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市地震局

鎖定
上海市地震局在中國地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承擔着上海市行政區範圍內的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和地震緊急救援等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和各區、縣防震減災的指導工作。
上海市地震局實行中國地震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中國地震局為主的管理體制,為正廳(局)級,依法履行本行政區域內防震減災工作管理職能。 [1] 
中文名
上海市地震局
外文名
Shanghai Seismological Bureau
成立時間
1979年4月25日
辦公地址
上海市蘭溪路87號
行政級別
正局級
職    能
地震災害預防和地震緊急救援
現任領導
李紅芳

上海市地震局歷史沿革

上海市地震局 上海市地震局
上海是我國乃至世界較早開展地震觀測的基地之一。1872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在徐家彙創建觀象台,1874年開始地磁觀測,1904年又增加地震觀測,1932年遷往佘山觀象台繼續觀測。1950年,中國科學院華東辦事處會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紫金山天文台接管了徐家彙觀象台和佘山觀象台。佘山觀象台的地震、地磁觀測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領導。
1972年1月,佘山觀象台劃歸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領導,並於1973年成立上海天文台地震觀測預報研究室。
1974年根據國務院(74)69號文件精神決定成立上海市地震辦公室。1975年2月1日組成上海市地震辦公室領導班子,地點設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內。
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發生後,上海地震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年8月21日成立上海市地震辦公室領導小組。10月初,上海市地震辦公室從上海天文台遷出。
1977年2月上海市地震辦公室建立黨委。
1978年9月上海市地震辦公室遷至今蘭溪路87號。
1979年4月25日,上海市地震局在原上海市地震辦公室的基礎上成立,並建立黨組。 [1] 

上海市地震局主要業績

上海市地震局還在地震監測預報、地球動力學地震工程、模糊地震學、地球信息系統傳感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以及城市隱伏斷層勘查等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地研究,有五十多項成果榮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推進了防震減災科技進步。同時在建設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地質勘探以及核電站地震監控系統開發與研製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上海市地震局機構職責

上海市地震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應急管理部黨委、中國地震局黨組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推進職能轉變,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起草上海市防震減災政策、法規、規章和標準,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編制上海市防震減災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防震減災雙重計劃財務管理體制和相應經費渠道的建立和完善。
(三)負責建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體系、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和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
(四)負責建立防震減災信息系統,建立地震監測預警、災情報告和風險報告制度,建立地震災害風險信息共享機制,依法統一發布震情、災情和地震災害風險信息,保障地震應急響應。
(五)負責編制上海市地震監測站網規劃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調查、評估、防治,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地震災害調查與損失評估,參與制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
(六)依法履行本行政區域內防震減災監督管理職責,指導各區防震減災工作,依法開展防震減災相關行政執法工作, 承擔地震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工作。
(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震行業質量與技術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地震標準宣傳、貫徹、實施和監督,管理地震計量工作。
(八)組織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負責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和成果推廣應用,負責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和培訓工作。
(九)承擔中國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 

上海市地震局管理機構

(一)辦公室(機關黨委)。
(二)監測預報與科技處(應急服務處)。
(三)震害防禦處(公共服務處)。
(四)規劃財務處。
(五)人事教育處(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六)紀檢室。 [3] 

上海市地震局事業單位

(一)上海地震台。
(二)上海市震災風險防治中心。
(三)上海市地震局信息中心(應急服務中心)。
(四)上海市地震局財務與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後勤服務中心)。
(五)地震監測中心站 [4] 

上海市地震局主要領導

李紅芳 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平 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乃其 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志俊 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邵春勇 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吳建春 上海市地震局一級巡視員
王碩卿 上海市地震局二級巡視員 [2] 

上海市地震局地理位置

地址:上海市蘭溪路87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