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列顛之戰

(1969年蓋伊·漢彌爾頓執導電影)

鎖定
《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是由蓋·漢米爾頓執導的歷史戰爭劇情電影,邁克爾·凱恩特瑞沃·霍華德尤爾根斯·庫爾特、勞倫斯·奧立弗等參加演出。該片於1969年9月15日上映。
該片講述1940年第2次世界大戰中期,德國派遣數量龐大的戰機轟炸英國,孤立無援的英國空軍靠着有限的戰鬥機和靈活的戰術,力抗德軍優勢的空中火力,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中文名
不列顛之戰
外文名
Battle of Britain
其他譯名
倫敦上空的鷹/Slaget om England/空軍大戰略
類    型
戰爭 劇情片
出品公司
Spitfire Productions
製片地區
英國
拍攝日期
1968年9月15日
拍攝地點
英國達克斯福德
發行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導    演
蓋·漢米爾頓
編    劇
Wilfred Greatorex/ James Kennaway
製片人
Claude Hudson
主    演
邁克爾·凱恩
特瑞沃·霍華德
主    演
尤爾根斯·庫爾特
勞倫斯·奧立弗
哈里.安德魯斯 展開
主演
尤爾根斯·庫爾特
勞倫斯·奧立弗
哈里.安德魯斯
伊恩.麥克謝
肯尼思.莫爾
羅伯特.肖
拉爾夫.理查森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收起
片    長
133 min / UK:151 min
上映時間
1969年9月15日
票    房
3000000 美元
對白語言
英語 / 法語 / 德語 / 波蘭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一級
imdb編碼
tt0064072
在線播放平台
電影網
優酷網
出品時間
1970年07月16日
製片成本
13000000 美元
幅    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不列顛之戰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0年德國納粹黨軍在征服了大部份的西歐後,開始轉移視線到英國,更起了攻打英國的念頭,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瓦解英國空軍(RAF),好讓他們海上的戰艦在進攻英國時不用受到空襲。德國空軍約有2500部戰機而英國空軍則只有650部戰機,在這軍力懸殊的情況下,憑着各人的堅毅與意志,RAF可會得到最後勝利?
1940年6月至10月間,在英國和英吉利海峽上空,展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空戰,這就是不列顛之戰。這是 一場由空軍主戰的戰役。
不列顛之戰劇照 不列顛之戰劇照
德國空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為爭奪制空權苦苦激戰了近四個月,並動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經過激烈的爭奪,英軍損失飛機1746架,德國損失2000架,死亡飛行員300多名,戰損率超過航空隊整體實力的40% [1] 

不列顛之戰演職員表

不列顛之戰演員表

[1] 

不列顛之戰職員表

出品人 蓋·漢米爾頓
製作人 哈里·薩爾茲曼、本傑明·菲斯、John Palmer
導演 蓋伊·漢彌爾頓
副導演(助理) David Bracknell、Derek Cracknell、Terence A. Clegg、Mike Gowans、Richard Jenkins、Garth Thomas
編劇 Wilfred GreatorexJames KennawayDerek DempsterDerek Wood
攝影 弗雷迪·揚
配樂 Ron Goodwin
剪輯 Bert Bates
美術設計 Maurice Carter、Bert Davey、William Hutchinson、Jack Maxsted、Gil Parrondo、Lionel Couch
展開

