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莊村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江東鎮下轄村)

鎖定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蒙古入侵中原,京師臨安陷落,為避兵 ,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文武大臣保少帝端宗、楊太后和太子趙 燹等南下避難,駐蹕靡寧。蒙兵到處燒殺劫掠,民不聊生,君臣一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悽悽惶惶,苦不堪言。
烽火接近閩省之時,獨樹莊氏先祖彌淵公眼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義憤填膺,立誓秉承祖訓,效忠報國,遂聚親屬子弟建昆、公從、敏生、宏生,表親蔡若濟等共商舉旗救國勤王之策,傳檄各鄉社,鄉民紛紛響應,四方豪傑也多附從。遂擇日樹起義旗,上書“奮勇”二字,以鼓士氣。諸多官宦鉅商,也解囊資助軍需,當是時文天祥丞相保少帝已臨泉州,公即率眾前往迎駕。
少帝獲悉公乃先帝舊臣後裔,大喜,即降旨欽授彌淵公為掛印奮勇大將軍之職。率部附文天祥丞相麾下調遣,協同斷後,三月進入粵省,收復梅州。張世傑、陸秀夫保少帝前行,途經潮州欲進南澳之時,諸大臣各執已見,互相掣肘,將軍之謀略多被阻滯,以致遭敵襲擊,兵將未經訓練,烏合之眾,一觸即潰,不能復聚。
中文名
下莊村
所屬地區
廣東潮州潮安
電話區號
0768
郵政編碼
515637
方    言
潮州話
兵敗後,彌淵公為避元兵搜捕,潛入潮之僻壤江東,暫寄石獅巷。雖部屬離散,然報國之志未泯,常喬裝賣鼎,往來於登雲、潮城內外,窺測虛實,以圖東山再起,然歲月流逝,終無所獲,蒙人入主中原,大局已定,公迴天無術,遂作定居之念。取村名“獨樹”。“不喻意樹之獨在,而予則悵乎其無侶,孤獨樹立以表志耳。”遂卜宅江東,東坐西向,左高巷,右獅巷,今石獅尚存。
彌淵公創鄉之後,事業興旺,子孫蕃盛,傳世至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五世祖媽偕同兒、媳養善公夫婦到和興社(今下莊)居住。建屋於社北,坐西向東,後建萬壽廟於社南之隅,以祀社神。原來和興社雜姓而居,除莊姓外,還有洪、許、盧、翁、章、林、黃、白、楊等。今下莊村還保留着洪厝橋、許厝底、盧厝池、翁厝園、章厝埔、林尾內、黃厝窟、白場前、楊厝池等地名。後來,由於天災人禍等原因,其他雜姓漸趨衰落,先後遷出外地,和興社僅存莊氏一姓。養善公又建土庫3座(土庫牆二、三尺厚,牆體高大堅固,是古代防兵防賊的建築物)。上土庫為長房確軒公使用,中土庫和下庫分別分給三房忍軒公和二房台石公。
養善公(即鳴鑾公)自分居和興社以來,含辛茹苦,披荊斬棘,歷盡艱難險阻,使下莊村得以傲然崛起,事業興隆,後代蕃衍旺盛,不少兒孫僑居歐美、東南亞一帶,有的遷往潮州城及揭陽棉湖等,據統計,遷出人口繁衍至今有3000多人。
據傳懂玄學者講究,獨樹莊村落是一條龍。上莊是龍頭,中莊是龍腹,下莊是龍尾。下莊村位於江東沖積平原中部兩側,背靠韓江,前有靜水河,地形十分險要,解放前土匪甚多,但不敢貿然進村騷擾。登高遠眺,則東有蓮花獻瑞(蓮花山),西有桑浦慶雲(桑浦山),北有鳳凰來儀(鳳凰山),南有蛟龍戲水(南海),此地靈而兆人傑也。只是靈氣多在上莊,故歷來的達官鄉賢,富商巨賈等顯赫人物,多出於斯!龍尾專司騰挪、歙張、搖擺,力大無窮,故下莊多出猛士,且民情強悍、凜性豪爽仗義,疾惡如仇,不畏強暴。故在淪陷時期出現村民羣起毆打日本海軍退役少將的事。
1941年冬,一日本軍官坐轎途經下莊老堤頂,漢奸翻譯官林英華(江東樟厝洲人)在前引路,來到村頭,看見堤下一糖寮正在停工休整,十幾個工人正在忙於扒鼎灰,林英華覺得有利可圖,當即勸日本軍官停轎休息,自己來到糖寮欲強行勒索。工人們大怒,齊聲喊打,林英華沒想到幾個草芥小民竟敢與日軍作對,一邊跑一邊拔槍射擊,工人們全然不顧死活,緊追還舍,林英華大驚,逃進仙洲蕉園,大家還是窮追猛打。幸虧韓江邊停泊一條小船,林急忙跳上小船逃命。眾人遲來一步,追趕不及,才悻悻回返。來到堤頂,看見日本軍官拄着手杖,端坐轎中,神態傲慢,大家又燃起滿腔怒火,齊聲喊“打”!莊義團一個箭步上前摘下日本人的手槍,頂在他的胸膛,扣動扳機,原來槍上鎖,打不響,就用槍口猛擊日本軍官的胸膛,痛得鬼子癱坐在地,嘰哩呱啦亂叫。莊文泉緊接着搶下他的手杖,在膝蓋上磕成幾段,拋下門口溪。眾人找來繩子,把鬼子五花大綁,解到鄉公所去。
後來才知道此人原系日本海軍少將,因年老退休,解甲經商。毆打日軍少將,日方怎肯幹休,幸得有高層人物從中斡旋,日本少將也認為此事一傳開,對他不利,被打之事迴避不談,只要求歸還那支手杖,據説此物是天皇所賜,非同小可。後來此事從大化小,從小化了。
淪陷至民國時期,警察經常進鄉,敲詐勒索,多次被下莊村民羣而攻之,嚇得屁滾尿流,再也還敢隨便進村擾民。
下莊村背靠韓江,耕地都在東面,與紅砂、前溪、謝渡接壤,但村舍相距甚遠。田間小路被耕牛踩成一個個幾寸深的坑窪,俗稱牛腳梯路,在這樣的路上挑肥,很像五梅打梅花樁。過去,每逢農忙,有人請外村親戚來幫忙,挑肥到鯉姑路下,只挑一二擔,就累得要命,把尿桶舍在田裏,不辭而別,當了“逃兵”。下莊人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勞作慣了,養成堅韌、耐勞的品格,體力也比常人大。
