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

鎖定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是中共梅州市委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能是:負責指導梅州全市的理論研究、學習與宣傳工作;負責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梅州市各新聞單位的工作;負責從宏觀上指導精神產品的生產;負責規劃、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配合中共梅州市委組織部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羣眾思想教育工作;受中共梅州市委委託,協同梅州市委組織部管理梅州市文化局梅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梅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文化宣傳機構的領導幹部,會同市委組織部管理全市的報社、出版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單位和代管單位的領導幹部,對梅州市各縣黨委宣傳部部長的任免提出意見;負責提出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指導宣傳文化系統制定政策、法規,按照梅州市委的統一工作部署,協調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完成市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1-2] 
2020年出品公益主題MV《民族脊樑 [11] 
中文名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
機關職能
主管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
機構類型
中共梅州市委直屬部門
機關隸屬
中國共產黨梅州市委員會
宣傳部長
陳曉建 [3] 
常務副部長
梁放
地    址
廣東省梅州市江南機關路9號
郵    編
514000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發展歷史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國內宣傳

黨的宣傳工作主要是根據各個時期黨的中心任務和重大方針、政策去宣傳羣眾,武裝羣眾,組織和發動羣眾,使黨的方針得以貫徹,任務順利完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興梅各地黨組織的宣傳工作,主要是開展放手發動羣眾,投身人民解放事業,支持人民解放事業的宣傳活動。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五華的古大存、大埔的藍裕業、梅縣的楊雪如、興寧的賴頌祺等先後在家鄉宣傳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革命道路,開展農民運動,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合作破裂後,宣傳“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農民武裝,實行武裝暴動,建立紅色根據地。在抗日戰爭時期,掀起“御倭”救亡宣傳活動,利用黨組織掌握的報刊、書店等合法陣地和社會團體,廣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展“反對內戰,一致抗日”、“持久戰”、“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等宣傳活動。在解放戰爭時期,地下黨組織以游擊區為中心向廣大羣眾宣傳人民戰爭、推翻國民黨政權、迎接南下解放大軍、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等革命道理。
建國後,1949年10月,梅州各縣開展了歡慶解放,建立政權的宣傳。接着開展了減租減息、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貫徹婚姻法、土地改革等宣傳,有力地推動了民主政權的建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隨後,開展了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發展農業生產、農業合作化運動和黨的八大精神的宣傳,推動了興梅地區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從1957~1966年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興梅各縣黨的宣傳工作圍繞當時黨的中心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1957年繼續宣傳黨的八大的方針,配合全黨開展整風反右宣傳;宣傳和組織學習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8年,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宣傳運動。1959~1960年,配合黨內先是糾“左”,後轉而反右傾運動的宣傳;組織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國民經濟方針的宣傳;開展《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的宣傳。從1959~1961年的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興梅各縣農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各級黨組織開展“發憤圖強,抗災奪豐收”的宣傳;還進行了戰備宣傳和“反修防修”宣傳。1963~1965年間,興梅各縣農村和城鎮基層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宣傳活動緊密配合這一運動。此外,從1957~1966年期間,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毛澤東著作的宣傳和學習活動。這一時期的一些宣傳工作,如對整風反右、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的宣傳有過偏離實事求是的左的傾向,追求形式,大哄大嗡的做法,助長了浮誇風和“共產風”等錯誤。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梅州各縣先是捲入批判“三家村”(即批判鄧拓、吳唅、廖沫沙),進而轉為揪鬥本地區、本系統“小三家村”的批判運動。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國家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梅縣地區宣傳工作逐步糾正了“文化大革命”“左”的錯誤,樹立服從於、服務於“四化”建設這一中心,逐步做到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地開展新時期的各項宣傳工作;新時期總任務——“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宣傳;改革開放、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宣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宣傳;“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的宣傳以及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安定團結的宣傳。這一時期,還開展了人口普查、計劃生育、民兵建設等宣傳,逐步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宣傳工作的新局面。 [1]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

