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

鎖定
自由式滑雪於1960年代在美國誕生,最初只是將高山滑雪雜技集於一身,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成為今天的形式,運動員藉助滑雪板和雪杖於特定的雪場上做出指定動作和自選動作。
中文名
自由式滑雪世界錦標賽
誕生時間
1960年代
誕生地
美國
正式承認時間
1979年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項目歷史

國際滑雪聯合會在1979年正式承認自由式滑雪項目,並且在運動員及其跳躍技巧方面制定了新的規則,以減小此項運動的危險性。
1971年,新罕布夏州舉辦了世界第一個正式的自由式滑雪比賽,當時的自由式滑雪以空中技巧賽為主流。
1986年,法國蒂恩鎮舉辦了第一屆自由式滑雪世界錦標賽。世錦賽上自由式滑雪分為四個小項,包括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雪地越野、雪上芭蕾。
2024年6月5日,國際雪聯第55屆大會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張家口市成為2029年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錦賽舉辦城市。 [1]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項目設置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空中技巧

空中技巧比賽包含兩次不同的特技跳躍,強調起跳、高度和距離(即“騰空”),正確的姿勢、動作的執行和準確性(即“動作”和“着陸”)。空中技巧運動員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於1.90米,女子不短於1.80米。場地由出發區、助滑坡、過渡區一、跳台、過渡區二、着陸坡和終點區組成。比賽時每人試跳兩次。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質量評定空中動作分和着陸動作分,兩者相加再乘以動作難度係數,即為一次試跳的得分,兩次試跳得分相加,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雪上技巧

選手順着佈滿雪包的陡坡線路上進行迴旋動作、空中動作以及滑降速度的比賽,強調技術性轉動、速度和空中技術動作。包括單人雪上技巧和雙人雪上技巧。雪上技巧場地長200~270米,寬15~25米,坡度為24~32度。雪丘高1.2米,間隔3-4米放置排列,賽道設有兩個跳躍點,分別設在距離起點和終點50米處,當選手滑到跳躍點,需表演兩個不同的自選跳躍動作。運動員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於1.90米,女子不短於1.80米。雪上技巧要求選手儘快完成比賽,兩個跳躍動作也不能出現技術失誤或失去平衡。以迴轉動作和空中動作質量分以及計時成績分相加評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雪上芭蕾

雪上芭蕾場地長200~240米,寬35~45米,坡度為12~15度。滑雪板不得短於運動員個人身高的81%。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完成動作情況評定技術分和藝術效果分,以技術分和藝術效果分的總和判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雪地越野

雪地越野是選手同時出發,比拼速度,競爭激烈的項目。雪地越野考察了選手的轉身等各種技術運用。耐力和力量對選手來説也十分重要。比賽開始後在第一個轉彎前,極有可能發生選手超越的現象,賽道設有超越的區域,一旦發生干擾其他選手的情況,將會失去資格。資格賽選手進行兩次滑行,以用時最好的成績計算,前32名進入正賽。選手隨後進行分組,每四人一組。每組前兩名進入下一輪,直到決賽。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競賽規則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空中技巧

評分:所有空中技巧項目使用分段評分法。
運動員的特技技巧將按下列三個基本要素予以評分:
起跳和騰空:佔得分20% ;動作(完成和難度):佔得分的50% ;着陸:佔得分的30% 。
評分程序:每一跳五名裁判中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其餘三個分數相加。兩名裁判所打的落地分分的平均分乘以3,這兩組裁判的分數相加後乘以動作難度係數(D/D)為該跳得分,兩跳得分相加為選手的最終得分。
資格賽前12名進入決賽。每輪進行兩跳,資格賽成績不帶入決賽。選手決賽出場順序依照資格賽成績由低到高倒序出場。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雪上技巧

評分:運動員的技術按下列三個基本要素予以評分:
跳躍和轉動:佔得分50% ;騰空:佔得分25% ;速度:佔得分25% 。
評分程序:共有七名裁判,五名技巧分裁判,兩名跳躍分裁判。每個裁判打出的技巧分最高為5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另外三個分數相加為最後得分,滿分為15分。跳躍分則取兩個分數的平均分(最高為7.5分)。速度分(最高為7.5分)則根據參考時間折算。
第一輪前20名選手晉級決賽。決賽出場順序根據資格賽成績倒序出場。第一輪分數不帶入決賽。

世界自由式滑雪錦標賽雪地越野

資格賽選手進行兩次滑行,以用時最好的成績計算,前32名進入正賽。選手隨後進行分組,每四人一組。每組前兩名進入下一輪,直到決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