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趟快車

(供應港澳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貨物列車的簡稱)

鎖定
“三趟快車”是供應港澳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貨物列車的簡稱,其中751次由江岸長沙北隔日發;753次由上海的新龍華髮;755次由鄭州北發,終到站均為深圳北站(今筍崗站)。這三趟快運列車為滿足港澳同胞的物質生活,保持港澳的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這三趟車所用車輛有J2、J4家畜車,PJ家禽車,PJ2家畜車,PJ3活牛車,以上車輛均為武昌車輛工廠製造。機械冷藏車有B19、B20、B21、B22、B23和冷凍板冷藏車,除B19、B23由原民主德國製造外,其餘均由武昌車輛工廠製造。
中文名
三趟快車
全    稱
港澳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貨物列車
作    用
滿足港澳同胞的物質生活
製    造
原民主德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武昌車輛工廠

三趟快車發展歷史

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和鐵道部為適應供應港澳鮮活商品“優質、適量、均衡、應時”的要求,共同開創了編號為751、753及755(現分別改為82751、82753、82755次)的三趟快車,分別自上海鄭州武漢三地始發,每日滿載供港鮮活商品,經深圳運抵香港。由於 “定期、定班、定點” 每日開行三趟,所以都習慣稱其為“三趟快車”。 此前,內地輸港鮮活商品靠零散貨物列車運送,運載時間長,作業環節多,線路不固定,設施不配套,因此沿途活畜禽死亡率很高,鮮果時蔬多腐爛。而“三趟快車”開行以後,鐵路部門制訂了—系列特殊政策,如“一保(保車源)三優先(優先配車、優先裝貨、優先掛運)”,除了中途加水外,沿途不停直抵香港,使運輸時間縮短了2/3,保證了鮮活貨物“優質、適量、均衡、應時”地供應港澳。

三趟快車建設

為了配合三趟快車的監管需要,1962年,當時的九龍海關在深圳筍崗鐵路北站派駐海關工作組,那是筍崗海關的最初雛形:十來個關員,每天在鐵道旁簡陋的鐵皮房裏辦公,黎明前就開始工作,來自湖南湖北、上海、江西河南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市的鮮活產品車卡齊集在軌道上等待着口岸管理部門的聯檢。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筍崗人每天要在髒、臭、擠的活口車棚裏鑽進鑽出。
遇上全封閉式的裝載活牛的車廂,得屏住呼吸逐箱驗核,一經發現有死、殘、次牲口,就要手拉肩扛將其從列車上卸下來。
遇上狂風暴雨,通往鐵路邊的小路積滿腥臭的泥水,關員們索性捲起褲腿,就這麼從水裏走過來趟過去。盛夏酷暑時,全封閉的車卡內温度達四、五十度,一爬進去,全身發燙,轉身進入凍櫃車又是零下十幾度,就這麼一冷一熱,人的身體就經歷了一次從盛夏到寒冬。
儘管條件如此惡劣,筍崗人依然每天踩着晨露登車查驗,歸來已是陽光普照。
為便利輸港“活口”通關,1988年,海關總署還在筍崗鐵路口岸設立了國內首家出口監管倉庫,各類“活口”運抵口岸後直接進入鐵路沿線的倉庫,經過消毒程序於次日凌晨運送香港。高峯期時,筍崗-清水河倉庫區一天就有來自湖南、新疆等的牛羊豬等5000頭,雞鴨鵝等禽類則達到三四萬只。上世紀90年代初,區內曾一度容納了120多棟標準倉庫,年貨物吞吐量最高時達400萬~5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多功能商業化倉庫區,被譽為“中華第一倉”,為國家外貿進出口和保障香港活鮮產品供應做出過巨大貢獻。

三趟快車貢獻

一直以來,香港媒體都親切地稱呼“三趟快車”為“香港同胞的生命線”,她就像一根動脈,把香港和祖國大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不管是在最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還是在動盪的文革十年,不管是橋樑斷裂、隧道塌方、還是華東華南發生嚴重澇災,不管是鐵路春運極為緊張,還是流行性病毒肆虐的情況下,許多貨車無法正常運行,而三趟快車卻始終風雨無阻,從未停駛。據經貿部駐深圳配額管理辦公室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每天由內地經深圳運往香港的活禽活畜佔香港市場供應量的99%以上,凍肉水產、瓜果蔬菜等佔一半以上。
“三趟快車”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維繫着祖國大陸對香港同胞的骨肉親情,增強了香港民眾對祖國的認同和歸屬感。1997年三趟快車開行35週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榮毅仁李嵐清錢其琛等分別為三趟快車題詞祝賀。江澤民同志的題詞是:“開好港澳三趟快車,支持港澳繁榮穩定。”李鵬同志的題詞是:“繼續開好三趟快車,支持港澳穩定繁榮。”喬石同志的題詞是:“三十五年辛勤努力,三趟快車貢獻巨大。” 1997年6月3日,吳儀同志親率三趟快車辦公室有關人員與押運員一道乘坐供港活口列車抵深,聽取三趟快車的情況彙報。在同年4月7日,三趟快車開行35週年紀念大會上,當時的九龍海關被外經貿部、鐵道部授予三趟快車運行“先進集體”光榮稱號。中央電視台深圳電視台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香港商報等媒體多次報道筍崗海關不斷簡化海關手續,支持企業發展,長期以來對供港的鮮活商品加速驗放、確保香港市場的需求,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趟快車發展

