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敢越雷池一步

鎖定
不敢越雷池一步(拼音:bùgǎn yuè Léichí yībù)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庾亮《報温嶠書》。 [2] 
“不敢越雷池一步”本義指不要越過雷池(雷池:古代地名,在今安徽望江縣西南)。後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範圍,多指保守、拘泥;或指對手不敢隨便來侵犯。該成語在句中可充當謂語、分句。也説“不能越雷池一步”。 [1-2] 
中文名
不敢越雷池一步
外文名
dare not go one step beyond the prescribed limit [3] 
keep within the bounds [3] 
拼    音
bùgǎn yuè Léichí yībù
近義詞
謹小慎微
反義詞
膽大妄為
成語出處
《報温嶠書》
語法結構
複句式
成文用法
作謂語、分句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語出處

·庾亮《報温嶠書》:“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2] 
這句話後演化為成語“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世族權貴之間不斷髮生戰爭。其中,晉明帝皇后的哥哥庾亮,在晉成帝即位後擔任中書令,職掌中央大權,受到晉成帝的賞識。凡是朝廷大事,晉成帝都要聽取他的意見。對此,鎮守歷陽的蘇峻將軍十分不滿:我沙場屢建戰功,庾亮憑什麼青雲直上!當時西部邊境很不安寧,庾亮推薦大臣温嶠(qiáo)到江州任刺史。
不久,庾亮接到密報:歷陽太守蘇峻企圖謀反。庾亮沒有馬上採取果斷行動,而是想騙蘇峻到都城建康來做大司馬。大臣們都認為這個方法不妥,温嶠也寫信勸阻,但庾亮不聽。
蘇峻接到朝廷的通知後,敏感地覺察到朝廷已對自己生疑,於是索性發兵進攻都城。温嶠得知這個消息,一方面請求庾亮允許他率兵從小路進入建康保衞京都,一方面號召將士們做好各種準備。
不料,庾亮對蘇峻的反叛力量估計不足,認為温嶠那裏的防務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來護衞都城。他寫信給温嶠説:“我對西域敵人的擔心,超過了對歷陽叛兵的擔心,你必須留在原地,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由於庾亮低估了蘇峻反叛的力量,温橋在江州按兵不動,結果蘇峻進攻建康時沒有受到大軍的阻擋。儘管庾亮率軍迎戰,建康還是陷入了蘇峻之手。
庾亮趕緊去投奔温嶠。温嶠並不責怪他,而是請他守衞白石營壘,自已加緊操練水軍,準備殲滅叛軍。
蘇峻的一萬士兵很快抵達白石,與僅有兩千人馬的庾亮展開血戰。庾亮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擊退了叛軍。後來,庾亮、温嶠等人終於殺掉蘇峻,平定了叛亂,彌補了因“無過雷池一步”戰略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4]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語寓意

庾亮讓温嶠不要跨越雷池一步,是對形勢的錯誤估計,從戰略上看是十分不明智的。之後人們就用“不敢越雷池一步”形容墨守成規、不敢推陳出新,難以適應局勢的變化,總把行動控制在可操縱範圍內的做法。每件事或某種狀況都有一個固定的界限和標準,以此作為衡量的標準。“不敢”跨越雖是一個人的勇氣和膽量的問題,但更多的是一個人能否遵守標準的觀念。而“不得”是規定性的字眼,硬性要求必須遵守,屬於客觀的標準。“不敢越雷池一步”告誡人們要遵守某事物的規律,在允許的範圍和界限內活動,一旦超出便會得到相應的懲罰或承受“跨越”的後果。 [5] 

不敢越雷池一步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範圍,形容人保守拘謹不敢為;在句中可作謂語、分句。 [2] 
  • 運用示例
秦牧《獨創一格》:“是用來批評那些已經學習了很多卻‘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藝術手法上陳陳相因的人們的。” [1] 
陳軍《在笑中受益——推薦〈中國古代哲學寓言故事選〉》:“他們對上級的意見,滿足於照抄、照傳、照搬、照套,不敢越雷池一步。” [2] 
參考資料
  • 1.    不敢越雷池一步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17]
  • 2.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62
  • 3.    錢蓮生,劉玉傑編. 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1999.03:35
  • 4.    水中魚,袁鈺編著.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 超值金版[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09:58-59
  • 5.    陳營編著.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