不列顛之戰幕後製作

劇照 劇照
1、由於片中很多場景被重拍多次,所以拍攝本片消耗的彈藥比當年的不列顛戰役還多。
2、曾參加不列顛之戰並在29歲成為德國最年輕將軍的的阿道夫·加蘭德(Adolf Galland)任本片技術顧問。兩位德國中隊指揮官Foehn少校和Falke少校的原型是阿道夫·加蘭德和維爾納·莫爾德斯,這兩位德國在戰爭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王牌。加蘭德在電影片場擔任顧問。他一度差點退出,因為他對德國人被刻板地描繪感到憤怒。在他的堅持下,許多場景被重新編寫和拍攝。 [2] 
3、在拍攝東倫敦和Aldwich地鐵站的場景時,劇組找來很多當年閃電戰的倖存者做臨時演員,其中有些人因場面過於真實而中途退出。
4、1965年9月,製片人哈里·薩爾茲曼和本傑明·菲斯與前轟炸機組指揮官哈米什·馬哈迪上校取得聯繫,希望由他來尋找二戰飛機並協商使用。最終,共有100架飛機出現在片中。在馬哈迪的幫助下,製片方在英國還有109架“噴火”式戰鬥機,可最終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馬哈迪還聯繫到了6架“颶風”式戰鬥機,其中的3架仍可以飛行。本片讓這些二戰飛機得以保存下來,其中甚至還有一架難得一見的“噴火式”Mk II型戰鬥機。在不列顛戰役期間,皇家空軍使用的“噴火”式戰鬥機多為Mk I型,可到影片拍攝時,只能用9種不同型號的“噴火”式戰鬥機替代。為這部電影收集的大量飛機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三十五大空軍。 [2] 
海報 海報
5、在德軍方面,製片方集合了32架CASA 2.111雙引擎轟炸機,在影片拍攝結束後,劇組將一架HA-1112贈送給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博物館,它被改裝為梅塞施密特Bf 109 G-2,機身上還畫有德國王牌飛行員古斯塔夫·榮德爾(Gustav Rodel)的徽章。為了在片中重現榮克87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劇組改裝了兩架Percival Proctor教練機,以偽裝成半尺寸的斯圖卡。在拍攝俯衝攻擊場景時,劇組使用了無線電遙控的大型航模。另外,劇組還製作了Heinkel He-111轟炸機航模,以拍攝該型飛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被擊毀的場景。除去作戰飛機外,製片方還使用了兩架JU-52型運輸機。本片在英國達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維爾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攝,這些地點都曾參加不列顛戰役。
6、為營造出“鷹日”的猛烈空襲,劇組炸燬了一座位於達克斯福德的二戰機庫。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基地Bovingdon也出現在本片。飛機發動機受損產生的白煙是通過向排氣管注入食用油而產生的。 [2] 
7、為了呈現出1940年夏季萬里無雲的晴空,有些仰拍畫面只能在西班牙取景,而俯拍畫面則全都在雲層之下拍攝。
8、《不列顛之戰》在當時是拍攝投入高達1300萬美元的大製作,但最終卻因票房慘淡而虧損了1000萬,票房慘敗的原因可能是人們普遍反對當年如火如荼進行的越南戰爭 [2]  [1] 
9、邁克爾·凱恩爵士起初認為自己還太年輕,不適合扮演中隊長。然而,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告訴他,他實際上年紀太大了,不適合扮演這個角色。事實上,不列顛戰役期間飛行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
10、電影快結束時,一架英國噴火式戰鬥機擊落了一架德國轟炸機,該轟炸機隨後在倫敦市中心上空墜落,然後撞上了火車站。這確實發生了(儘管真實事件中使用的戰鬥機是颶風,而不是噴火式戰鬥機,轟炸機是Do17,而不是He111)。不過,當時英國飛行員並沒有用機槍擊落德國轟炸機。當他發現轟炸機顯然試圖襲擊白金漢宮時,彈藥已經用完了,他撞落了轟炸機,敵機隨後撞向維多利亞車站。英國飛行員成功跳傘,他自己的飛機以每小時三百五十英里的速度撞向地面。颶風被埋得太深了,以至於當局把它留在了那裏,直至2004年。
11、波蘭飛行員第一次體驗戰鬥的場景是基於一個真實事件:波蘭303中隊與英國指揮官羅納德·凱利特(Ronald Kellett)一起進行訓練飛行時,他的一名飛行員Paszkiewicz注意到一架德國轟炸機,並想發動攻擊。Kellett拒絕了他,但Paszkiewicz還是發動了攻擊,並將轟炸機擊落。之後,他在中隊面前受到了凱利特的斥責,但私下裏他受到了(非正式)讚揚,Kellet還告訴他303現在已經被允許投入戰鬥。Paszkiewicz於1940年9月27日陣亡。
12、W.G.Foxley(中隊隊長Evans)是一名皇家空軍領航員,1944年一架轟炸機墜毀後,他在試圖營救一名機組人員時面部和雙手被嚴重燒傷。他失去了一隻眼睛和幾根手指。換句話説,觀眾看到的是他的真實面孔,而不是特殊的化妝。
13、戈林指責凱瑟琳的場景基於一個真實的事件。在實際事件中,赫爾曼·戈林匆忙離開,以至於火車和車站大樓之間的電話線都沒有拆卸,當火車離開時,車廂裏的東西都被拖了下來。導演本來想把這個場景拍攝進去,但認為這看起來太滑稽了便取消了。當空軍元帥戈林問兩名德國軍官需要什麼才能贏得這場戰鬥時,第二名軍官説:“一個噴火中隊。”這一幕是基於阿道夫·加蘭德在實際戰鬥中向赫爾曼·戈林提出的要求。加蘭德在自傳中證實,他從未説過這句話。
14、威廉·沃爾頓爵士被僱來譜寫電影音樂。由於年事已高,他向朋友馬爾科姆·阿諾德爵士尋求配器方面的幫助(阿諾德提供了配器,並編寫了額外的配樂)。哈里·索爾茲曼拒絕了配樂,表示時間不夠長。羅恩·古德温被僱來寫新配樂,但當被告知他將取代沃爾頓的作品時,他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古德温最終寫出了配樂,但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威脅説,如果不使用沃爾頓的原音樂,他將從片尾中刪除自己的名字。出於這個原因,沃爾頓的原創音樂被保留在電影結尾的“空中之戰”序列中。 [2] 