隨着國內現代物流的蓬勃發展,深港兩地通關進一步便利化,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深港公路口岸快速通關模式加速推廣,供港澳鮮活產品的出口逐漸從鐵路運輸轉向公路運輸,時間更短、成本更低,鐵路“三趟快車”逐步退出了現代物流的舞台。而今,在很多人的眼裏,“三趟快車”已演化成一種概念化的名稱,不再限指三趟供港活口列車,而是泛指通過鐵路、公路等各種運輸方式所有內地供港的鮮活產品,這麼説來,“三趟快車”已經由當初的每天三趟,變成每天“N趟”,成為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血肉相連的歷史見證和無形豐碑。
伴隨着“三趟快車”一路成長的筍崗-清水河倉儲片區,也在上世紀末慢慢走向清冷的低谷。2000年,這片曾經繁忙的物流老區終於迎來新轉機,《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把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確定為深圳市重點建設的六大物流園區之一。自此,市政府耗資6億進行區內市政道路升級改造,片區內商貿物流功能日漸突出,初步形成了集批發零售、商品展示、專業商品交易、金融、商務、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商貿物流園區。與此同時,區內倉庫企業立足現代物流配送功能定位,大力發展保税散貨拼箱拼櫃業務,海關也先後推行了“保税倉庫電子帳冊管理”、“現場作業一體化”、“入倉即退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等多項便利通關措施,協助該片區在短短的幾年內迅速成為深圳及鄰近珠三角地區最大的散貨集散地之一,實現自2000年以來外貿進出口額年均約7億美元。2008年,在深圳海關的32個出口監管倉庫中,區內的深圳中外運儲運有限公司出口監管倉庫和深圳市金運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出口監管倉庫入倉貨物量和貨值分別佔深圳地區總量的23.44%和28.19%,當年的“中華第一倉”再次掀開了嶄新的發展篇章。
雖然現代物流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三趟快車”快車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其生命線依然在每天“N趟”的深港快速物流通道中靜靜地延續着,其不懈生命力依然在熙攘繁忙的現代商貿物流園區中充盈跳動着……

三趟快車盛衰折射

三趟快車低谷

曾被稱為港人“生命線”的“三趟快車”,如今已走入了歷史最低谷:從高峯期的每日500車貨量,降到如今的每月不到50車;從高峯時期的28省市鮮活貨物供港,基本只剩“上海豬”與“河南牛”;從當年的專列運輸,到現今的需要混編才能裝滿列車車廂。
從上世紀60年代啓用,到上世紀80年代鼎盛,直到上世紀末,由於高速公路網急速發展、貨櫃運輸漸成主流、貨物來源多元等因素影響,跨越近半個世紀的“三趟快車”,終
於淡出歷史舞台。沒有改變的是,內地供港的鮮活冷凍食品依然豐富和高質。
從1962年開通的44年中,“三趟快車”共開行了4萬多列,僅供應港澳市場的活豬和活牛已達1億多頭,平均每個香港人摺合10多頭;同時還運輸了10億多隻家禽,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蛋品等。

三趟快車輝煌時期

80年代地位舉足輕重
統計數字顯示,上世紀80年代是“三趟快車”的最輝煌時期,那時,通過“三趟快車”運往香港的鮮活冷凍商品,在港澳市場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活畜、活禽佔香港市場份額近90%,被譽為保證港澳供應的生命線。
據1978年開始參加“三趟快車”運輸工作的廣深鐵路老員工黃先生還記得,在1980年至1996年“三趟快車”輝煌時期,承擔着“三趟快車”編組開往香港職能的深圳北站,每天都要接納1000多卡(車廂)的貨物,其中一半貨物是經“三趟快車”運送過來的供港物品。那時,深圳北站的50多條軌道,都停滿了車廂。
日500卡劇減至月50卡
廣深鐵路老員工徐先生回憶説,從1995年,“三趟快車”每年的發貨量都在下降,更是降到了最低谷,整個7月份只有不到50卡的貨物,比最輝煌時期少了95%以上;所佔供港貨物的比例,也從原來的90%左右,降到了不到10%,達到歷史最低點。同時,原來的“三趟快車”是專列,只運送供港物資,而且車車裝滿貨物;供港貨物少了,為了發揮列車的全部作用,“三趟快車”改為了混編車,即在發車後,沿途停靠上貨,才能將火車裝滿。徐先生説,“也許‘三趟快車’真的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三趟快車折射內地繁榮

“三趟快車”是一個縮影,它從鼎盛到淡出在很大程度上顯示着內地的發展與變化—內地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物質的極大豐富、高速公路網絡的急速擴展以及貨櫃車運輸的興盛,構成一個“三趟快車”被逐步取代的大環境。
據廣深鐵路有關人士介紹説,在上世紀80年代,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網並不發達,口岸也偏少;加之當時物質資源並不豐富,因此,供港貨物需要從全國各地抽調,通過鐵路網運至深圳,再轉運香港。這是“三趟快車”輝煌的歷史背景。
珠三角乃至全國的高速路網已基本連通,靠近廣東省的各省市輸港貨物,可用貨櫃車通過高速路網,運至深圳各口岸,直接通往香港,節省開支。同時,珠三角供港食品基地從無到有,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供港貨物也無需再從遠離香港的其它省市調運,可直接從珠三角生產基地通過公路運往香港,鐵路運輸亦因此失去優勢。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