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降城

鎖定
三(受)降城是指洪武後期恢復設置的三座軍事機構代指三座受降城,“設東勝城於三(受)降城之東,與三(受)降城並。東聯開平、獨石、大寧、開元;西聯賀蘭山、甘肅北山,通為一邊。地勢直,則近而易守。” [1] 
中文名
三降城
別    名
河外三城

目錄

三降城簡介

三降城唐時亦稱河外三城。初以接受匈奴貴族投降而建,至唐朝時因後突厥汗國的興起,成為黃河外側駐防城羣體,漢及三受降城皆築於北緯40度線以北的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
三受降城體系是唐朝建立的進攻型軍事重鎮體系,控制了漠南,使後突厥汗國的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地區成為唐朝北疆內的軍事地區,被唐朝控制,嚴重削弱了後突厥汗國。 [2-5] 

三降城內容

三受降城位於河套北岸,自796年分隸屬於天德軍和振武軍兩個軍鎮。三受降城雖冠以“受降”之名,但卻不是為了接受突厥貴族投降而建的,而是外駐防城羣體,與周邊軍鎮、州形成中晚唐時期河套內外的防禦體系,帶有突出的軍事駐防性質,同時兼具多種其他功能,如軍政中心,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唐朝在三受降城及其周圍地區組織墾田,部分地解決了當地駐軍的軍糧供應和經費開支。自築成後,又先後為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天德軍、振武軍等重要軍事機構的治所。唐朝立國之初主張不修築長城,因此大規模構築長城的活動並沒有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實為罕見。相對而言,三受降城的規模要小得多,且所費人物財力不可同與秦、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金、西夏和明長城相比,又對懸遠人煙稀少的邊僵防禦起到了積極作用。 [6] 
681年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温傅起兵叛唐不利遭鎮壓,唐朝遂斬以二人為首的54名叛唐要員於京師。682年其餘部退保黑沙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繼續復國活動,並頻繁襲擾河東和河北等地區,至687年才開始撤出漠南向北延伸,隨着後突厥汗國的鞏固,自694年起開始南下犯邊。時武氏與李氏舊黨之爭踴躍,武則天採取先安內攘外政策,奉行退讓放任的應對方針,加之不久後契丹和突騎施的起事,及和吐蕃爭奪安西四鎮,陷入四面作戰。685年同羅及僕固等鐵勒諸部於漠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起兵響應阿史那氏,唐朝遣劉敬同發騎兵出居延海前往平叛,並於688年將安北都護府自漠北向南遷至同城守捉(今內蒙古阿拉善右旗)。 [6] 
三受降城皆築有壅門,708年唐朝乘默啜可汗西征突騎施時遣張仁願於河套北岸築三受降城,耗時2個月,並於牛頭朝那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以北置烽候1.8千所,711年解琬又奏請裁減三受降城戍兵10萬人。營建三受降城之提議初遭唐休璟反對;683年唐休璟也反對放棄豐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南),但在張仁願的反覆堅持下,唐朝乃在此築三受降城,佔據漠南,嚴重削弱了後突厥汗國。716年默啜遭鄰於靺鞨的拔曳固部眾所殺,毗伽可汗繼位,並開始對唐朝改善關係,此後頻繁的戰事才停止。直至840年回鶻汗國亡時,一直未能對唐朝造成較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河套地區基本無戰事。 [6] 
參考資料
  • 1.    魏煥《皇明九邊考》
  • 2.    李鴻賓《唐朝三受降城與北部防務問題》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
  • 3.    艾衝《論唐高宗、則天兩朝應對突厥叛亂的基本方針之差異及原因》唐都學刊,2008年第02期
  • 4.    黃利平《唐天德鎮領三受降城説質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01期。
  • 5.    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崑崙出版社,2003:317-329
  • 6.    艾衝《論唐代河曲內外駐防城羣體的分佈及其對北疆民族關係的作用》唐史論叢第十輯,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