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歸依

鎖定
三歸依,又稱三歸、三自歸、三歸戒、趣三歸依。‘歸依’又寫作‘皈依’(三皈依)。‘三歸依’指歸依佛、法、僧三寶。歸依三寶,是成為佛教徒的基本條件。此三寶有多種尊稱,如雲︰‘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或‘歸依佛陀兩足中尊、歸依達磨離欲中尊、歸依僧伽諸眾中尊’。
中文名
三歸依
梵    語
triśaraṇa-gamana
巴    語
tisaraṇa-gamana
藏    語
skyabs-gsum-du h!gro-ba

三歸依歷史起源

關於三歸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載,世尊成道後七日遊化人間,受五百商客中的離謂與波利二人供養,併為彼等授二自歸。不久,度五比丘,三寶具足。時,長者子耶舍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歸,次受五戒成優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寶未具足時,僅授佛、法二歸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獲授三歸五戒的佛教徒。
歸依,有救護、趣向之義。三歸依有二種,即⑴受戒三歸︰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歸;⑵翻邪三歸︰非為受戒,僅受三歸者。《毗尼母經》卷一(大正24·802b)︰‘三歸有二種︰一者為受五戒、十戒、八齋故受三歸,乃至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歸。二者直受三歸。所以爾者,當爾之時,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齋,以是義故,直説三歸得受具也。’
受三歸依時,隨戒師三唱‘三歸三竟文’,或誦《毗尼討要》卷五之(卍續70·352下)︰‘我某甲(歸依者的姓名)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或誦湛然《授菩薩戒儀》之(卍續105·10下)︰‘弟子某甲願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弟子某甲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

三歸依歸依三寶

據《俱舍論》卷十四載,以救濟為義,歸依三寶能永遠解脱一切眾苦。另據《大乘義章》所載,有三義︰
⑴為遠離生死之惡;
⑵為求出世涅盤;
⑶為利益眾生。
又《法界次第初門》捲上(下)謂(大正46·670b)︰‘三歸之用正破三邪,濟三途,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為本,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此外,如《大智度論》卷一、《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乘起信論》、《佛地經論》卷一、《阿毗曇心論》卷一等佛典之卷首,往往先列歸敬三寶之文,以表示對三寶之禮敬。

三歸依歸依敬禮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本)載,歸依與敬禮之別有七種,即(大正45·316c)︰
(一)歸依據重,但唯身語;敬禮通輕,該心及色,通三業故。
(二)歸依境廣,必具歸而成業;敬禮或寬,縱偏依而辯事。具歸三寶方是歸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禮。
(三)歸依有其限齊,發願必終未來;敬禮但約投誠措想。故歸依言,願從今身盡未來際;諸敬禮者,舉心虔仰即是敬禮。
(四)歸依情懇,帶無表以為歸依;敬禮心通,或唯表而為體。歸依必有表與無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禮故。
(五)歸依義重,必合身語;敬禮通輕,唯一即是。
(六)歸依帶相,唯在欲色;敬禮義通,亦遍無色。
(七)歸依義勝,觀真理而亦成;敬禮通微重賢善而兼是。
日僧源信在其《選擇本願唸佛集》曾謂三歸依,有大乘、小乘之別。上列《授菩薩戒儀》之‘三歸三竟文’所述,即大乘之三歸依,《毗尼討要》之‘三歸三竟文’則為小乘之三歸依。
◎附︰印順《佛法概論》第十五章(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