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層網絡結構

鎖定
三層網絡架構是採用層次化架構的三層網絡。
三層網絡架構採用層次化模型設計,即將複雜的網絡設計分成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着重於某些特定的功能,這樣就能夠使一個複雜的大問題變成許多簡單的小問題。三層網絡架構設計的網絡有三個層次:核心層(網絡的高速交換主幹)、匯聚層(提供基於策略的連接)、接入層 (將工作站接入網絡)。
中文名
三層網絡架構
定    義
採用層次化架構的三層網絡
三    層
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
網絡架構
三層交換技術

三層網絡結構簡介

核心層:核心層是網絡的高速交換主幹,對整個網絡的連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層應該具有如下幾個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餘性、容錯性、可管理性、適應性、低延時性等。在核心層中,應該採用高帶寬的千兆以上交換機。因為核心層是網絡的樞紐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層設備採用雙機冗餘熱備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負載均衡功能,來改善網絡性能。
匯聚層:匯聚層是網絡接入層核心層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層前先做匯聚,以減輕核心層設備的負荷。匯聚層具有實施策略、安全、工作組接入、虛擬局域網(VLAN)之間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過濾等多種功能。在匯聚層中,應該選用支持三層交換技術和VLAN的交換機,以達到網絡隔離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層:接入層向本地網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在接入層中,減少同一網段的工作站數量,能夠向工作組提供高速帶寬。接入層可以選擇不支持VLAN和三層交換技術的普通交換機。

三層網絡結構三層網絡結構短板

三層網絡結構基於性能瓶頸和網絡利用率等等的原因,資深的網絡設計師都在探索新的數據中心的拓撲結構
三層網絡結構數據中心網絡傳輸模式是不斷地改變的。大多數網絡都是縱向(north-south)的傳輸模式---主機與網絡中的其它非相同網段的主機通信都是設備-交換機-路由到達目的地。同時,三層網絡結構在同一個網段的主機通常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可以直接相互通訊。
圖一n-s網絡,縱向網絡結構 圖一n-s網絡,縱向網絡結構
然而,三層網絡結構現代數據中心的計算和存儲基礎設施,主要網絡流量模式從已經不止是單純的不同網段之間通訊。三層網絡結構內外網的通訊、網絡段分佈在多個接入交換機,要求主機通過網絡互連等這些環境。這些三層網絡結構網絡環境的變化催生了兩種技術趨勢:網絡收斂和虛擬化。
網絡收斂:三層網絡結構中,儲存網絡和通信網絡在同一個物理網絡中。主機和陣列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過儲存網絡來傳輸,在邏輯拓撲上就像是直接連接的一樣。如ISCSI等。
虛擬化:將物理客户端向虛擬客户端轉化。虛擬化服務器是未來發展的主流和趨勢,它將使三層網絡結構的網絡節點的移動變得非常簡單。
橫向網絡(east-west)在縱向設計的三層網絡結構中傳輸數據會帶有傳輸的瓶頸,因為數據經過了許多不必要的節點(如路由和交換機等設備)。如果三層網絡結構上主機需要通過高速帶寬相互訪問,但通過層層的uplink口,會導致潛在的、而且非常明顯的性能衰減。三層網絡結構的原始設計更會加劇這種性能衰減,由於生成樹協議會防止冗餘鏈路存在環路,雙上行鏈路接入交換機只能使用一個指定的網絡接口鏈接。
圖2:n-s網絡簡化圖。數據傳輸模式 圖2:n-s網絡簡化圖。數據傳輸模式
雖然增大內部交換層的帶寬有助於改善三層網絡結構的傳輸阻塞,但這樣受益的只是一個節點。E-W模式中主機之間的的數據傳輸並非同一時間只是存在兩個節點之間。相反,三層網絡結構數據中心中的主機之間在任何時間都有數據傳輸的。因此,三層網絡結構增加帶寬這種高成本低效率的投資只是治標不治本。 [1] 
三層網絡結構 三層網絡結構
點評
從二層交換技術的網絡架構調整到三層交換技術的網絡架構,網絡的優化效果明顯,配之以網管軟件,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防護性大為提高。通過合理配置核心交換機,充分發揮了核心交換機的硬件性能,調整核心交換機在帶寬、網絡流量處理能力位置結構,具備良好的擴展性,根據業務需求劃分VLAN,控制廣播範圍,抑制廣播風暴,提高了局域網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整個網絡可靠性得到加強,核心交換機採用雙機熱備份負載平衡方式,即兩台核心交換機正常情況下都參與工作,當其中的任何一台發生故障時,另外一台可以自動、無縫地接管它的工作,這對網絡管理員、用户來説都是透明的,無需人工干預故障切換。提高網絡對突發事故的自動容錯能力,最小化網絡的失效時間。而網絡的擴展能力滿足了網吧今後一段時間內對網絡發展的需求,支持了大型網吧在今後拓展與網絡變遷的需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