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編成序列中的通信通訊專業技術兵種。
1927年8月1日,人民通信兵在南昌起義的炮火中誕生。在各個歷史時期,通信兵一直是黨中央、中央軍委靈敏的耳目和神經,為爭取革命戰爭的勝利、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保護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建立了不朽功勳。走過了90多年崢嶸歲月的人民通信兵,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專業兵種不斷增加,通信裝備不斷髮展,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戰鬥力地位不斷突出,在軍隊信息化建設中勇立排頭,在強軍興軍的新徵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1]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
兵種性質
解放軍陸軍編成序列之一
兵種任務
軍事通信通訊保障
組建時間
1956年4月13日 [1] 
首任司令
王諍 [1] 
首任政委
朱明 [1] 
改編時間
1975年3月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歷史背景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兵種任務

通信兵是軍隊中擔負軍事通信任務的專業兵種,一般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術保障、指揮自動化、無線電通信對抗、航空兵導航、軍郵勤務等專業部隊、分隊組成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兵種前身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電台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電台
通信兵是解放軍最早誕生的兵種之一。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義,標誌着人民通信兵的誕生,起義部隊中的運動通信、簡易信號通信人員和有線電通信分隊,則成為人民軍隊中最早的通信兵。隨後各地的武裝起義部隊,也普遍設置了交通隊或傳令分隊,各地蘇維埃政府則普遍興辦赤色郵政,輔助紅軍的軍事通信工作。
1930年5月,全國紅軍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的《中國工農紅軍編制草案》中,統一規定了通信部隊的編制,標誌着初創時期的紅軍通信力量開始從分散配伍向正規化方向發展。
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紅一方面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作戰中繳獲一部半電台,以此為基礎創立了紅軍第一個無線電隊,王諍任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一部半電台起家”之説即由此而來 [1] 
通信兵開拓者王諍、王子鋼、劉寅(從左至右) 通信兵開拓者王諍、王子鋼、劉寅(從左至右)
1934年1月, 中革軍委通信聯絡局成立,王諍任局長,翁瑛任政治委員。通信聯絡局是紅軍最早的通信兵領率機關, 最初按序列稱為第四局,後改稱第三局。8月,中革軍委組建通信團,下轄無線電營、有線電大隊和通信教導大隊。長征途中, 中央紅軍精簡整編,撤銷了通信團、營建制,各無線電分隊由三局直接領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軍委三局改稱中央軍委參謀部第三局,統一領導黨政軍各系統的通信工作,並負責培養輸送通信幹部,籌措供應通信器材 [1] 
1945年抗戰勝利時,全軍無線電技術人員達到4000餘人,成為人民軍隊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解放軍在解放區創辦培訓班和通信學校,培訓通信幹部和技術人員,1945年10月至1949年1月間共培養學員5200餘人。各部隊還採取短期集訓的方式,培訓有線電和其他通信人員,滿足瞭解放戰爭發展對通信力量的要求 [1] 
新中國成立後,通信兵很快邁上現代化、正規化發展軌道。1950年5月, 軍委三局升格為軍委通信部。1954年3月,改稱總參謀部通信部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兵種組建

通信兵 通信兵
1956年4月13 日,國防部發布《關於通信部隊改為通信兵種的決定》,決定總參謀部通信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履行兵種領導機關職權,王諍任主任,朱明任政治委員。
1959年3月,解放軍通信兵部改稱總參謀部通信兵部,仍行使兵種領導機關職權。1961年2月,復改稱解放軍通信兵部。這一時期,通信兵各級領導機關逐步健全,通信兵部隊及院校、科研機構得到較快發展。通信兵領導機關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幹部部、訓練部、科學技術部、器材部等機構, 其後幾經調整,至1970年改為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三大部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兵種發展

通信兵首任司令王諍 通信兵首任司令王諍
通信兵在人民軍隊成立初期,是作為保障起義的作戰指揮和各部隊之間協同配合的兵種投入使用的。在此後的革命戰爭中,逐步實現從分散人員到初步編成建制、從發展人工交通網到建立無線電通信的跨越。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軍委決定將通信兵作為一個兵種來建設,通信兵部隊實現了第二次歷史性跨越,重點建設了地下電纜通信網,建成完整的架空明線網和短波電台通信網,在全軍團以上部隊都建立平戰結合的無線電值班通信。
通信兵在全軍逐漸形成以指揮所通信網絡為基點,有線電以光纖為骨幹,有線和無線相結合,平時與戰時相結合的國防通信網絡,實現了第三次歷史性跨越 [2] 
通信兵首任政委朱明 通信兵首任政委朱明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永備通信線路建設,建成了以架空明線和較大功率短波雙邊帶電台為主的溝通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通信網。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根據周總理的部署,一舉建成了連通27個省、市、自治區的地下電纜通信網,安裝了大通路載波設備,大大提高了全軍通信網絡的容量和穩定性、抗毀性、靈活性及保密性。
在長途地下電纜網初步建成的基礎上,軍隊的有線電通信開始按戰區設置信息交換中心。無線電通信普遍使用了單邊帶收發信設備,發展了傳真通信和數字保密接力通信,相繼建成了全軍長途電話自動交換網、電報數據自動交換網、數字保密電話自動交換網。同時建成了軍隊衞星通信系統、多路數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1978年1月,軍隊指揮自動化建設開始起步。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通信兵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依據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在加強各軍兵種通信部隊全面建設的同時,對地下電纜網進行了完善配套和擴容改造,一批具有80年代先進水平的大通路載波設備、長途電話自動交換設備、程控電話交換設備、數字通信、衞星通信、散射通信以及光纖通信等設備相繼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以統帥部為中心,固定台站為骨幹,固定設施與野戰裝備相結合,有線電與無線電相結合,多種手段並用的獨立的國防通信網。
1987年12月,建成全軍軍事信息傳遞與處理系統。在此基礎上,逐步進入了整體聯網開發應用階段,應用軟件水平不斷提高,各類指揮系統不斷向實用發展,不但融指揮、控制、情報、通信、電子對抗為一體,初步實現了作戰信息採集、傳遞、處理的自動化,在邊境作戰、情報傳輸、公文傳遞、應付突發事件、保障軍事演習和日常業務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為進一步加快發展,趕超國際先進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兵種改編

閲兵式中的解放軍通信兵 閲兵式中的解放軍通信兵
1975年3月,解放軍通信兵部改為總參謀部通信部,由軍委所屬的兵種改為總參謀部管理全軍通信工作的業務部門 [4] 
20世紀70年代中期,通信兵電子對抗部隊正式成立,後發展成為陸軍中一個獨立兵種” [1]  [5] 
1978年1月,軍隊指揮自動化建設開始起步;
1987年12月,全軍軍事信息傳遞與處理信息建成;2002年全軍軍用通信網絡平台建成 [6]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1世紀以來,解放軍通信兵從過去的保障兵種發展成為作戰兵種,初步形成以公用電話網、全軍數據通信網和野戰綜合通信系統等為骨幹,集聲、光、電為一體,聯通天上、地面、地下、海底的現代化立體通信系統,昔日的“千里眼”“順風耳”,已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化建設的“領頭雁”“排頭兵” [1]  [5] 
2011年6月,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改編為總參謀部信息化部。同時,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也將在原通信部門的基礎上,改編成信息化部門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