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鎖定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為不結盟運動國家最重要的會議,自1970年起,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會期制度化,每三年舉行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已先後舉行了16次。依次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贊比亞、阿爾及利亞、斯里蘭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韋、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馬來西亞和塞爾維亞各舉行了一次會議。
中文名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首次舉辦時間
1961年9月1日
首次舉辦地點
貝爾格萊德
參加國家
25個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開端

1961年9月1日,25個不結盟國家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議,通過宣言。戰後初期,國際上形成了分別以美蘇兩大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對峙局面。一些中小國家,尤其是新獨立國家,為擺脱大國控制,奉行獨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1956年7月,鐵托、尼赫魯和納賽爾舉行會談,提出不結盟主張,隨後又與蘇加諾恩克魯瑪進行磋商,為不結盟國家開展國際合作奠定基礎。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標準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在鐵托、納賽爾、尼赫魯、蘇加諾和恩克魯瑪等人努力下,1961年6月在開羅召開由20個國家發起的不結盟國家會議籌備會議,規定了與會國的五項標準:奉行在和平共處和不結盟基礎上的獨立政策,至少應採取符合這種政策的態度;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不參加大國軍事集團;不同大國締結雙邊軍事聯盟,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歷程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61年9月

第一次會議上,與會國一致要求立即無條件地、徹底地和最後廢除殖民主義,同意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宗旨,支持為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而鬥爭的各國,要求撤除設在別國領土上的軍事基地,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把世界劃分為集團和冷戰的政策。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64年

10月5日至10日,在開羅舉行第二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通過《和平和國際合作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際緊張局勢和衝突的一個基本根源。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70年

第三次首腦會議,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盧薩卡召開,通過《盧薩卡宣言》,強調超級大國之間的均勢沒有給世界帶來和平與安全,矛頭指向美蘇超級大國;同時通過《關於不結盟和經濟發展宣言》,譴責不平等的世界經濟體系。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73年

9月5日至9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第四次首腦會議,明確提出“反對霸權”的口號。
第五次會議於1976年8月16日至19日在科倫坡召開,強調政治獨立和經濟獨立的關係,提出“集體自力更生 ”的戰略思想,提倡“南南合作”。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79年

9月3日至9日,在哈瓦那舉行第六次會議,有95個國家參加,鐵托出席會議,並作長篇發言。通過《政治宣言》,強調堅持不結盟運動的基本原則。第七次會議於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新德里舉行,100個成員國出席,討論世界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及不結盟運動面臨的任務,通過《新德里文件》、《集體自力更生宣言》、《經濟合作行動綱領》等文件。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86年

9月1日至7日,在哈拉雷舉行第八次會議,成員國增至101個。1989年9月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第九次會議。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無成文的章程。
成員國每3年召開一次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不結盟國家已成為國際社會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國一貫支持不結盟運動,高度評價它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事件背景

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 -- NAM) 萌發於冷戰年代。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針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抗並殃及廣大中小國家的情況,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倡議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它的成立是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自強的新開端,在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和經濟發展、維護成員國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 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也無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開首腦會議 、外長會議、協調局外長會議及紐約協調局會議等。
首腦會議為最重要的會議,自1970年起,首腦會議會期制度化,每三年舉行一次。不結盟運動各種會議均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有分歧,各成員國可採取書面形式向主席國正式提出保留意見,以示不受有關決議或文件的約束。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歷屆首腦會議

