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天氣監視網

鎖定
世界氣象組織籌劃和組建的全球性氣象業務體系。英文簡稱 WWW。世界天氣監視網通過各成員的合作,全面組織、規劃、協調有關全球氣象站網布局、氣象觀測、氣象通信(見氣象情報傳輸)、分析預報和氣象資料處理等項業務工作。使世界氣象組織所有成員都可獲得在氣象業務、服務和研究工作中所需要的氣象情報
中文名
世界天氣監視網
外文名
World Weather Watch
英文簡稱
WWW
組    成
世界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

目錄

世界天氣監視網簡介

World Weather Watch
世界天氣監視網在體制上劃分為世界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3級 。世界氣象中心有華盛頓 、莫斯科、墨爾本3個 ;區域氣象中心變化較大 ,到1985年有24個,北京是區域氣象中心之一;國家氣象中心為各國氣象業務中樞,每國1個。世界天氣監視網在業務體系上由3個系統構成:①全球觀測系統。到1980年止,納入全球觀測系統的有9218個地面站、835個高空站 、9個定點海洋天氣站 、5顆靜止氣象衞星 、2顆極軌衞星 、幾千艘志願地面觀測船和一些提供航線氣象觀測報告的班機等 。②全球電信系統 。由3級電信線路(主幹線及其支線 、區域電信網 、國家電信網)和3級電信中心(世界氣象中心、區域電信樞紐、國家氣象中心)組成。③全球資料加工系統。為各成員國提供加工的基本氣象資料。中國已在北京建成1個區域電信樞紐。
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46號

世界天氣監視網形成過程

1961年第1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關於“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決議,並責成世界氣象組織對此提出計劃。1962年 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通過了《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送交聯合國作為對前項決議的答覆。1963年第 4次世界氣象大會採納了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的基本設想。其後,世界氣象組織在1964年7月至 1965年 4月間,研究了世界天氣監視網的體制和機構,確定世界天氣監視網的業務體系由全球觀測系統、全球電信系統和全球資料加工系統三部分組成,探討了世界氣象中心和區域氣象中心以及區域通信樞紐的設置及其職能等問題。隨後又以兩年多的時間制定了實施計劃並完成了技術準備。從1968~1979年,基本上完成了實施計劃。70年代末,世界氣象組織又為進一步改善世界天氣監視網的工作,制定1980年至1983年的計劃。

世界天氣監視網組成

世界天氣監視網在體制上劃分為世界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三級。世界氣象中心有華盛頓、莫斯科、墨爾本 3個。區域氣象中心變化較大,到1985年,有惠靈頓、達爾文、新德里、東京、北京、塔什干、哈巴羅夫斯克、新西伯利亞、諾爾徹平、奧芬巴赫、布拉克內爾、 邁阿密、蒙特利爾/多倫多、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利亞、羅馬、卡薩布蘭卡、達卡、阿爾及爾、卡諾/拉各斯、內羅畢、 開羅、塔那那利佛、突尼斯/摩洛哥(共同業務中心) 24個。國家氣象中心為各國氣象業務中樞,設置和規模差別較大。世界天氣監視網在業務體系上由下列三個系統組成:①全球觀測系統(GOS)。到1980年止,納入全球觀測系統的有9218個地面站、835個高空站、9個定點海洋天氣站、5顆靜止氣象衞星,2顆極軌衞星和數以千計的自願承擔地面觀測的船舶以及一些可以提供航線氣象觀測報告的班機等。其任務是為各成員日常業務和研究工作提供全球各地基本氣象觀測資料和環境觀測資料。②全球電信系統(GTS)。由三級電信線路(主幹線及其支線、區域電信網、國家電信網)和三級電信中心(世界氣象中心、區域電信樞紐、國家氣象中心)組成(見氣象情報傳輸)。其任務是收集和分發來自全球觀測系統的基本氣象觀測資料,轉發世界氣象中心和區域氣象中心的輸出成品(包括加工過的資料、實況圖、預報圖和警報等)。③全球資料加工系統(GDPS)。主要任務是通過世界氣象中心、區域氣象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等機構,為各成員提供加工的基本氣象資料。此外,世界氣象中心和區域氣象中心還有存儲資料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