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磁浮列車

鎖定
上海磁浮列車(Shanghai Maglev Train)是服務於中國上海市的磁浮系統;2006年4月27日,其首條線路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開通運營,也是中國首條磁浮線路。
上海磁浮列車的車型與德國TR08型磁浮列車基本一致,有4列列車可投入運營,共分別為4/5節編組,其中1列為國產化列車 [1] 
截至2006年4月,上海磁浮列車共開通1條線路,線路總長30千米,單程行駛8分鐘 [2]  ,採用磁浮系統,共計2座車站投入運營 [3]  。截至2017年9月5日,上海磁浮列車總計運輸乘客5000萬人次、安全運行1688萬千米 [4] 
中文名
上海磁浮列車
外文名
Shanghai Maglev Train
開通日期
2006年4月27日
軌道類型
磁浮系統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市
運營時間
6:45-21:42
起止站點
浦東國際機場站-龍陽路站
運營線路
1條
線路長度
30 km
車站數量
2個
報站語言
普通話、英語
車票價格
單程50元
管理規章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運營機構
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編    組
4/5

上海磁浮列車歷史沿革

2000年6月30日,原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和德國磁浮鐵路國際公司總經理Wahl 先生在德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磁浮國際公司(TRI)共同開展上海市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可行性研究協議書》;8月,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成立;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批覆了上海市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工程項目建議書。
2001年1月;上海磁浮列車工程項目啓動;3月1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工程舉行開工儀式 [5]  ;9月,上海磁浮列車工程進入技術攻堅關鍵性階段;11月,上海磁浮列車龍陽路站架樑成功。
2002年2月,上海磁浮列車系統設備安裝全面展開;7月,上海磁浮列車進行系統調試,軌道梁製作完成;8月,上海磁浮列車首批三節車廂運抵上海 [6]  ;9月,首列上海磁浮列車上線參加綜合調試;11月2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首根軌道梁起運 [7]  ;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舉行了通車典禮 [8] 
2003年10月11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開始開放運行。
2004年1月29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開始全天對外試運行。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9-10] 
2007年4月26日,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通過國家驗收 [11] 

上海磁浮列車設備設施

上海磁浮列車設備綜述

電磁懸浮是對車載的懸浮電磁鐵勵磁而產生可控制的電磁場,電磁鐵與軌道上長定子直線電機定子鐵芯相互吸引,將列車向上吸起,並通過控制懸浮勵磁電流來保證穩定的懸浮間隙。電磁鐵與軌道之間的懸浮間隙一般控制在8~10毫米 [1]  [12-14] 

上海磁浮列車車輛設施

  • 外觀設施
上海磁浮列車車輛
上海磁浮列車車輛(22張)
上海磁浮列車的車型與德國TR08型磁浮列車基本一致,採用普通導體通電勵磁,產生電磁懸浮力和導向力,採用了長定子直線同步電機牽引 [15-16]  。有4列列車可投入運營,共分別為3-5節編組,其中1列為國產化列車。列車可分為首、尾端車和中間車。包括懸浮架和其上安裝的電磁鐵、二次懸掛系統和車廂此外還有車載蓄電池、應急制動系統和懸浮控制系統等電氣設備;一次性可乘坐959人,首車定員52人,中間車每節定員110人,尾車定員78人 [1]  [12] 
  • 內部設施
上海磁浮列車設置軟座,車廂的端部設有液晶屏,顯示當時的時間和運行時速 [17]  ;在車廂內設有全程穩定的5G商用終端,乘客可在列車上進行移動辦公、視頻會議、高清和超高清視頻、互動遊戲等業務 [18] 

上海磁浮列車軌道參數

軌道懸空距離地面可達到12~13米。在上海磁浮列車上試運行的列車單程行駛大約需要8分鐘,其中有80%的路段速度可以超過100千米/小時;60%的路段速度可以超過300千米/小時;另外,還有10千米的超高速路段,時速可以超過400千米/小時 [19] 

上海磁浮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運行控制系統包括所有用於安全保護、控制、執行和計劃的設備,還包括用於設備之間相互通訊的設備。運行控制系統由運行控制中心、通訊系統、分散控制系統和車載控制系統組成;控制中心位於磁浮龍陽路站的二樓 [12] 

上海磁浮列車供電系統

上海磁浮列車裝配現場 上海磁浮列車裝配現場
供電系統包括變電站、沿路供電電纜、開關站和其它供電設備。磁浮列車供電系統通過給地面長定子線圈供電提供列車運行所需的電能。首先,從110千伏的公用電網引入交流高壓電,通過降壓變電器降至20千伏和1.5千伏,然後整流成為直流電,再由逆變器變成0~300赫茲交流電,升壓後通過線路電纜和開關站供給線路上的長定子線圈,在定子和車載電磁鐵之間形成牽引力。磁浮列車系統的整流、變流及電機定子等設備均在地面,對設備的體積和重量以及抗振性能沒有嚴格要求 [12] 

