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新報

鎖定
《上海新報》1861年11月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商業中文報紙.。
中文名
上海新報
地    點
上海
地    位
第一家商業中文報紙.
成立時間
1861年11月

上海新報發展歷史

1861年11月由字林洋行出資,上海發行。由英文《北華捷報》主辦,第一任主編為伍德,初為週報,1862年5月改為每週版3次,週日停出。1872年7月改為日刊。發刊詞:“大凡商賈貿易,貴乎信息流通,本館印此新報,所有一切國政軍情,世俗利弊,生意價值,船貨往來,無所不載。”
1868年2月1日起採用英國式固定版面安排,擴展為四版,新聞和言論集中於第二版,一、三、四版全為廣告或船期消息、商業信息等。由於《新報》創刊時逢太平天國運動,刊登了許多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新聞。由於上海出版報紙屈指可數,《上海新報》就成了人們瞭解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來源。
1870年3月24日開始採用新聞標題。
《上海新報》創刊後的10年,是上海唯一一家中文報刊,變化不大。直到《申報》出現後,這一局面被打破。
1872年後,為同《申報》競爭,開始刊載小品文、詩詞,同時壓低售價(申報每份售8文,而新報為20文,後不得已改為8文),由於採用進口白報紙成本太高,難以為繼。
1872年12月31日,在與《申報》長期競爭後失敗而停刊。

上海新報特點簡介

始終由傳教士主筆,第一任華美德(M.F.Wood美)、第二任傅蘭雅(J.Fryer英)、第三任林樂知(美)。
作為上海最早的中文大眾新聞紙的《上海新報》較為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期在華外國人的中國觀,反映了外國勢力在華擴張、尤其是文化滲透的一個側面。它的編纂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按時間順序分別是:重信息的新聞商業報階段、重教化的本土綜合報階段、重經營的娛樂化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外人對中國認識不斷深入在大眾媒介中的表現,體現了外國人對華傳播策略的嬗變,也是中國早期華文媒體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