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之春

(1965年桑弧執導的電影)

鎖定
舞台藝術片《上海之春》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5年,由桑弧執導。該片紀錄了上海市第六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選出的二十五個大型音樂舞蹈節目。其中有:管絃樂《紅旗頌》、《前進,革命的火車頭》、大合唱《油田頌》、《四好歌》、林明珍的《大海航行靠舵手》、滬劇蘆蕩火種》、民樂《人民公社好》、次仁德吉的《巴塘連着北京》、韓東赫的《越活越年輕》、評彈《送瘟神》、芭蕾舞白毛女》等。
中文名
上海之春
類    型
歌舞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發行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導    演
桑弧
製片人
柴益新
片    長
99 分鐘
上映時間
1965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1965年

上海之春內容簡介

舞台藝術片《上海之春》精彩劇照集錦
舞台藝術片《上海之春》精彩劇照集錦(11張)
1965年春天,第六屆“上海之春”開始舉行了,這是上海人民文化生活中一年一度的盛會,也是上海文藝工作者努力追求藝術民族化、羣眾化的一次檢閲。
該片選出了上海第六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的25個大型音樂歌舞節目。其中有:熱情歌頌偉大祖國、偉大黨和偉大領袖的管絃樂《紅旗頌》;林明珍女高音獨唱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蔡紹序、劉韻若、餘紅仙等演唱的為毛主席詩詞譜曲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評彈《送瘟神》、《為女民兵題照》等。管絃樂《前進,革命的火車頭》是作者深入生活參加勞動後創作的作品,刻畫了作為革命火車頭的工人階級英雄形象。反映工業戰線上偉大成就的大合唱《歌唱萬噸水壓機的誕生》和《油田頌》,唱出了工人階級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英雄氣概。民樂合奏《人民公社好》、農村組歌《勁頭大得來》,展現了我國農業戰線上的大好形勢。大合唱《南海風暴》和大型歌舞劇《椰林怒火》,氣勢雄渾、震撼人心,表現了三千萬越南人民反抗美帝侵略的偉大決心和鬥志。滬劇《蘆蕩火種》“茶坊智鬥”,塑造了阿慶嫂機智勇敢的藝術形象,該劇以革命現代戲曲唱腔參加演出成為“上海之春”特色之一。上海舞蹈學校演出的大型芭蕾舞劇《白毛女》表演精良,感染力強,藝術造詣頗為突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滬部隊演唱的《四好歌》,氣勢磅礴,激情充沛,上鋼三廠工人演出的《我們是鋼鐵英雄漢》,唱出了上海鋼鐵工人對黨的赤膽忠心,寶山縣橫沙公社漁民們表演的歌舞《捕魚號子》,是他們在勞動中創作和表演的,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兒歌表演《李小多分果果》、《要把工人當》生動體現了少年兒童大公無私的優秀品質和立志做革命接班人的美好願望。藏族學生次仁德古、撒尼族學生金玉蘭、畢沐英、朝鮮族學生韓東赫、鄂温克族學生娜布其瑪、壯族學生李懷英、黃鳳英等分別演唱了《巴塘連着北京》、《喜送公糧》、《越活越年輕》、《我們是草原的主人》、《姐妹們樣樣都不差》等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歌曲。另外,還有民族樂器合奏、小提琴齊奏等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1] 

上海之春職員表

導演 桑弧
副導演(助理) 梁廷鐸
攝影 查祥康
剪輯 陳曦
美術設計 盧景光
錄音 袁慶餘
佈景師 徐雲龍
展開
▪ 化妝:達旭
▪ 特技設計:張殿雲
▪ 特技攝影:孔基成
▪ 製片:柴益新
▪ 序幕音樂:上影樂團 [2] 

上海之春影片製作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