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服水土

鎖定
不服水土,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fú shuǐ tǔ,意思是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出自《漢紀·武帝紀》。 [1] 
中文名
不服水土
出    處
漢紀·武帝紀
拼    音
bù fú shuǐ tǔ
近義詞
水土不服
注    音
ㄅㄨˋ ㄈㄨˊ ㄕㄨㄟˇ ㄊㄨˇ

不服水土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2] 

不服水土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適應外地的氣候與飲食。
示例
吾兵久勞於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宜召軍還,再作後圖。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二0回 [2] 
《宋書·索虜傳》:“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漢·荀悦漢紀·武帝紀》:“中國之人,不知其地勢,不能服其水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