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西沙濕地公園於2005年9月19日成立,位於崇明島西南端,綠華鎮桃源水鄉明珠湖大堤外側,總面積4500畝。
它是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紀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還是上海市科委立項的濕地生態修復實驗基地。
中文名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地理位置
上海市崇明區堡湖路588號 [2] 
開放時間
全年 08:30-16:0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4500 畝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上海市
建議遊玩時長
3-4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秋季最佳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交通信息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公交

可乘坐地鐵1號線至汶水路站下換乘公交申崇三線,或乘坐地鐵6號線(或12號線)至巨峯路站下換乘申崇六線,均可至崇明南門汽車站。
由於路線過長以及公交班次有間隔,坐公共交通從市區到西沙濕地公園,單程約需3小時甚至更久。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自駕

去崇明的公共交通不太便利,所以更適合自駕車去。從上海市區可走長江隧橋至崇明縣,然後走陳海公路-三華公路-新建公路到西沙濕地公園,全程約2-2.5小時。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簡介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
西沙濕地的地質遺蹟和景觀主要有“河口潮灘地貌地質遺蹟”、“濕地地貌地質遺蹟”及濕地植被、鳥類、底棲動物等。
園內主要保存着兩大類十七種典型的地質遺蹟,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沖積島滄海桑田的地質景觀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景色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景色(5張)
2005年9月開始,西沙濕地通過生態引鳥、植物多樣性配置、水處理淨化等工程,在原有濕地的基礎上,修復建成一個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閒觀光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濕地生態示範區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沙濕地與東灘濕地不同,週而復始的潮汐現象,是西沙濕地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潮水一漲一落的時間平均為12小時24分鐘。
因為潮汐,這裏形成了豐富的地形地貌,濕地中港汊縱橫,具有湖泊、泥灘、內河、蘆葦叢、沼澤等不同的濕地形態。
另外,潮汐的漲落還孕育了濕地裏多樣性的動物,比如遷徙到來的候鳥和隨着潮汐而來的沙蟹。
此外,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裏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工作人員還介紹説,在崇明觀日出得去東灘濕地;看落日的最好場所,則是在西沙濕地了。而網絡媒體島上行的記者們在參觀西沙濕地時也偶遇了這個堪稱崇明一景的“西沙日落”。 [1]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發展概況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2張)
西沙濕地公園的建設發展經歷了一、二期工程兩個階段。第一期工程於2006年9月底建成並對外開放。西沙濕地的建築工程採用1300多立方米優質木材杉木構造而成,其外表既古樸典雅,又不失華麗美觀。
隨後,西沙濕地“生態修復”二期工程也緊跟着啓動,在深化首期科研成果的基礎上,還建立新的示範工程。
通過兩期工程的建設,西沙濕地已在原有的基礎上初步建成了一個多功能濕地生態示範區,使濕地產生巨大的環境功能和效益,同時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學習科普知識的場所。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濕地生物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4張)
西沙濕地有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濕地共有種子植物46種,植物優勢種有蘆葦、野茭白、藎草、馬蘭、糙葉苔草以及人工種植的旱柳、落羽杉等,水塘中主要為狐尾藻、鞏草等沉水植物,邊緣為蘆葦、狹葉香蒲等挺水植物。
西沙灘塗濕地和植物資源地吸引了大量的鳥類,使其成為許多候鳥重要的越冬棲息地。
記錄到的鳥類有26種,其中林灌叢活動鳥類14種,濕地環境活動鳥類11種,最為常見的有大白鷺、綠頭鴨、震旦雅雀等。
濕地的底棲動物高潮帶主要為無齒相手蟹紅螯相手蟹,池塘中主要為梨形環稜螺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中潮帶區域以譚氏泥蟹、布氏類麂眼螺為優勢種。低潮帶區域以河蜆為優勢種,偶見齒吻沙蠶。

上海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注意事項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公園(3張)
1,市區到崇明路上時間很長,要提早出門,以上海火車站至寶楊路這段,就需要40分鐘左右。寶楊路地鐵站至寶楊碼頭需要15分鐘。快艇寶楊碼頭至崇明南門碼頭是40分鐘,但等船也是需要時間的,你不一定正好能買到最近一班的票,很有可能售完,然後多等半小時坐下班的。
2,到各種旅遊景點的公交車次不是特別多,人多的話,拼車較為合理。
3,去濕地或東灘這些偏遠景點的朋友一定要帶上水和糧食,因為就西沙濕地環境來説,可以用渺無人煙來形容。也可以選擇在崇明居民區內的餐廳用膳之後,再前往濕地遊玩。
跨橋去崇明旅遊 跨橋去崇明旅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