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

鎖定
上海閻寶航基金會全稱為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是閻寶航先生的生前好友張學良將軍、寧恩承先生以及閻寶航的子女倡導發起並捐資成立的,屬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成立於1991年4月,迄今已有17年的歷史。在過去的17年裏,基金會為資助貧困地區賑災和教育、醫療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基金會的上級主管部門為: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
基金會資助項目善款已達3000餘萬元,全部來源於閻寶航先生的親屬、朋友的無私捐贈。基金會募到的資金已全部用於社會公益事業。
中文名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
所在城市
上海
屬    性
非公募基金會
成立於
1991年4月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建設宗旨

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幫科助教,捐助慈善事業。基金會的任務:獎助文教、科技、公益事業優秀人才和團體。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主要職責

以社會公益活動為紐帶,整合基金會各種資源,擴大規模,跨行業跨地區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建立合作鏈機制的項目管理模式。提高基金會的社會價值,實現基金量的擴大。努力為創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發展歷史

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經歷了爆炸式的經濟發展,打破了很多原有的社會福利機制,併產生了不少社會弱勢羣體。面對接應不暇的救助需求,上海市民和其它城市的居民提出了建立一個非營利慈善機構,以應付福利體制捉襟見肘現狀的倡議。為了響應這個倡議,一九九一年,閻寶航的兒女和生前好友們提出成立上海閻寶航教育基金會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在調研後認為確有必要,對基金會的成立給予了很大支持。上海閻寶航教育基金會於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正式成立。如今由親朋好友所捐的3000萬元人民幣善款已成為受助病人和學生臉上的笑容。這其中就包括:
1992年,為擺脱上海市齒科技術的落後狀態、提高社會口腔醫療衞生水平,基金會資助十位上海牙科技術人員赴日本培訓,學習先進技術;
1994年,基金會在暑期開辦音樂學習班,以此資助上海青少年音樂教育;從該年起,基金會每年向上海徐彙區捐款20-40萬元人民幣以資助該區貧困的中學生;
1995年,基金會向遼寧省海城市中學捐資30萬元人民幣,建立“寶航圖書館”和“益智館”;
1995年,9月遼寧海城遭受嚴重水災,基金會聞訊立即捐資、捐物達100萬元;
1995年, 基金會向遼寧海城市捐贈價值300萬元的廣播器材;
1996年,基金會資助創辦的“閻寶航學校”在無錫太湖邊落成,以改善當地教育水平;
1999年,基金會向遼寧省海城望台鄉重點中學贈送配備一個計算機室、一個多媒體語音室、一個鋼琴音樂教室共捐款項的30萬元人民幣;
2001年,基金會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貧困山區馬山縣小學捐資11萬元人民幣修繕校舍;
2005年,3月經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批准,閻寶航教育基金會更名為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隨之決定增加兩個救助領域:殘障人士救助和傳染病的預防;
同年,基金會資助神經肌肉患者朱常清女士赴法國參加世界神經肌肉疾病患者大會,並向她提供必要參會和日常的硬件設備達七萬餘元;
同年11月12日,基金會和上海常青基金籌委會聯合上海美國商會,為上海神經肌病患者組織“不同的一天”活動,此次活動是上海市首次為神經肌病患者組織的集中互動活動。
2006年,基金會與常青基金籌委會簽訂為神經肌肉疾病(MDA)患者籌款及宣傳的合作協議,以便於協調對此特殊人羣的捐助;
同年10月,基金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合作向偏遠地區的艾滋病患者捐贈價值一百五十萬元的艾滋病首選中藥“唐草片”和像南寧市三家甲級醫院捐贈三台價值120萬元的2000型自體輸血機。
