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郵政博物館

鎖定
上海郵政博物館(Shanghai Postal Museum) [14]  ,原名上海郵政總局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位於上海市蘇州河畔、四川路橋北側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內(上海市虹口區北蘇州路250號)。上海郵政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省級郵政行業博物館。 [1] 
上海郵政博物館建築總面積為25294平方米。建築外形呈“U”字型,地下一層,地面四層。 [1]  上海郵政博物館由一樓中庭展區和二樓陳列主展區組成。一樓中庭原為天井,用於汽車郵運場地。二樓陳列主展廳、屋頂花園和底樓中庭場景展廳四個部分組成,二樓分為前廳——朱學範,以及起源與發展、網絡與科技、業務與文化、郵票與集郵四個展區。 [5]  據2021年12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上海郵政博物館現有藏品211件/套、珍貴文物25件/套,舉辦展覽13個,教育活動30次,參觀人數40萬人次。 [2-3] 
1996年11月20日,上海郵政總局被國務院公佈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7]  2017年12月2日,上海郵政總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9]  2022年3月30日,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首批全國科教基地。 [12] 
2024年4月,上海郵政博物館實施閉館改陳昇級,預計10月煥新迴歸。 [13] 
中文名
上海郵政博物館
外文名
Shanghai Postal Museum [14] 
地理位置
上海市虹口區北蘇州路250號
類    別
專題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06年1月1日
開放時間
週三、週四、週六、週日上午09:00-下午16:00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築面積
25294 m²

上海郵政博物館歷史沿革

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
清同治五年(1866年),擔任中國海關總税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向清政府提出,由海關來承辦北京、上海之間的外交文書傳遞,鑑於當時各地義和團運動此起彼伏,沿途郵運不太安全,清政府把這事託給赫德。此後在北京、天津、營口、煙台、上海五處海關仿照歐洲試辦新式郵政,中國近代郵政正式誕生。
清光緒四年(1878年)8月24日,中國郵政第一枚圖案為龍的郵票在上海發行。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頒佈創辦國立郵政上諭,派赫德兼總郵政司,在上海設立郵政司辦事機構。最初,郵務辦事處設立在上海江海關內。
清宣統元年(1909年)2月,上海大清郵局成立,仍委託海關經營,赫德身兼總税務司和總郵政司兩職。
清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上海郵政局才脱離海關獨立經營。
辛亥革命(1911年至1912年初)後,中國郵政事業發展迅速,上海作為中國郵務中心,業務量日增。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上海郵政總局的新大樓在四川路橋北堍破土動工。大樓由英國建築師思九生、史濱生設計,華商餘洪記營造廠總承包建造。
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上海郵政總局大樓竣工,同年12月正式辦公營業。 [10]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年5月28日,上海郵政總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後改稱上海市郵政管理局
1957年,上海市郵電管理局成立,翌年遷入上海郵政總局大樓辦公。
1999年1月1日,新組建的上海市郵政局機關遷入大樓辦公,至此,上海郵政大樓從郵政樞紐轉變為郵政運營指揮中心。 [10] 
2003年起,上海市郵政局自籌資金對上海郵政大樓進行恢復性修繕,同時策劃在北部的二樓闢出2800平方米用於籌建上海郵政博物館主題陳列。 [5] 
2004年10月20日,江澤民為上海郵政博物館題寫了館名“上海郵政博物館”。
2006年1月1日,上海郵政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 [1] 
2024年4月,上海郵政博物館實施閉館改陳昇級,預計10月煥新迴歸。 [13] 

上海郵政博物館建築佈局

上海郵政博物館綜述

上海郵政博物館建築總面積為25294平方米。建築外形呈“U”字型,高51.16米(不包括旗杆高度),地下一層,地面四層。大樓正門朝東南,正門的東南兩側均為細粒水刷石粉的主立面,並有十九根貫通三層的科林斯立柱不對稱地分佈環繞,北側是機制紅磚牆。正門的上方建有鐘樓和塔樓。鐘樓左右兩面為弧體,正面鑲嵌着直徑為3米的羅馬數字的大鐘,塔樓建在鐘樓上面,是巴洛克式的四角雙圓柱型。在鐘樓和塔樓的底部和基座上,分別置有兩座火炬台和兩組人物的雕塑。 [1] 
上海郵政博物館由一樓中庭展區和二樓陳列主展區組成。一樓中庭展區面積為1347平方米,原為天井,用於汽車郵運場地。二樓陳列主展廳、屋頂花園和底樓中庭場景展廳四個部分組成,展陳面積為8000餘平方米。二樓陳列主展廳面積1500餘平方米,入口設在曾被譽稱為“遠東第一大廳”的郵政營業廳內,分為前廳——朱學範,以及起源與發展、網絡與科技、業務與文化、郵票與集郵四個展區。 [5] 