20世紀50年代對外宣傳主要着力在中蘇友好、中朝友好和中越友好等方面開展工作。梅縣東山中學、興寧一中等學校學生曾和蘇聯莫斯科中學學生開展“中蘇友好通訊活動”,增進中蘇人民友好感情。
同時,宣傳部門設置專職幹部負責對台灣省宣傳工作,收集資料,供給稿件為上級對台宣傳機關做了大量工作。
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外宣傳工作有所加強。1982年7月,梅縣地委宣傳部召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有各縣(市)委宣傳部長,地、縣外事、僑務、旅遊、外經等涉外單位領導和宣傳幹部50多人蔘加,專題研究如何發揮“三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優勢,以“三胞”(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台灣同胞)為主要對象開展對外宣傳工作。1983年10月,成立了梅縣地委對外宣傳小組,地委副書記李海任組長,地委宣傳部長羅濱任副組長,成員有外事、外經、統戰、僑務、旅遊、文化、廣播電視、報社、教育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小組辦公室設在宣傳部對外宣傳科,負責具體實施對外宣傳工作。
新時期加強了僑務宣傳,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回鄉探親、觀光的人數逐年增加,熱愛鄉梓、關心家鄉建設、投資捐資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到1990年與海外鄉親簽訂投資合同1002宗,熱心公益事業捐款50704.11萬元。
改革開放以後,梅州地區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如文藝團體出訪、美術書法參展等也逐漸開展起來。
新時期加強了僑報、僑刊和其他對外宣傳的創作和出版工作。在報刊方面有《嘉應鄉情報》、《僑聲》、《大埔鄉訊》、《客家風采》、《鬆口鄉情》等。音像製品方面,有客家山歌、地方戲曲、民間音樂、客家風情等錄音錄像。錄像帶《梅縣風光》在廣東省對外宣傳評比中,獲對外影視宣傳品三等獎。印刷品方面有畫冊《梅縣地區、梅縣市一九八四年元宵聯歡活動特刊》、《梅縣地區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成果》、《廣東平遠》、《豐順在改革開放中前進》;有小冊子《故鄉水,故鄉情》、《粵東寶地——興寧縣情況介紹》、《蕉嶺鄉情錄》;有系統介紹本區情況的大型綜合性圖書——中國城市、地區叢書《梅縣地區》等等。 [1]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理論教育

大革命時期,一批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黃埔軍校受訓的革命者,先後回到興梅地區開展革命活動,對廣大農民和學生進行革命理論教育。如共產黨員陳嘉模,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受訓後回到梅縣,會同黃埔軍校回梅的學生共產黨員數人,在省立梅州中學、梅縣東山中學組織“同學會”,在學生中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對奴化的革命理論教育。1926年,共產黨地下組織在梅城東郊小學舉辦團員骨幹培訓班,有學生、工人、農民中的共青團員和青年先進分子參加,由陳勁軍、張維負責講課,內容有“什麼是共產黨?”“什麼是共青團?”和“黨的任務”、“黨的主張”等等。1929年,東江特委書記林道文主持在豐順八鄉山舉辦黨團骨幹訓練班,進行革命理論教育,豐順、興寧、五華、梅縣、大埔、蕉嶺、平遠等縣黨團幹部參加學習。
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地下黨員陳仲平等人組織了“澎湃社”、“赤色學生會”,組織青年閲讀革命理論書籍。梅縣地下黨組織還創辦《梅東新報》,並以新報名義組織一個規模頗大的“青年讀書會”,學習政治、時事、馬列主義理論。“學抗會”、“青抗會”、“婦抗會”、“戰時服務隊”、“工作隊”等羣眾社團活動遍及城鄉,進行通俗的抗日救國理論知識和時勢教育。在抗日隊伍中,還組織學習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民主集中制》、《反對自由主義》、《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著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興梅地區地下黨組織對黨員普遍進行了黨的武裝鬥爭和統一戰線等革命理論教育。1948年底到次年初,梅州地委在平遠仁居和梅縣九龍嶂舉辦兩次幹部培訓班,由地委宣傳部長謝畢真主持,由梁集祥、謝畢真負責講課,為興梅解放培訓了一批骨幹。
建國初期,興梅地區開展了一系列馬列主義理論教育:配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和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進行黨的建設理論教育;配合抗美援朝,進行了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理論教育;配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和決議的貫徹,進行了政權建設理論教育;配合憲法宣傳進行法制理論教育。1953年以後,依照中共中央《關於幹部理論教育的指示》,興梅各縣將機關、單位幹部按級別和文化程度分成初級組和中級組,開展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主要內容有:《政治經濟學》、《聯共(布)黨史》、《社會發展史》和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以及黨的“八大”關於國內主要矛盾已轉變的理論等等。1956年4月成立中共汕頭地委講師團,各縣配備專職理論教員參加地委講師團,負責編寫輔導教材,進行輔導活動。還組織地、縣報告員作大會輔導報告或專題報告。幹部隊伍學理論蔚然成風,有效地提高了黨員、幹部的理論水平,為完成過渡時期革命和建設各項任務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1957年整風反右運動,理論教育運動受到嚴重影響,地委講師團也於1958年8月解散。
20世紀60年代初,梅縣地區各縣開展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羣眾運動,學習《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學習毛澤東關於經濟建設的理論;學習《列寧主義萬歲》等三篇文章。1962年黨的八屆十中全會後,幹部、羣眾加強了關於階級、階級矛盾、階級鬥爭觀點的理論學習。
“文化大革命”中,梅縣地區的理論教育都是圍繞“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這一錯誤理論進行的。
1978年,開展真理標準的討論,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否定“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梅縣地區黨的理論教育重新回到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開展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教育,澄清了被錯誤理論搞亂了的理論是非;開展了經濟理論的教育和研討,學習《陳雲文稿選編》,掌握經濟理論,尊重和自覺運用客觀經濟規律;全面系統地學習《鄧小平文選》,使廣大幹部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深了認識。
1984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於幹部馬列主義理論教育正規化的決定》,要求國家黨政機關幹部學習馬列主義,開展正規化理論教育。同年5月,梅縣地委講師團(副處級)成立,配備專職理論幹部,地區編制5人,每個縣編制2人,加強了對幹部正規化理論教育的教學、調研工作。中央要求大專以下文化水平的幹部在1990年以前學完《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國近現代史》四門課程,達到大專公共政治課的水平。至1989年,全市舉辦讀書班280期,完成四門課程並經市委講師團命題考試合格的有4619人,提前一年完成四門課的教學任務。同年冬,省委宣傳部經檢查驗收,評定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為幹部正規化理論教育先進單位。 [1]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宣傳隊伍