2007年,資助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百色高中和百色民族高中的300名貧困家庭的學生生活補助費30萬元人民幣。
在上海市社團局和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的的大力支持下,基金會由理事會領導,由基金會的十多位幹部進行管理。基金會的工作得到了數十位志願者協助。基金會每年平均籌款額約二百萬元人民幣,為此本基金會已躋身於中國優秀慈善機構的行列。相信在閻寶航先生於一個世紀前打下的基礎之上,基金會定會不斷髮展壯大,並在今後不斷地向需要幫助的人羣提供救助。
誕生於危難
一個世紀前,中國的傳統理念受到來自西方新思想的挑戰,這使得一代又一代中國年輕知識分子們奮發求索,希望為身處災難的祖國找到一條出路。這其中不乏傳奇式的人物。一位來自中國東北的男青年就是這支圖強大軍中的一員。
他出生於上世紀末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因家貧無力供其上學而為人放豬。不知多少次他被同齡人朗朗的讀書聲吸引到村裏那間私塾教室的窗下。當私塾先生驚喜地發現這位窗外“旁聽”者的成績居然超過了正式生的時候,善良、惜才的私塾先生免費接納了他。
後來在奉天讀師範的他接觸到了基督教的一些教義和“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最新訴求,特別是“服務社會”和“教育救國”的思想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堅信只有教育能夠讓中國擺脱軍閥混戰和日俄殖民統治的痛苦局面。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東北仍處在封建軍閥和日俄殖民者的重壓之下,戰爭、飢餓和疾病使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無數的兒童失學而流浪街頭。出於義憤、出於同情,這位師範優秀畢業生毅然決然放棄高官厚祿的誘惑,孜身一人、赤手空拳,辦起了“奉天貧兒學校”,免費接納窮苦子弟入學。一時間,這位年輕辦學者的名字傳遍了奉天城,著名的郭松齡將軍夫婦就是此時成了該校校董的。大名鼎鼎的少帥張學良也被他的善舉感動,不但他本人慷慨解囊,還讓奉軍中的高級將領帶頭捐資。從此,這位年輕校長的一生就與“慈善”聯繫在了一起,他,就是閻寶航
1936年當日本軍隊佔領瀋陽時,“奉天貧兒學校”已發展成為擁有四個分校和一個試驗工廠的完善的教育機構。當時約上千名在校生目睹了學校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被關閉的情景。至此該校培養出了上萬名畢業生,很多人日後成為了傑出人士。
1935年,從英國留學歸國的閻寶航成為第一位由中國人擔任的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日軍佔領奉天后。他追隨張學良在關內組織抗日救亡運動。在南昌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閻寶航給蔣介石夫婦留下深刻印象。看重他是張學良的高級幕僚和他的基督教背景,閻寶航受到蔣介石和蔣夫人宋美齡的欽點,邀他出任新生活運動總幹事。
在八年抗戰的艱苦歲月裏,閻寶航充分利用他的地位救助和營救了不計其數的人,這其中有年輕的學生、流亡者、落難的文人志士以及含冤入獄的人們。從南昌到上海,從南京到武漢,他把大撤退變成了大營救。在重慶,他還擔任防空救援組的成員,每當日機轟炸重慶,他都要負責善後救濟,親臨現場指揮運屍。而他在重慶的家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無數難民的避難所。閻寶航夫婦傾其所有維持這個家的開銷。薪水不夠用,就上街變賣家當。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用“閻家老店”這個稱謂來讚譽閻家的善舉。
1943年的重慶已成為了東方卡薩布蘭卡。就在有些人為金錢、權力和名譽而戰的時候,閻寶航已敏鋭地察覺到中國戰場和世界其它戰場已到了相互可牽動全局的程度。他以高超的社會活動力於1941年5月獲取了德國進攻蘇聯的秘密情報——巴巴羅薩計劃,併成功轉交斯大林,為蘇聯軍隊迎擊德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此後不久,他再次獲取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軍事部署的詳細情報,這加速了蘇聯紅軍對東北的解放和日本的投降。再次使成百萬的生靈免於塗炭。這是改變世界命運的壯舉,書寫了世界戰爭史和人道主義史的新篇章。1995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命令授予閻寶航“衞國戰爭勝利50週年”紀念勳章,以表彰他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所做的貢獻。
