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課

(詞語解釋)

鎖定
下課本意指學生一堂課結束了,下課課間休息。現泛指某人的職務被停止。
中文名
下課
外文名
After class
拼    音
xià kè
反義詞
上課
注    音
ㄒㄧㄚˋ ㄎㄜˋ
詞    性
動詞

下課基本資料

【詞目】下課
【拼音】xià kè
【注音】ㄒㄧㄚˋ ㄎㄜˋ
【反義詞】上課

下課基本解釋

[finish class]課畢退堂 [1] 

下課引證解釋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記青州府中學堂一》:“老師坐在課堂上,覺得有些倦了,隨時可以下課。”

下課本意

下課 下課
“下課”這個詞完全屬於教育系統,基本上是課堂用語。最早的含義就是:學生一堂課結束了,下課課間休息。
衍生含義最早(約70年代末80年代初)來自於大田灣重慶棋院,因為下象棋或者圍棋的時候總有用手撐頭的習慣,就好像學生上課的時候舉手,有一棋手總愛在贏棋的時候叫對方“把那隻手也舉起來(示意舉雙手投降)就下課了,”寓意人家和他下棋是在向他學習。
四川80年代枱球風靡的時候,“下課”就開始用了,贏的那方當總愛説“丟竿竿”。“下課”,意思就讓輸的一方不再和贏的一方玩,而讓另外一個來陪贏的玩。

下課延伸含義

下課主教練下台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經過四川盆地充滿智慧的球迷們演繹後,詞義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變成了足球隊教練被剝奪兵權後的一種常態的生動寫照。最初的應用大概始於中國足球隊第一任外籍主教練施拉普納。當這位德國老頭告訴中國球員,如果不知道將球往哪兒踢好,就往門裏踢時,1993年的中國足球隊卻在成都輸了個精光,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響起了“施拉普納,下課”的憤怒聲音。大概自此時起,“下課”一詞被廣泛地應用在足球領域,而“某某某,下課”也此起彼伏,成為中國足球在某一時段,某個地域失敗的又一個代用品。到了上個世紀末,假球黑哨在中國足球領域裏氾濫,“下課”又成為那些被認為收了紅包而通過哨聲偏袒某一方的主裁判聽到最多的詞彙。而在本世紀初中國足球掀起的反黑風暴中,前國際裁判龔建平終於因在甲B中執法過火而“下課”,並被司法機關判處有期徒刑。最著名的一句有關“下課”的論述,來自原上海中遠隊主教練徐根寶,在表達自己帶領中遠隊衝甲A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時,根寶站在黃浦江邊豪邁地説:“如果中遠衝不上甲A,我就跳黃浦江”。那一年根寶沒有跳黃浦江,但當次年來到上海申花執教後,根寶還是沒有逃脱“下課”的命運。不過,如果你在球場上聽到此起彼伏的“某某某,下課”的喊聲時,千萬不必在意,那只是球迷對自己球隊表現不滿,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而已。
球迷間原意是指:球迷要求球隊主教練引咎辭職,已經廣泛引申到各個領域,幾乎與引咎辭職同義了。也用於指示某些事物該取代或者淘汰的意思,比如:安全輪胎,讓備用輪胎下課。
四川人説話生動形象、幽默,富有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下課”一語,就是四川球迷所創造的,在全國獨一無二。其本意原是要求撤換主教練,讓主教練“下台”。
在1996年那個硝煙瀰漫的甲A足球職業聯賽的賽場上,第一個被叫“下課”的對象,當屬該詞發源地的四川全興隊的主教練餘東風

下課政界崗位變動

接着,“下課”一語走出足球領地,走向社會生活,成為當今中國各個領域裏使用最為頻繁的詞彙之一。尤其是當前企業資產重組、政府機構改革當中,“下課”幾成為推動原崗原職的代名詞。
“下課”一詞生動別緻,巧妙地把人們職務上的變動,同校園裏學生的“下課”相譬喻,這就從內涵上拓寬了職位上變動的意義,使它從原來狹窄的政治領域擴大到學校乃至人生的舞台。在中國這個“官本們”意識嚴重的國度裏,一個人政治上的升降沉浮,總是同興衰榮辱的命運連在一起的。特別是在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撤職”等同查辦,“下台”必然挨鬥,刻板規律,冰冷生硬,概莫能外。

下課下課與上課

生性幽默風趣、豁達樂觀的四川人,頭腦中沒有那麼多功能正統觀念,敢於藐視這一傳統,善於捕捉笑料,遊戲作樂。他們利用豐富的聯想,把嚴肅的政治上的失勢用語“下台”、“撤職”,同學生們的上課、下課聯繫在一起,從而淡化了職位變更上的意義。既然有“下課”,自然還會有“課間休息”和“寒暑假”,更會有“復課”、“上課”之説。其間,迴旋餘地廣闊,適於各種崗位上的職位變動,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動。

下課廣泛流傳的原因

工人下崗稱之為“下課”,幹部(或在校學生擔任的班幹職務)離職、離休或被停職亦稱之為“下課”。在政務工作、學習生活中鬥倒某人稱之為“使其下課”。
“下課”一詞之所以廣泛運用,固然與時下國人觀念的改變、民主意識的普及有關。而四川人語言天賦上的非凡創造,嘴上功夫的“歪打正着”,也是不可忽視的。
參考資料
  • 1.    下課  .在線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