建國前,中共興梅各地組織在複雜的鬥爭中努力培養、發展、壯大宣傳力量,逐步形成一支堅強的宣傳隊伍。黨組織包括特委、地委、中心縣委、工委、邊縣委及各縣縣委或支部分別配有宣傳部長、宣傳委員或宣傳幹事。大革命時期,游擊隊或紅軍部隊均配有宣傳員,張劍珍、魏嫦、程嚴、藍亞梅等同志,是宣傳員的優秀代表。抗日戰爭時期,組織和開展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宣傳隊伍不斷壯大,社團羣眾組織中的宣傳組織和宣傳隊伍遍佈城鄉,另外還有一批文藝演出隊。解放戰爭時期,武裝部隊中有政工隊和文工隊,連隊及班排有宣傳員或文化教員。建國前夕,興梅軍分區文工隊有30多人,興梅文工團有40多人,建國前,共產黨員不管進行地下活動還是公開鬥爭,都擔負着宣傳羣眾、組織羣眾的任務,他們走到那裏就宣傳到那裏,發揮着黨的宣傳員的特殊作用。
建國後,從興梅地委到粵東區黨委、汕頭地委、梅縣地委、梅州市委以及所轄梅州各縣委,都重視宣傳隊伍的建設,設置和健全各種宣傳領導機構,培養、發展壯大專業和業餘宣傳隊伍。地(市)、縣委宣傳部在編人數:1952年32人,1965年75人,1975年108人,1985年112人,1990年143人。地(市)、縣文化系統在編人數:1952年210人,1965年681人,1975年948人,1985年1526人,1990年1659人。地(市)、縣廣播電視系統在編人數:1952年13人,1965年62人,1975年114人,1985年218人,1990年770人。地(市)、縣理論工作幹部在編人數:1956年15人,1965年14人,1975年16人,1985年24人,1990年36人。此外,還有各種專項宣傳領導機構:梅縣地(市)委對外宣傳小組(1983年10月成立);梅縣地委理論工作小組(1974年春成立);梅縣地委理論學習中心組(1986年春成立);梅縣地區社會文化管理委員會(1986年5月成立)。 [1]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主要職責

同有關部門做好申辦報刊、出版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的審批工作。
(五)負責規劃和宏觀指導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文化藝術工作,保證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六)規劃和部署全市性的宣傳思想工作;組織進行黨的中心任務和方針、政策。國際國內形勢以及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社會宣傳;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羣眾思想教育工作。
(七)宏觀指導、部署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負責企(事)業單位政工人員專業職務評定、考核、培訓工作。
(八)研究制定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劃、措施、對策;指導、部署、協調羣眾性創建精神文明重大活動的開展。
(九)指導和協調、組織對外、對港澳的宣傳工作;會同並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港澳和其他境外記者來我市採訪報道的管理工作;做好港澳和境外記者、藝員來梅採訪、演出的審批工作;做好全市對外宣傳製品出境的審批工作;檢查督促全市對外宣傳紀律的執行;組織協調市內新聞發佈會的工作。
(十)按有關程序協助管理市直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社會科學研究部門及有關社會團體等部門領導班子的建設;對縣(市、區)委宣傳部長的任免提出意見;規劃並組織黨委宣傳幹部的培訓工作;聯繫宣傳文化系統的知識分子,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知識分子工作。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
(十二)管理直屬單位。
(十三)完成市委和省委宣傳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機構設置

