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書秦王

鎖定
上書秦王是韓非子的作品。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秦特出鋭師取韓地而隨之,怨懸於天下,功歸於強秦。
本    名
韓非
別    名
韓非子
所處時代
戰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省新鄭縣
出生日期
公元前 281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33年
主要作品
韓非子
主要成就
著有《韓非子》一書,是法家學派的創始人

上書秦王作品原文

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秦特出鋭師取韓地而隨之,怨懸於天下,功歸於強秦。且夫韓人貢職,與郡縣無異也。今臣竊聞貴臣之計,舉兵將伐韓。夫趙氏聚士卒,養從徒,欲贅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則諸侯必滅宗廟,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今釋趙之患,而攘內臣之韓,則天下明趙氏之計矣。
夫韓,小國也,而以應天下四擊,主辱臣苦,上下相與同憂久矣。修守備,戒強敵,有蓄積,築城池以守固。今伐韓未可一年而滅,拔一城而退,則權輕於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韓叛則魏應之,趙據齊以為原,如此則以韓、魏資趙假齊以固其從,而以與爭強,趙之福而秦之禍也。夫進而擊趙不能取,退而攻韓弗能拔,則陷鋭之卒勤於野戰,負任之旅罷於內攻,則合羣苦弱以敵而共二萬乘,非所以亡韓之心也。均如貴臣之計,則秦必為天下兵質矣。陛下雖以金石相弊,則兼天下之日未也。
今賤臣之愚計:使人使荊,重幣用事之臣,明趙之所以欺秦者;與魏質以安其心,從韓而伐趙,趙雖與齊為一,不足患也;二國事畢,則韓可以移書定也。是我一舉,二國有亡形,則荊、魏又必自服矣。故曰:“兵者,兇器也。”不可不審用也。以秦與趙敵衡,加以齊,今又背韓而未有以堅荊、魏之心。夫一戰而不勝,則禍構矣。計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秦強弱,在今年耳。且趙與諸侯陰謀久矣。夫一動而弱於諸侯,危事也;為計而使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見二疏,非所以強於諸侯也。臣竊願陛下之幸熟圖之!夫攻伐而使從者間焉,不可悔也。 [1]  (《韓非子·存韓》。案下文雲「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之未可舉,下「臣斯」,明此篇是書。) [2] 

上書秦王人物生平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0年),卒於秦王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戰國七雄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新鄭市)。韓非子原為韓國貴族,後為秦始皇賞識所用,最終遭到李斯等嫉妒他的才華,最終下獄而死。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道家、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上書秦王社會評價

《韓非子》是韓非子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餘萬字。裏面的文章,風格嚴峻峭刻,乾脆犀利,裏面保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功利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知當時秦王的重視。《韓非子》也是間接補遺史書對中國先秦時期史料不足的參考重要來源之一,著作中許多當代民間傳説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 《韓非子》由韓非所作,自古為帝王之學,歷代帝王必學之書,主講為君馭下之道。
參考資料
  • 1.    韓非子.《韓非子·存韓》:《史記》,西漢
  • 2.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