在鐵托、納賽爾、尼赫魯、蘇加諾和恩克魯瑪等人努力下,1961年6月在開羅召開由20個國家發起的不結盟國家會議籌備會議,規定了與會國的五項標準:奉行在和平共處和不結盟基礎上的獨立政策,至少應採取符合這種政策的態度;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不參加大國軍事集團;不同大國締結雙邊軍事聯盟,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1961年9月第一次會議上,與會國一致要求立即無條件地、徹底地和最後廢除殖民主義,同意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宗旨,支持為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而鬥爭的各國,要求撤除設在別國領土上的軍事基地,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把世界劃分為集團和冷戰的政策。
自1970年起,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會期制度化,每三年舉行一次。
1961年9月1日至6日,第一屆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會議發表了《不結盟國家政府首腦會議宣言》,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
1964年10月5日至10日,第二屆首腦會議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和平和國際合作綱領》。
1970年9月8日至10日,第三屆首腦會議在盧薩卡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和平、獨立、發展、合作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盧薩卡宣言》和《關於不結盟和經濟發展宣言》等。
1973年9月5日至9日,第四屆首腦會議在阿爾及爾舉行。會議通過了《政治宣言》《經濟宣言》和《經濟合作行動綱領》等,並決定成立協調局作為常設機構。
1976年8月16日至19日,第五屆首腦會議在科倫坡舉行。會議通過了《政治宣言》《經濟宣言》和《不結盟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行動綱領》等。
1979年9月3日至9日,第六屆首腦會議在哈瓦那舉行。會議發表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宣言》。
1983年3月7日至12日,第七屆首腦會議在新德里舉行。會議通過了《政治宣言》《經濟宣言》《新德里文件》和《集體自力更生宣言》等文件。
1986年9月1日至7日,第八屆首腦會議在哈拉雷舉行。會議通過了《政治宣言》《經濟宣言》《關於南部非洲特別宣言》和《哈拉雷裁軍呼籲書》等文件。
1989年9月4日至8日,第九屆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會議通過了一項宣言和40個專題性政治和經濟文件。
1992年9月1日至6日,第十屆首腦會議在雅加達舉行。會議通過了《雅加達文告》、《最後文件》以及關於索馬里、外債、人口、非洲基金、糧食安全、國際合作和聯合國改革等7個決議。
1995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屆首腦會議在卡塔赫納舉行。會議通過了《最後文件》,要求建立一個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國際法則為基礎的新國際秩序。
1998年9月2日至3日,第十二屆首腦會議在德班舉行。會議發表了《德班宣言》。
不結盟運動13屆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
2003年2月24日25日,第十三屆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會議通過了《最後文件》《吉隆坡宣言》和關於伊拉克問題以及巴勒斯坦問題的兩項聲明。
2006年9月,第十四屆首腦會議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當前國際形勢下不結盟運動的目的、原則和作用的宣言》等5個文件。
2009年7月11日至16日,第十五屆首腦會議將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行。會議的主題是“世界團結、和平發展”。來自140多個國家的代表,包括近百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將在這裏聚首。在新形勢下,不結盟運動如何煥發新活力,如何應對國際熱點和難點問題,如何保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成為本屆峯會的三大看點。
2012年8月30日至31日,第十六屆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各國領導人和代表分別就不結盟運動面臨的挑戰、聯合國改革、巴勒斯坦問題、伊朗核問題以及敍利亞危機等熱點議題發表意見,展開討論。會議通過了《德黑蘭聲明》以及支持巴勒斯坦的聲明等系列文件。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機構編制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十分鬆散的國際組織,它不設總部及常設機構,起初甚至沒有定期的會議機制,直到後來才規定每3年舉行一次首腦會議,並由會議舉辦國擔任主席國,任期也是3年。不結盟運動共有118個成員國、15個觀察員國;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和聯合國是觀察員組織。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組織名單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成員國

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白俄羅斯、伯利茲、貝寧、不丹、玻利維亞、博茨瓦納、文萊、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智利、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科特迪瓦、古巴、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牙買加、約旦、肯尼亞、科威特、老撾、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裏、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加拉瓜、尼日爾、尼日利亞、朝鮮、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卡塔爾、盧旺達、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斯威士蘭、敍利亞、坦桑尼亞、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庫曼斯坦、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瓦努阿圖、委內瑞拉、越南、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
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結盟運動;2006年5月接納其觀察員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兩國為新成員,都為發展中國家。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觀察員國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巴西、中華人民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薩爾瓦多、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塞爾維亞、黑山、烏克蘭、烏拉圭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觀察員組織

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聯合國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作用

由於廣大不結盟國家的不懈努力,歷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為加強不結盟國家的團結與合作作出了貢獻。不結盟運動現已發展成為中小國家團結起來捍衞獨立主權和經濟權益的強大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