抗戰勝利後,閻寶航於1947年被選為遼北省政府主席。從1949年起在北京歷任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條約委員會主任和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等職。面對求助者,功成名就,已至暮年的閻寶航仍然有求必應。他不但用自己的薪水接濟他們生活,還為那些冤假錯案的受害者們鳴不平。對於閻老的仗義執言,就連周恩來總理都不無褒揚地請他不要再當“老牧師”了!閻寶航的一生跨越了不同的歷史時期,見證過日本人的不可一世、美國人的短見、國民黨的瓦解和共產黨人的崛起。他一生建樹頗豐,但讓我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他那顆悲天憫人的心。他那“待人至誠,助人為樂”的精神使他這樣一個通過自我奮鬥而成功的人與無數人的命運聯繫到了一起。
閻寶航的慈善事業
1918年4月18日閻寶航創辦了奉天貧兒學校,辦學宗旨是:“專收無力就學之貧苦兒童,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識技能並注重道德教育,已完全其人格”,對學生不收學費,還免費供給書籍、文具。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貧兒學校已經發展為四個分校和一個工廠,培養學生一萬多人。
當時在奉天城裏有很多貧苦的家庭婦女,迫於生活不得已外出工作,但他們的幼兒無人照顧,1927年閻寶航和郭松齡的夫人韓淑秀髮起創辦了奉天工兒院,由韓淑秀、閻寶航分為正副院長。工兒院設有院醫、保姆、看護婦、廚役、女役、院丁等,對工兒除組織遊戲外,還進行幼稚識字和兒童禮法教育。
在十五年的流亡生活中,閻寶航對流亡關內的東北難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九一八之初他為難民解決吃住穿衣問題,到南京後當同鄉和熟人找上門來,他總是設法解決他們的困難。 到武漢、重慶後,他籌設東北難民救濟委員會。他呼籲當局重視難民的救濟,1939年行政長孔祥熙撥款30萬元建立難民紡織廠,安置難民200餘人。
在重慶期間,閻寶航除任國民軍委會政治部戰地黨政設計委員外,還曾任國民政府中央賑濟委員會顧問、重慶市動員委員會設計委員、陪都勸募公債運動主任幹事、重慶市空襲救護委員會撫濟組組長等職。1941年6月5日,日軍對重慶進行夜間空襲,造成了數千人在防空隧道里窒息而死的大慘案。時值盛夏,臭氣逼人。負責善後的閻寶航親自在現場指揮運屍,一連幾晝夜不曾閤眼,竟昏倒在泥水中。從事民眾福利服務,這符合他的思想感情。他在這些崗位上,竭盡全力,做了許多有益於窮苦民眾的事。
閻寶航的一位老友曾這樣評論:那時男男女女諸色人等,各路英雄好漢,沒飯吃的落魄豪傑、流浪街頭的志士,全到閻家吃一碗飯,喝一口水。老閻是萬家生佛。他有孟嘗君的風度雅量,卻沒有孟嘗君的資財。1942年為了支撐這個家不斷增加的開銷,閻寶航開始在大明公司兼職。月薪為五千元,約為當時機關待遇的十倍。但這似乎也沒能改變閻家日趨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閻夫人時常還要變賣家裏的器物才能渡過月末。對於閻家的仗義疏財,早在南京的時候,周恩來就開始把閻家尊稱為“閻家老店”了。在此暫住和長住過的眾多名人志士中有沈鈞儒、範長江一家,陶行知一家、杜重遠一家以及李公樸的夫人和孩子,高崇民、盧廣績、於毅夫、韓樂然等等。至於為來此落腳的人們養傷、找工作、治病、甚至娶妻之類的事情就更是不勝枚舉。
閻寶航與張學良將軍
早在1916年,時任奉天基督教青年會幹事的閻寶航結識了少帥張學良後,兩人經常一起參加青年會各項活動。
當閻寶航於1918年在奉天開辦貧兒學校時張學良聞訊慷慨解囊,並發動軍政各界友人資助閻寶航的慈善事業。當東北名將郭松齡起兵反奉失敗後,郭本人和妻子韓淑秀雙雙犧牲在小河沿。閻寶航和張學良營救未果悲憤萬分,閻寶航決定出國留學張學良慷慨資助,張學良在閻寶航離開時痛苦道:你們都可以走,我去哪啊?
1929年在英國留學的閻寶航得知張作霖在瀋陽皇姑屯被炸死後,閻寶航毅然決然終止學業,提前歸國,以助張學良一臂之力。抗戰全面爆發後,閻寶航緊密配合張學良秘密活動組成了東北抗日義勇軍;1936年當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身陷囹圄,閻寶航全力營救張學良四赴奉化面見蔣介石,營救未果,成為他畢生的遺憾。
1991年當閻寶航之女閻明光受鄧穎超女士委託赴美國夏威夷看望張學良時,張將軍深情地詢問有關閻寶航的消息,並建議成立閻寶航教育基金會以紀念閻寶航先生助人為樂、待人至誠的精神。
百年老店,後繼有人為了紀念閻寶航先生,繼承和發揚他的“待人至誠,助人為樂”的精神,1991年在閻寶航的子女和生前好友的倡議下,上海閻寶航教育基金會宣告成立。年已九十的張學良將軍為基金會題寫會名。自成立以來,基金會已向急需救助的人羣給與了現金和實物捐助,金額總數已達3000多萬元人民幣,善款全部來源於閻寶航先生的親屬、朋友的無私捐贈,且全部用於社會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