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轉十二行相

鎖定
釋尊對四諦法門作三個不同層次的開示,謂之‘三轉’。每一轉各有四行相,共計有十二行相。語出《雜阿含經》卷十五、《妙法蓮華經》卷三〈化城喻品〉。
中文名
三轉十二行相
定    義
釋尊對四諦法門作出的開示
類    型
佛教術語
出    處
《雜阿含經》、《妙法蓮華經》

三轉十二行相術語簡介

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卽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説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然數等故,但説三轉十二行相。如説二法七處善等。由此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

三轉十二行相釋尊釋義

【三轉十二行相】
釋尊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以示、勸、證等三層次(三轉)闡明苦、集、滅、道四諦;故云三轉十二行相。
(1)示轉︰首揭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等四諦。這是對四諦之意義的開示。
(2)勸轉︰次勸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這是對四諦之實踐的勸誡。
(3)證轉︰再以己身作證,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這是對四諦之實踐成果的展示。

三轉十二行相其他看法

茲略述小乘、法相、天台對此一問題的看法如次︰
(1)小乘佛教以為,所謂三轉,就苦諦而言,謂此是苦,此苦諦應遍知,此苦諦已遍知。是在見道、修道、無學三道而轉;十二行,謂一一轉發生眼、智、明、覺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據《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所述,‘眼’乃法智忍,‘智’乃法智,‘明’為類智忍,‘覺’為類智。又説‘眼’為觀見義,‘智’為決斷義,‘明’為照了,‘覺’為警察。對此二解,《俱舍光記》卷二十四謂(大正41·370c)︰‘前解約見道,後解通三道。’此係由於忍僅局於見道,而修道、無學道無忍之故。
若謂苦諦一諦有三轉十二行相,於理而言,四諦實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今謂三轉十二行相者,乃因一一諦皆有三轉十二行相,其數相等故。
此上繫有部所持之義,《俱舍論記》卷二十四另有別解,即︰三轉者謂三週轉,十二行相謂三週循歷四諦而有十二行相。亦即第一週系佛説見道所觀四諦,即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其時所化五比丘入見道,而有‘此是苦’等之四行相。第二週系佛説修道所觀四諦,即此苦應遍知,此集應永斷,此滅應作證,此道應修習,其時所化五比丘入修道,乃有‘此是苦應遍知’等的四行相。第三週系佛説無學道所觀之四諦,即此苦已遍知,此集已永斷,此滅已作證,此道已修習,其時所化之五比丘有‘此苦已遍知’等之四行相。《俱舍光記》卷二十四謂第一週轉是示相轉,第二週轉是勸學轉,第三週轉是引證轉。
(2)法相宗認為,三轉謂三週轉四諦;十二行相,謂一一轉有眼、智、明、覺四行相。《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謂(大正30·843b)︰‘最初轉者,謂昔菩薩入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廣説乃至是道聖諦。於中所有現量聖智,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爾時説名生聖慧眼,即此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如其次第名智覺。第二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於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諦。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作我皆已作,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
法相宗立一心真見道,因而與小乘教在見道分上下八諦、上下別觀有所不同;其眼、智、明、覺實為一智,非於一諦別起四智。此外,依《法華玄贊》卷四所述,三轉中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修道,名應修轉;後轉在無學道,名已作轉。
(3)天台宗認為,三轉謂示轉、勸轉、證轉。示此是苦等相狀為示轉,勸彼應知苦等而修是勸轉,苦等我已了知等引自令他證為證轉。《法華文句》卷七(下)以此三轉對應示教利喜之四法與見諦、思惟、無學之三道。且謂為聲聞有三轉,為緣覺再轉,為菩薩一轉;此因根有利鈍所致。
至於十二行相,則有二解。(1)約教,謂四諦之教有示勸證之三轉,故成十二諦,此為教之十二。(2)約行,謂三轉各發眼、智、明、覺,故成十二行,此為行之十二。
此外,《法華文句》以教之十二非輪,行之十二為輪,十二諦是教法輪,十二行是行法輪。且謂輪有摧碾義,唯教無行豈能摧惑,若不摧惑,亦不名輪。若作二輪,教行相循,共能摧惑,況復教行俱由佛轉,是故教行俱得名輪。又,初轉法輪中有十二行,乃因見道三乘利根之人,聞示轉,發眼、智、明、覺,合舉三人故成十二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