不列顛之戰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Spitfire Productions [英國]
發行公司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英國] (1969)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1969)
United Artists [德國](1969)
美國廣播公司 [美國] (1975) (USA) (TV) (original airing) (pan/scan)
United Artists Films (1969) (Finland)
United Artists [法國] (1969)
United Artists (1969) (Sweden)
FS Film Oy [芬蘭] (2004) (Finland) (DVD)
Fazer Musiikki Oy/Fazer Video(Finland) (video)
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英國] (2001) (UK) (VHS)/(2004) (UK) (DVD)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德國] (2004) (DVD)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法國] (2004)(DVD)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美國] (2003) (DVD)/(2008) (DVD) (Blu-ray)/(2007) (DVD)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美國] (1996) (VHS) (pan/scan)/ (laserdisc)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瑞典] (2004) (DVD)/(2009) (DVD) (Blu-ray)
TV3 (1989) (Finland) (TV)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德國] (1999) (VHS) [1] 

不列顛之戰影片評價

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的不列顛之戰,相對於戰勝國拍攝的眾多二戰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還是比較客觀公道的。它不僅展示了英國飛行員保衞國家的英勇壯舉,也展示了德國軍人昂揚的精神風貌和不屈的進取精神。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1] 
英國的電影就如其文學作品一樣,都是很重視故事性的,但在這部電影中卻沒有這樣強烈,反倒是張弛有度,於一個側面反映了二戰時的艱苦與磨難。戰爭片中空戰的場面是最耗金錢的,而且也是最難以拍攝和把握的,這部片子卻在這兩方面都表現得不錯,雖沒有《珍珠港》中那樣的震撼場面,也沒有那樣的激烈與緊張,但通看全片,還是表現出了當時的那種氛圍以及英國人民在困苦中戰鬥的愛國心。在這部片中對於美軍參戰一事點滴未提,空戰場面看來也較為真實可信,整個風格也是充滿了紳士似的節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