
三、律位
四、調

中國傳統樂學作者簡介

童忠良,男,1935年生。自1950年起,曾在中原大學、中南音專等校學習與工作。1961年畢業於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曾任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和院長,現任台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教授。撰有自著與合著書籍二十餘部、論文數十篇。
谷傑,男,1961年生,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科研處處長、音研所副所長,中國律學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多年從事“中國音樂史”、“樂律學”課程的教學,主持多項樂律學與聲學課題。發表論文10餘篇
周耘,男,1960年生,獲有文學和音樂學雙碩士學位。現為武漢音樂學院教授,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博士候選人。主要從事民族音樂學及中國傳統音樂的研究和教學,已有論文、論著50餘篇(部)在國內外發表和出版。
孫曉輝,女,1968年生,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在本院獲碩士學位,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後。長期從事音樂文獻學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