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魯迅研究

鎖定
《上海魯迅研究》 是201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魯迅紀念館 [1] 
書    名
上海魯迅研究
別    名
紀念與研究
作    者
上海魯迅紀念館
類    別
季刊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一年四輯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7454649

上海魯迅研究內容簡介

1930年3月2日,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作為中國新文化發展的標誌性事件,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左聯”存在時間雖然只有六年,但它在當時就在文化領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進步知識青年因此投身於中國的革命事業,有些則將革命文學作為他們終生的事業。雖然1936年“左聯”解散,但它的影響延續今天,在當今的文學中,我們還能找尋到其源頭“左聯”的印記。因此,關於“左聯”以及“左聯”文學的研究一直在持續着。在紀念“左聯”成立80週年之際,本刊特別組織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人員撰寫文章,輯成一欄,以為拋磚引玉。

上海魯迅研究圖書目錄

“左聯”成立80週年紀念
“左聯”經驗與先進文化建設
從一份捐贈書目看日本“左翼”文學對中國的影響
疏離中的輝煌
——魯迅與“左聯”關係略論
胡風對魯迅的“呼應”
——兼談黃源與胡風
略論蔣光慈作品的評價及大眾影響
魯迅、胡風和“五四”略説
魯迅作品研究
魯迅的《孔乙己》與芥川龍之介的《毛利先生》——圍繞清末讀書人和大正時期英語教師展開的回憶故事
從《野草》的意義談散文詩的身份認同及發展態勢
2005年版《魯迅全集》修訂工作記
永銘在我心中的一段人生經歷
魯迅相關人物研究
論章太炎與魯迅的後期交往
論“五四”文學革命發難期周作人的戲劇觀
魯迅眼中的王韜初探——簡析魯迅評點王韜作品
史料與辯證
紹興覆盆橋周氏始遷祖考辨
梅志:二十世紀中國的薇拉(二)——梅志書簡併記與她及其女兒的相識交往
畢竟是一個學術問題——“禹是一條蟲”解讀
關於東京“左聯”重建後的中國留日學生的文學、藝術
運動(七)
魯海漫談
試談“雞肋”和中學語文教學
普實克和他的東方傳奇
“尋開心”
周氏兄弟與顯克微支
翁瑞午其人
讀書雜談
淺談井上廈的以魯迅為主人公的傳記劇《上海月亮》——以該劇的創作特點及創作意圖為中心
讀陳獨秀《我對於魯迅之認識》有感
精箋細注創見迭現——評《(阿Q正傳)鄭箋》
豐富魯迅研究的新成果——《魯迅小説史學研究》讀後
紀念
懷念邵克萍先生
動態
蕭乾先生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在滬舉行
編後
……

上海魯迅研究圖書信息2

上海魯迅研究內容提要

本輯以魯迅在上海的思想演變為研究重點,收錄了紀念魯迅定居上海80週年的相關文章;紀念著名翻譯家、未名社成員曹靖華誕辰110週年的相關文章,魯迅雜文研究;青年對魯迅的觀感等文章。對我們研究魯迅與城市的關係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上海魯迅研究圖書目錄

紀念魯迅定居上海80週年
魯迅上海時期的文化社會思想
上海都市文化語境與晚年魯迅
1930年代的上海內山書店——上海時代的魯迅和內山完造為反戰而共同努力
魯迅與新生命書局——兼論上海三十年代出版語境及魯迅出版策略
紀念曹靖華誕辰110週年
曹靖華先生的蘇聯文學研究工作
未名社的大弟子——記曹靖華先生
寫在“紀念集”問世前
謝列布里亞科夫教授等致曹蘇玲信
史料·考證
關於“七十年前魯迅親筆信”
《二萬五千裏》的編者之一徐夢秋
關於“司命大神”——補正《魯迅全集》的一條註釋
“青年必讀書”徵求中的“雙簧”戲法
魯迅雜文研究
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魯迅雜文”:解剖知識階層的“欺人—虛無”
魯迅雜文與《百喻經》
紀念
瑣談《北斗》憶顏雄
懷念蕭軍
魯海漫談
紀錄片《魯迅》攝製組訪談錄
往事隨筆:一生追尋魯迅
魯迅讀“紅”二題
“隨便翻翻”之餘
青年讀魯迅
謬種——但不是孤獨的
魯迅的哲學美——我的3+1個問題
魯迅的藝術與魯迅的精神力量
閲讀《野草》,假裝我不認識魯迅
關於《在酒樓上》
從《故事新編》的“油滑”説開去
讀書雜談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精品叢書》序
海外魯研
魯迅入門(之五)
上海魯迅紀念館
走近偉大的民族之魂——上海魯迅紀念館陳列巡禮
年譜
魯迅戲劇電影活動年譜(下)
動態
周文誕辰百年紀念
編後
……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