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道溝鎮

(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下轄鎮)

鎖定
三道溝鎮是一個位於阿榮旗的南部的農業重鎮。
中文名
三道溝鎮
面    積
總面積317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
該鎮轄12個行政村,
人口數量
人口2.02萬人

三道溝鎮簡介

作為中國共產黨在阿榮旗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所在地,它的歷史悠長久遠,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是呼倫貝爾市的南大門。總面積317平方公里,人口2.02萬人,76個自該鎮轄12個行政村,然屯,72個村民小組。301國道、111國道、省際大通道貫穿境內,有着交通便捷的區位和地緣優勢。境內山勢較緩,屬淺山區,水力資源豐富,是阿榮旗重要的豆薯糧基地。

三道溝鎮經濟發展

畜牧業開始
三道溝鎮將畜牧業作為發展經濟突破口,不僅僅是因為這裏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發展養殖業來拉動該鎮經濟的迅速增長。包屯入户發展畜牧業政策的實施,給農民帶來了很好收益。2003年該鎮農牧業產值中,牧業產值達2167.3萬元,佔農牧業收入的48.7%,是種植業產值的122%,牧業成了支柱產業。三道溝鎮本着以發展畜牧業為重點,在發展中調整產業結構,構築六大市場,完善十大基地的發展思路,瞄準畜牧業這一發展平台,大作經濟發展文章。
三道溝鎮實行“三百工程”發展畜牧業。“三百工程”即由百名幹部每人聯繫一户農户發展畜牧業,動員百名老鄉、百名親友來三道溝投資發展畜牧業。
調整結構
三道溝鎮調整結構,着力構築六大市場。構築六大市場是三道溝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最有效的途徑。畜牧業的強勁發展勢頭,促使該鎮合作好兩個牲畜交易市場(甘南、解放),鼓勵養畜户參與市場交易,把優質牲畜牽進門,將引進資金幫個人,拉動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作為玉米主產區和以特色產品創品牌的三道溝,三道溝鎮培育好玉米和特色產品市場。開發兩處旅遊市場(金界壕、向陽峪水庫)是三道溝鎮實現旅遊搭台、經貿唱戲的重要舉措,金界壕以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給人們帶來神秘色彩,水草豐美。
土地開發
三道溝鎮土地開發較早,調整產業結構已初具規模,南雜糧、北蔬菜、西制種、東種瓜的特色種植業已形成。十大基地成為三道溝鎮種植業的龍頭。以松樹林、中勝、西勝為主的玉米制種基地,已輻射全鎮5個村,播種面積達3萬畝。三道溝鎮進一步提高制種質量,擴大種植面積,求得高效益;對玉米進行深加工,籌建玉米澱粉加工廠,就地取材,提高經濟附加值;以三道溝小米為代表的小雜糧佔領一方市場;樂昌百畝節水灌溉基地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提高了對農田基本設施建設的認識;以西勝、太平山為主的奶牛基地更新品種,提高產奶量,實現科學餵養;寒羊基地增加總量,擴大規模;大白鵝基地實現精包裝;以解放孫聖三為主體的大棚蔬菜基地,創綠色無公害品牌,同時擴大大棚面積,使大棚基地成規模、上檔次;北星小尾寒羊基地建立種羊基地,促進畜牧業發展;富山綿羊基地引進優質品種,進行改良,同時擴大基地規模。這十大基地的龍頭作用,對三道溝鎮實現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實現農業產業化起到了強勁的推動作用。

三道溝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新途徑

三道溝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圍繞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尋求黨員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點,着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一是大力開展“黨員先鋒”工程。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黨員積極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二三產業,增加黨員家庭收入,通過黨員帶頭致富,帶動羣眾致富,體現黨員先進性。並對農村黨員的家庭收入建檔立卡,納入黨員網絡信息化建設。
二是引導黨員加入合作經濟組織。按照“支部引導、幹部服務、市場運作、利益聯接、因地制宜、多元創辦”的思路,積極鼓勵和引導黨員致富能人建立以利益為基礎,以民主自願、多形式發展、積極穩妥為原則,建立棉花、養羊、制種、勞務輸轉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廣泛宣傳、典型推動、加強服務、創新機制、加強領導,使全鎮80%的黨員和50%的農户都參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三是提高黨員貸款信用度。積極與農行、信用社等金融單位協商,由支部牽頭,提高農村黨員的信用度,聯户聯保代款,提高黨員貸款金額,黨員利用充足的資金創業發展。帶動產業鏈的形成,增加黨員、羣眾收入。
四是充分發揮發揮黨員致富能人大户的帶動力。採取政策引導、物質激勵等方式,大力培育黨員勞務輸轉大户和能人,擴大剩餘勞動力的就業轉化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