上海郵政博物館陳列主展廳

上海郵政博物館陳列主展廳的展示面積為2800平方米,共分為起源與發展、網絡與科技、業務與文化、郵票與集郵四個展區。展出反映郵政發展歷程各個時期文獻、圖片、物件以及郵政通信用品用具、郵票等史料實物(複製件)共計140餘件。 [1] 

上海郵政博物館專題展覽

上海郵政博物館專設臨時展區,主要供上海集郵愛好者的集郵作品展出。臨展區定期展出集郵愛好者在國內外各類評比中的獲獎郵集、集郵及書畫等。 [1] 

上海郵政博物館展館特色

上海郵政博物館建築風格為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流行於歐洲的折衷主義式,具郵政特色的標誌性建築。上海郵政博物館以翔實的史料和實物,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郵政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1]  其中黑便士和大龍郵票這兩個展櫃運用了凹面鏡科技手法,通過光學原理形成這兩枚郵票的虛像,遊客看到的是逼真的立體郵票,但用手一摸卻是空的。展區內的RFID郵件分揀樣機是高科技的產物,它會演示郵件的分揀處理過程。
網絡與科技展區內,是一幅運用光電技術的上海市中心城區郵政支局分佈示意圖。上海市郵政自辦營業服務網點從清宣統三年(1911年)的30處增至2003年的584個郵政支局所,從中可以感受到郵政的迅速發展。 [10] 

上海郵政博物館館藏文物

上海郵政博物館綜述

上海郵政博物館文物藏品和國內外各類郵票主要來自上海郵政公司內部的收集、徵集,社會各界的捐贈和集郵公司的庫藏。 [1]  據2021年12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上海郵政博物館現有藏品211件/套、珍貴文物25件/套,舉辦展覽13個,教育活動30次,參觀人數40萬人次。 [2-3] 

上海郵政博物館展廳藏品

上海郵政博物館陳列主展廳館藏文物共計140餘件。主要包括疽子孟姜壺、鄂君啓節、陽陵虎符、清代兵部排單、光緒批奏奏摺、大清郵筒、中華郵政入局考試試卷、民國掛壁式信箱、郵政天平秤、上海郵務工會徽章、上海軍管會徽章、第22屆萬國郵聯特大簽名封和紀念郵戳、《近代郵刊》封面印製原銅版、《國郵圖鑑》,以及雪龍號紀念封、大龍郵票、紅印花加蓋郵票、蟠龍加蓋西藏貼用郵票等。
上海郵政博物館專設臨時展區館藏展品主要作品有:“中國軍郵史(1934〜1953)”、“中國民信局(1866〜1934)"、“華東解放區郵票(1942〜1949)”、“走近貝多芬”、“自行車”、“如改革開放30年”、“神舟行”、“奧林匹克運動的軌跡”、“中國園林兒童”等。 [1] 

上海郵政博物館重要藏品

大龍郵票
大龍郵票(3張)
上海郵政博物館館內展陳有世界第一套郵票——黑便士、清光緒四年(1878年)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以及“綠衣紅娘”等郵票罕品和珍品。 [1]  郵票展區內播放的視頻短片以生動有趣的木偶戲形式講述了黑便士誕生的故事。
世界各國第一種郵票(前50位)展板詳細羅列了前50種郵票的發行時間,發行國或地區,面值等基本內容。另外還有世界上各種各樣特殊郵票的展示框。在特殊形狀郵票的展示框中,會看到法國的心形郵票、中國的三角形郵票。特殊材質郵票展示框則陳列着波蘭的絲綢郵票、瑞士的木頭郵票。而在特殊工藝郵票展示框,則有瑞士的巧克力香味郵票。
郵票與集郵展區還集中展示了清代海關郵政郵票,包括小龍郵票和為配合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而發行的萬壽郵票等珍品,以及大清郵政郵票,中華郵政郵票,解放區郵票和新中國郵票。 [10] 

