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鎖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學院)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中南政法學院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中心創始人是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知識產權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教授。2004年11月26日,中心被教育部評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 
中心構建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研究基地、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新時代科技革命與知識產權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論研究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培訓(湖北)基地”、中宣部國家版權局“國際版權研究基地”、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武漢)”。 [1] 
中心下設六大研究部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0人,其中教授(博導)1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專家5人,英國 Managing IP雜誌“年度全球知識產權最具影響力50人”3人次,“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4人。此外,中心還聘請了100餘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實務專家擔任兼職研究員。 [1] 
中心向着“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的學術研究機構的目標,積極推動戰略謀劃和國際發展,極力打造我國知識產權學科的學術研究高地、人才培養高地、智庫建設高地、社會服務高地和國際交流高地。 [1] 
中文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
1988年
名譽主任
吳漢東 [2] 
主    任
彭學龍 [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中心以吳漢東教授為旗幟,打造卓越研究團隊,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知識產權學科,取得豐碩學術成果,構築一流學術高地。中心已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以及其他課題300餘項,其中包括馬工程、國家社科雙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展研究”在結項中被評定為優秀。中心出版專著、教材16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200餘篇。中心擁有:
第一篇知識產權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論合理使用——關於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研究》(吳漢東,1999年)
第一本知識產權本科生教材——《知識產權法》(1986年)
第一個知識產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2004年)
第一門知識產權國家級精品課程——《知識產權法》(2005年)
第一個知識產權國家級教學團隊——知識產權教學團隊(2008年)
第一個知識產權“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 ”——《知識創新、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2012年)
第一個知識產權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知識產權法學》(2013年)
第一個知識產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並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發展研究(馬一德,2016)
第一個知識產權學科創新基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時代科技革命與知識產權學科創新基地(2018年)
第一個大學生“雙創”知識產權維權機構——湖北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2018年)
第一個全國知識產權研究生暑期學校
第一部以學者、專家視角審視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狀況的民間讀物——《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
第一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知識產權法》(2020年)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國際交流

與國際一流的知識產權專家對話,與世界頂尖的知識產權研究機構合作。中心本着將中國知識產權理論與實踐推向世界,讓世界知識產權學者更加了解中國的目標,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2018年,學校以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為基礎成功申報“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設立“新時代科技革命與知識產權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中心依託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與國際一流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邀請境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到中心開展合作研究,打造知識產權領域一流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中心參與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和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知識產權雛鷹項目等,將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與國際對接,既有“走出去”又有“請進來”,雙向培養,成績顯著。
知識產權南湖論壇是由中心於2004年精心創辦的學術品牌。經過18年的積澱和發展,知識產權南湖論壇以其“規模大、規格高、影響廣泛”成為中國知識產權界的代表性學術盛會和國際知識產權學術交流平台。知識產權南湖論壇在武漢、廣州、深圳、南京、北京、上海、重慶和鄭州等地已成功舉辦十八屆,受到國內外知識產權界和新聞媒體的高度評價,先後有國內外知識產權領域各界6000餘人次參會,其中包括國際著名知識產權專家300餘人次。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智庫建設

作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研究智庫,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一直服務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工作,為國務院和有關部委提供諮詢研究服務。中心參與了《著作權法》《專利法》《職務發明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參與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年度推進計劃的擬定和商討,包括2輪國家知識產權建設綱要制定,3次國家知識產權五年規劃起草,以及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十年實施評估工作。每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文化和旅遊部等提交諮詢報告90餘份。
2018年,中心入選CTTI高校智庫百強榜,並榮列“A+”等級。2021年,中心入選首批文化和旅遊行業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中心《起草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及規劃,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被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評為“2021年中國智庫參考案例”。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人才培養

中心主要培養“複合型——融通性、綜合性、交叉性”高端人才,構建了從知識產權法學本科、學術碩士、法律碩士、法學博士和博士後以及“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碩士、涉外知識產權高級人才的培養鏈。
中心開設研究生創新班,制定專門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聘請外國知名專家授課,每年選派並資助碩博研究生赴海外深造。中心緊跟國際知識產權發展態勢。中心每年資助學生參加學術會議、學術競賽等,創辦“文泓讀書會”和“知識產權德恆大講壇”,廣泛吸收兼職研究員、海內外知名學者參與中心人才培養工作。
2005年,中心團隊打造的《知識產權法學》 被批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2年,《知識創新、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入選第一批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計劃;2020年,《知識產權法學》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1年,吳漢東教授榮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其主編的《知識產權法》(第五版)獲得“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二等獎”。
中心開闢了《知識產權藍皮書》、知識產權南湖論壇、國家精品課程、德恆知識產權大講壇、知識產權暑期學校、圖書館和中國知識產權研究網等學術窗口,實現了科學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資料信息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協調發展。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網”連續兩屆榮獲“全國十佳學術類網站”稱號,還獲得“全國高校百佳網站”“最佳學研促進獎”,成為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知識產權學術網絡平台。
中心擁有知識產權專業圖書館,館藏是以知識產權為主的法學綜合類圖書。包括中文、日文、英文和少量其他語種的圖書總計3萬餘冊。截至2021年底,中文藏書27882冊,外文藏書5330冊,中文期刊3418冊,外文期刊236冊,圖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滿足國內專家學者需求。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社會服務

中心注重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相結合,加強理論研究成果向實踐層面的轉化,積極踐行重點研究基地社會服務功能。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委託,中心從2009年起每年舉辦“全國研究生知識產權暑期學校”,面向全國在校研究生,歡迎並鼓勵不同學科背景的學員參與到知識產權的學習中來,培訓了包括國內外知名大學在內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1400餘人,提高全民尤其是有較高學識素養羣體的知識產權意識。2018年,全國首個大學生“雙創”知識產權維權機構——湖北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依託中心成立。
中心還承辦“國家知識產權局領軍人才集中研修班”“知識產權強國戰略與智庫建設培訓班”等多個品牌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4000餘人次,為提高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和業務能力,推動國家和地區保護知識產權文化氛圍的養成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為貫徹落實國家“開放、合作”的戰略精神,擴大“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影響力和輻射面,經教育部批准,中心與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共建澳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同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法律聯盟”成立,這是中心聯合香港大學、暨南大學共同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學術機構。聯盟首批成員包括28家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和相關機構。聯盟舉辦了四次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高峯論壇,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院校、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及其他社會團體提供了合作平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