下莊有一個風俗習慣,凡娶老婆、生兜仔(男兒)的人,來年正月十三就得出錢請戲謝神,這個風俗流傳至今。正月十三這天還要遊神,遊神的隊伍很大,前面大標(彩旗)開道,接着是鑼鼓隊,後面是三山國王、天后聖母、花公花媽、大坑爺……擺成一條長龍。觀眾挨肩疊背,爭先恐後,歡聲笑語,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人來客往,從春節至正月十五,大吃大喝,開銷甚大,元宵過後,戲歇棚拆,一般人囊中羞澀,艱難的日子來了,但人們並不介意,年復一年。
平時的文娛生活十分貧乏,村中只有二個拉弦間,農忙時節,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在農閒或雨天,有人拉弦,有人唱曲,自得其樂,那些不會拉不會唱的也不甘寂寞,積極動員成立劇社,終於在淪陷期間成立秋風劇社,並一直開展活動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後由楊作哲(教師)和莊錦豐做編導,演員在村裏挑選,經費自願捐題,雖然水平不高,但村民們從此能經常看到潮劇,十分過癮。
新中國成立後,村民們的文娛生活比前大為活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加豐富多彩,幾乎家家有電視機,天天有潮劇看!
下莊耕地較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温和,一年三熟,池塘繁多,真是魚米之鄉!耕地面積1240畝,過去傳統作物有水稻、甘蔗、黃麻、花生、甘薯等。解放前,每逢風調雨順,儘可自給自足,若遇上荒年歉月,不少鄉民遊離失所,逃荒外地,有的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苦不堪言。20世紀50年代以後,人民政府重視堤防水利建設,抗災能力大大加強,確保水旱有收,村民生活大大改善,人口因而迅速增長。解放初,全村人口一千人左右。至2005年,已增至3019人。人口雖然增長很快,但村民的人均經濟收入還是逐年增加。1995年人均收入為2360元,2005年,人均收入為4109元。隨着村民生活的迅速提高,全村新建洋房鱗次櫛比,僅2005年,新建洋房11座,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較大商店8間,從業人員12人,年營業額50000元,汽車25輛,電視523台,固定電話450台,移動電話500台,各類工廠8間,計彩瓷二間,枱燈廠一間,製鞋廠一間,電繡廠三間,制香廠一間,從業人員約1000人,年人均收入約10000元。至2005年,村黨支部、村委會已投資80萬元,共建水泥路長3100米,大灰埕2850平方米,還建成菜籃子工程100畝,解決了不少勞力出路,同時建成三百光水利溝約1500米,確保水旱豐收。
從前,下莊村因為窮,所以很不重視教育。“五四”運動以前,村裏只有一二個書齋,有錢人的子弟才能坐書齋喝燒茶,窮人的子弟只能望齋興嘆。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三莊才合辦崇德小學(上莊小學的前身)崇德小學下設三個分教處,第一分教處在中莊,第二分教處在下莊,第三分教處在上莊堤外。分教處一般只設初級部,中高級部設在崇德小學正校。這樣的格局一直持續至一九六九年上半年,一九六九年下半年以後下莊小學才辦成完全小學。一至三年級辦在石牌祠,四、五年級及初中部辦在大房祠堂。設備十分簡陋,擁擠、噪雜。一九七二年,大隊幹部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土法上馬,就地取材,建成一座平房式學校。那時學生數已達至三四百人,因此還是感到擁擠、逼仄。雨天,校內經常積水。下莊小學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苦捱了二十多年。
後來,管區幹部看到比鄰管區建起了嶄新的教學大樓,十分內疚,他們下定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跟上人家。經過艱苦的籌資,終於湊足了100多萬元,於1995年春動土奠基,當年年底竣工。一座嶄新的教學大樓終於在村東巍然屹立起來。學校環境的改善,大大調動了全體師生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項尖子比賽皆名列優等。據統計,自1980年至2005年,下莊村有大學生48人(隨父母在外地工作的不計),呈逐年增多的趨勢。
2014年,由於以前的建築工藝比較落後,下莊村1995年年底竣工的小學教學樓,在經歷近20年的歲月後,經有關部門鑑定,變成了危樓。為此,村委會多方籌集資金,村民積極捐款,新的五層教學樓在2014年9月破土動工。截止到2015年3月26日,教學樓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工程隊正在加班加點進行施工,爭取新的學校儘早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