根據上述職責,宣傳部設9個職能科(室),2個直屬事業單位。
(一) 辦公室
負責本部工作的綜合、協調;負責本部的文秘和機關行政後勤管理工作;協助管理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監督資金的使用;檢查督促宣傳文化經濟政策的落實。
(二) 理論科
負責理論教育、理論研究、理論宣傳和理論隊伍建設方面的業務工作;負責擬定黨員教育規劃,組織編寫黨員教育教材,會同市委組織部有關科室做好基層黨校的建設工作;負責與有關理論工作部門的聯繫。
(三)宣傳科(掛市國防教育辦公室牌子)
負責規劃和指導全市新聞單位的輿論宣傳工作;負責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國際國內形勢宣傳和各項重大活動社會宣傳的組織、協調;負責城鄉羣眾思想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負責國防教育的組織、協調工作,組織全市性的國防教育活動。
(四)市委對外宣傳小組辦公室(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負責協調、指導、組織對外宣傳、政府新聞發佈、外宣業務培訓、外宣製品等方面的業務工作,研究提出本市對外宣傳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研究境外傳媒動態,及時擬定本市重大問題對外宣傳口徑;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港澳記者來本市採訪的組織報批工作;協助省有關部門、會同市有關部門做好港澳藝員來本市演出,港澳台報刊在本市銷售的管理工作;協助省委外宣辦做好本市網絡新聞宣傳的監管工作;負責與有關外宣、涉外工作部門的業務聯繫;負責全市對外宣傳製品出境審批工作,檢查督促全市對外宣傳紀律的執行。
(五)新聞出版辦公室
負責辦理申辦報刊以及各類期刊小報、出版社、電台、電視台的審核工作;指導和檢查督促音像製品發行、圖書發行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圖書文化市場的管理工作;負責對全市各出版單位、各類印刷廠進行宏觀指導和業務監督,負責與有關社會團體業務聯繫。
(六)文藝科
負責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指導協調文化藝術創作生產;負責與文化藝術部門的業務聯繫;指導、協調文藝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組織協調一些重大文藝活動和羣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七)幹部科(與系統機關黨委辦公室合署,掛梅州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評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
會同市委組織部有關科室管理、考察市直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社科部門以及有關社會團體的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建設;按幹部管理權限做好乾部的提拔、任免、培養、使用和調配等業務工作;負責本部人事和離退休幹部管理工作;負責本系統黨務、紀檢、工、青、婦等方面的工作;負責部署、組織企(事)業單位政工人員專業職務資格的評定、考核和培訓工作。
(八)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處級建制)
負責擬定精神文明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羣眾性創建精神文明活動工作的落實;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九)互聯網宣傳管理科
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全市網絡文化建設,對全市網絡新聞宣傳進行監管等。
(十)市委宣傳部講師團(副處級建制)
是市委宣傳部直屬事業單位(參公管理),主要負責組織實施重大宣講活動;為市委中心組學習提供服務,對全市縣(處)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進行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開展經常性的形勢政策教育;抓好乾部在職業餘學習培訓。
(十一)市互聯網新聞信息中心(正科級建制)
是市委宣傳部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組織收集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為市領導科學決策提供網絡輿情信息服務;組織開展重大網絡新聞宣傳活動,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組織網絡評論工作,做好網上涉梅熱點敏感問題的輿論引導;對網上涉梅輿情進行及時跟蹤、分析、總結,並提出處理意見。 [4]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領導班子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現任領導

張運全: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2] 
肖偉承: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楊劍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梅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
梁放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湯銘琛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古錦龍:市紀委派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組組長 [3] 

中共梅州市委宣傳部歷任部長

楊英強(1987.11-1992.02)
古小平(1992.08-2003.05)
林碧紅(2003.05-2011.12)
周章新(2011.12-2016.06)
張麗霞(2016.11-2018.03)
陳曉建(2018.04-) [5-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