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宅遺址

鎖定
上宅遺址,位於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上宅村泃河北岸二級台地上,形成於新時期時代,屬於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早期文化遺存 [5-6]  [9] 
上宅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4米。總髮掘面積3500餘平方米,出土器物3000餘件 [3]  [6]  。上宅遺址的發現及其確立的上宅文化,填補了燕山南麓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之際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的空白,補充了距今7000年前後中原地區與東北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的中間缺環,具有重要價值 [5] 
2001年7月12日,上宅文化遺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9年10月7日,上宅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上宅遺址
地理位置
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上宅村西北的泃河北岸二級台地上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5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8-0001-1-001

上宅遺址歷史沿革

1984年,北京市進行全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平谷組的考古隊員在上宅村附近調查時,上宅遺址被發現。
1985年—198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平谷縣文物管理所分五期對上宅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  [6] 
上宅遺址發掘現場 上宅遺址發掘現場

上宅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上宅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0米,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4米 [3]  [6] 
  • 地層堆積
上宅遺址的地層堆積可分為8層:第1層,耕土層;第2層,灰黃色土,質地鬆散,厚0.31-1米,有唐遼磚瓦、陶瓷碎片出土,此層下有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第3層,淺灰色細粉砂土,厚0.2-0.3米,有細泥紅陶殘片出土;第4層,灰黃色粉細砂土,厚0.3-0.5米,有泥質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少量泥質灰陶及石器出土;第5層,暗褐色細粉砂土,厚1米,含大量炭屑、炭塊和碳化果核,有大量細石器、石器、陶器、陶塑和石刻出土;第6層,青灰色土,乾燥後近灰黃色,土質較硬,厚0.5米,有夾砂陶器和石器出土,陶器種類少於第5層;第7層,黑灰色粉砂粘土,厚0.3米,有陶器、石器出土,種類與第6層相似,數量較少;第8層,灰黃色粉砂粘土,厚1米,有少量網格紋厚胎夾砂紅褐陶片出土 [2]  [6] 

上宅遺址文物遺存

  • 綜述
上宅遺址的文化遺存可分為三期,共出土文物3000餘件。其中陶器有紅陶缽、灰陶缽、深腹罐、圈足碗、船形器、豆形器、鳥首形器物等,器身有刮條紋、刻劃紋、之字紋等紋樣;石器有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包括石刀、石斧、石磨盤、刮削器、石磨棒、石鑿、石鏟、石鋤等;做工精細的工藝品有陶豬頭、陶羊頭、陶熊、陶魚頭、石網墜、石猴等 [5-6] 
文物遺存
  • 第一期
第一期(地層堆積第8層)年代距今約7500年,陶器種類少,器類單一,主要是含滑石的夾砂厚胎大口深腹罐,器表呈黃褐色,厚唇,口沿下飾數圈凹弦紋,其下有一匝麻點狀附加堆紋,堆紋以下為網狀稜形紋。未見泥製陶,石器很少 [6] 
  • 第二期
第二期(地層堆積第7-4層)年代距今約7000-6500年,為上宅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陶器、石器數量較多,種類豐富。可分為早段和晚段兩個階段。早段以第7層為代表,陶器中大多數為夾砂陶器和含滑石的陶器,這兩種陶器燒成温度較低,陶質粗糙。器表紋飾主要是抹壓條紋、刮條紋、之字紋和篦點紋,較模糊粗糙。器形以深腹筒形罐、深腹缽為主,沿唇圓厚、罐口微侈。晚段泥質陶增多,並出現了細泥陶,泥質陶和細泥陶燒成温度增高,胎質較硬。器表紋飾種類增多,出現了方格形紋、回字紋、波折紋、幾何形紋等。紋飾較精細,有由之字紋、篦點紋組成的雙紋,且較規律。另外,晚段還出現了一些新器形,如鼓腹罐、舟形器等,而且在陶器中圓足器增多,罐腹變淺,沿唇變薄,並出現圓尖唇 [6] 
  • 第三期
第三期(地層堆積第3層)年代距今約6000年,出土的陶器數量不多,以細泥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灰陶,以素面為主 [6] 

上宅遺址研究價值

上宅遺址的發現和確定,把北京地區與北方草原地區和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源流、體系類型和相互關係的探索工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上宅遺址處於燕山南麓的泃河流域,在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應與西遼河流域、大淩河流域的遺址同屬一個文化體系,其後則分別發展,各具特徵 [6] 
上宅遺址不僅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還出土了一些動植物標本,這些實物資料對研究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的生活習俗、社會關係及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6] 
通過對上宅遺址的地層堆積及其下的馬蘭黃土層、離石黃土層進行多學科綜合分析和研究,使人們對北京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自然環境(包括地貌、環境、氣候、植被等方面)及原始農業的產生、原始聚落的形成等方面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6] 

上宅遺址歷史文化

  • 上宅文化
上宅文化主要分佈於北京東北部泃河流域,包括北埝頭遺址和上宅遺址兩處。“上宅文化”是北京首支命名的考古學文化,也是北京地區發現較早的原始農業萌芽狀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介於北方草原和中原兩大地區原始文化中間地帶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填補了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2000年空白 [3]  [7-8] 

上宅遺址文物價值

上宅遺址的發現及其確立的上宅文化,填補了燕山南麓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之際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的空白,補充了距今7000年前後中原地區與東北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的中間缺環,具有重要價值 [5] 

上宅遺址文物保護

2001年7月12日,上宅文化遺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9年10月7日,上宅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宅遺址旅遊信息

上宅遺址地理位置

上宅遺址位於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上宅村西北的泃河北岸二級台地上 [5] 

上宅遺址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平28、平45路公交車,在金海湖站下車前往。
  • 自駕
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距離上宅遺址約17.5千米,駕車約2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