上海郵政博物館其他展品

上海郵政博物館中庭內有一輛標有“大清郵政滬局”字樣的馬車模型,右側是於民國六年(1917年)購置的第一輛郵運汽車實體模型。 [4]  一架墨綠色的用於上海第一條定期航空郵路的飛機模型懸在空中。 [10] 
上海郵政博物館屋頂花園建有巴洛克風格的鐘塔,鐘塔的兩側鑄有雕塑,一組為三人持火車頭、輪船和電信電纜模型,象徵交通和通信的發展;一組為希臘神話中的通信之神和愛神,象徵郵政是溝通人間情感的使者。在這裏還可以通過觀景平台欣賞蘇州河及浦江兩岸的美麗景色。

上海郵政博物館文化活動

2004年,在上海郵政博物館籌建期間,先後接受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土耳其和日本郵政部門贈送的郵政信筒。美國國家郵政博物館曾將從“泰坦尼克”號沉船中打撈出來的郵袋、郵政工人佩戴的金(懷)表等珍貴遺物以及美國郵政發行的整套珍貴郵票來滬展出。
2008年5月18日〜24日,上海郵政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了《世界奧林匹克郵票收藏展》。
2008年7月13日,上海郵政博物館聯手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中國奧委會等聯合舉辦了《百年郵政,輝煌奧博——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大型民間文化徵集巡展》。
上海郵政博物館還先後舉辦過《青少年郵票設計畫展》《上海特藝大師與書畫家首次聯展》《迎奧運體育集郵展》《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60城市巡郵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迎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集郵展覽》等。 [1] 
2017年8月,上海市依法治市日主題活動O2O法治沙龍——郵票中的法治故事在上海郵政博物館舉辦。 [6] 

上海郵政博物館所獲榮譽

1989年9月25日,上海郵政總局列入上海市首批優秀近代建築名單。 [8] 
1996年11月20日,上海郵政總局被國務院公佈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7] 
2017年12月2日,上海郵政總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9] 
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1-12] 

上海郵政博物館文物保護

上海郵政博物館在“郵票與集郵”展區內設有温度常年控制在18〜20℃、相對濕度保持在40〜55%,採用無紫外線的光纖燈的'‘珍郵館”。 [1] 

上海郵政博物館作用價值

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郵政大樓,也是中國仍在使用的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郵政標誌性建築。 [10] 
博物館一覽
博物館一覽(11張)
上海郵政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省級郵政行業博物館, [1]  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秀建築——上海郵政大樓內,記載了上海郵政早期黨組織領導工人運動以及革命先輩為新中國誕生作出的貢獻;記錄了先進勞模為郵政事業鞠躬盡瘁的業績;陳列了各種郵用和郵運工具;介紹了郵政服務(業務)產品及其發展;展出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藴的郵票。上海郵政博物館集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時代性、趣味性和參與性於一體,將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弘揚先進思想文化的陣地,將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弘揚先進思想文化的陣地,宣傳郵政服務理念和產品的管道,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的教育基地,國內外賓客遊覽觀光的景點,展示上海郵政的風采的窗口。 [5] 

上海郵政博物館機構設置

上海郵政博物館機構性質

上海郵政博物館為國營事業單位,由上海市郵政公司撥款。 [1] 

上海郵政博物館人員編制

截至2013年,上海郵政博物館有26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講解人員3人、設備維護人員2人、其他人員14人。 [1] 

上海郵政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址
上海郵政博物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北蘇州路250號。 [1] 
  • 開放時間
每週三、四、六、日9:00〜17:00(法定假日另行告知) [1] 
  • 門票價格
免費。 [1] 
  • 交通線路
地鐵:乘坐上海地鐵10號線、12號線到天潼路站下,出2或3號口出站,沿天潼路往東步行約3分鐘可到。
公交:乘坐上海公交14路、19路、25路至天潼路河南北路站下即到;或乘65路、305路[夜宵線]至天潼路四川北路站下,步行約4分鐘可到。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