上海磁浮列車維修基地

上海磁浮列車維修基地位於浦東機場站附近,是磁浮列車進行組裝、調試,並承擔夜間停車、檢修和維護的主要區域;設置兩座牽引供電主變電站,雙端並列的供電方式 [3] 

上海磁浮列車運營情況

上海磁浮列車運營線路

  • 線路信息
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
站點設置
車站
標識色
里程
編組
開通時間
磁浮龍陽路站、磁浮浦東機場站
2座
肉橙色+綠色
29千米
4/5節編組
2002年12月31日
參考資料: [3] 
  • 線路走向
上海磁浮列車走向大致呈“S”狀。它的西北起始站與地鐵龍陽路站大體重疊,向南有一個轉彎半徑為4400米的彎道,拐向正東沿迎賓大道行駛 [20-21] 

上海磁浮列車運行時間

  • 首末班次
磁浮龍陽路站至磁浮浦東機場站,首班車為06:45,末班車為21:40;
磁浮浦東機場站至磁浮龍陽路站,首班車為07:02,末班車為21:42。 [22] 
  • 行車間隔
方向
時間段
發車間隙
磁浮龍陽路站發出
06:45
15分
07:00-08:40
20分
09:00-18:45
15分
19:00-21:40
20分
磁浮浦東機場站發出
07:02-08:42
20分
09:02-18:47
15分
19:02-21:42
20分
參考資料: [23] 

上海磁浮列車客運流量

2003年2月,上海磁浮列車大年初一到初九運輸客人1.8萬人次 [24] 
截止到2004年8月31日,上海磁浮列車總載客量達到了145萬人次,安全運行總里程達到102萬千米 [19] 
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磁浮列車累計安全運營里程超過240萬公里,運載乘客623萬人次 [25] 
2007年10月1日,上海磁浮列車單日客流量首次突破2萬 [13] 
2017年9月5日,上海磁浮列車總計運輸乘客5000萬人次、安全運行1688萬千米 [4] 

上海磁浮列車管理規章

時間
法律法規説明
2002年5月21日
參考資料: [26] 

上海磁浮列車票務指南

上海磁浮列車支持使用Huawei Pay銀行卡和Metro大都會(使用支付寶、銀聯卡支付)過閘 [27-29] 
圖片
車票類型
票種:普通單程票
票價:50元
車票細則:適用於購買當天使用的普通席單程車程
票種:普通往返票(7日往返)
票價:80元
車票細則:適用於七天有效期內搭乘往返磁浮列車,往來機場站及龍陽路車站的普通席往返車程
票種:貴賓單程票
票價:100元
車票細則:適用於購買當天使用的貴賓席單程車票
票種:貴賓往返票(7日往返)
票價:160元
車票細則:
適用於七天有效期內搭乘往返磁浮列車,往來機場站及龍陽路車站的貴賓席往返車程
票種:憑當日機票單程票
票價:40元
車票細則:適用於憑當日飛機票,可在磁浮列車享受單程普通席40元的優惠票價
票種:交通一卡通
票價:40元
車票細則:直接刷交通一卡通進站,可乘坐普通席單程車程(計扣40元)
票種:單程預售券
票價:50元
車票細則:可憑此券於磁浮列車龍陽路站或機場站換取普通席單程車票
票種:往返預售券
票價:80元
車票細則:可憑此券於磁浮列車龍陽路站或機場站換取普通席往返車票
票種:磁浮通多次卡
票價:900元
車票細則:包含30次磁浮列車單程車程
參考資料: [30] 

上海磁浮列車文化特色

  • 上海磁浮交通科技館
周邊圖 周邊圖
磁浮龍陽路站設有上海磁浮交通科技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龍陽路2100號(上海磁浮列車龍陽路站底層),上海磁浮交通科技館主要展示上海磁浮有關內容,全年09:00—17:00開放。 [31] 

上海磁浮列車價值意義

上海磁浮列車,是“十五”期間上海市交通發展的重大項目,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磁浮示範線,具有交通、展示、旅遊觀光等多重功能。(新華網 評) [32] 
上海磁浮列車的建設,為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是中國交通發展史上的一次恢宏創舉,也是中國科技進步的一次精彩跨越。(人民網 評) [33] 
上海磁浮列車的建設還對促進中國軌道交通多樣化建設及相關工業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普中國 評) [19] 
上海磁浮列車,推動相關高精尖技術及企業和產業的發展,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和幹線高速交通體系帶來深遠的影響,成為帶動起上海浦東的一條旅遊線。(《國際金融報》 評) [34] 
上海磁浮列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條高速磁浮商業運行線。它集高速、安全、舒適、節能與環保於一體,是當今全球最先進、最快速的陸上商用交通工具。如果説“金茂大廈”與“東方明珠”等建築代表了“上海的高度”,高速磁浮則代表了“新上海的速度”與“新上海的精神”。(《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 [21] 
概念圖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