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露聲色

(詞語)

鎖定
不露聲色,漢語成語,拼音:bù lù shēng sè,意思是心裏的打算不在説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出自《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1] 
中文名
不露聲色
外文名
not show one's feelings
拼    音
bu lù shēng sè
近義詞
不動聲色、面不改色 [4] 
反義詞
失魂落魄、面如土色 [4] 
出    處
《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注    音
ㄅㄨˋ ㄌㄡˋ ㄕㄥ ㄙㄜˋ

不露聲色釋義

[show one's feelings neither in voices nor in facial expressions;not betray one's feeling or intentions] 不讓心裏的打算從話音和臉色上流露出來 [2] 

不露聲色出處

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陰中傷之,不露辭色。” [2-3] 

不露聲色例句

清 王韜《淞隱漫錄 薊素秋》:“女知為所紿,特不知何人設此坑阱。女固黠,不露聲色,靜以待之。” [4] 
曹石《根的情操》:你看它,埋沒地下,不露聲色,生命的每一秒種都在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鬥。 [2] 

不露聲色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不讓自己感情流露。

不露聲色成語辨析

【近義詞】:不動聲色面不改色
【反義詞】: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