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塗山

鎖定
三塗山,亦稱塗山會稽, [2]  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嵩縣西北,是禹妻塗山氏的居住地域,也是夏王朝祭天的神山,夏禹曾率領諸侯首領,在三塗山舉行祭天典禮。 [2] 
三塗山主峯為“女幾山”,“幾”與“嬌”音近義通,與禹妻“女嬌”同名。三塗山周邊發現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有可能就是塗山氏的文化遺存。 [1] 
中文名
三塗山
別    名
塗山 [1] 
地理位置
河南嵩縣西南、伊河北岸

三塗山地位環境

三塗山在今河南嵩縣西南、伊河北岸。

三塗山歷史典故

三塗山大禹娶妻

大禹在治理伊河水患時,迎娶了名叫“女嬌”的塗山氏姑娘。“女嬌”就是夏啓的母親,故被後世尊為“王母”。與“女嬌”結婚三天後,大禹便又投入治理洪水的工作中。 [1] 

三塗山塗山之會

夏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為了創建夏王朝的社會秩序,大禹決定在塗山舉行祭天大典。《左傳·哀公七年》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塗山即三塗山,在今河南嵩縣西北。“玉帛”是古代的實物貨幣。所謂“執玉帛者萬國”,就是有眾多方國部族向夏朝臣服,繳納貢品之義。
《華陽國志·巴志》載:“禹會諸侯於會稽,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
“會稽”本為前來會合稽首朝拜之義。因夏禹在“塗山”會合諸侯,故“塗山”便有會稽的稱呼。因此,“會稽”即塗山。“巴蜀往焉”説明遠處西南的巴蜀國,也來參加朝會。
《國語·魯語下》載:“昔禹致羣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韋昭注:“羣神,為主山川之君,為羣神之主,故謂之神也。防風,汪芒氏之君名,違命後至,故禹殺之,陳屍為戮也。”《説文·山部》載:“嵞(tú),會稽山也。”《水經注·淮水》載:“塗山有會稽之名。”楊守敬疏引《述異記上》説:“禹會塗山,防風氏後至,禹誅之。”
諸侯方國到“塗山”朝會時,防風氏遲到,被“禹殺而戮之”。可見當時“禹已經蜕變為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郭沫若《中國史稿》)。也就是説,夏禹已擁有全國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權威。這正是國家權力形成的具體象徵。 [2] 

三塗山塗山女歌

中國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yī)”,相傳為塗山氏女思念夫君大禹時所唱。大禹新婚不久即到遠方治水,妻子在塗山之陽等他歸來,唱出此句。該塗山就是三塗山,位於今嵩縣城西的伊水之畔。 [1] 

三塗山相關考證

“三塗山”是否就是塗山?“塗山”的具體位置、歷史地位及其名義等,都是尚待澄清的重要問題。

三塗山塗山位置

“塗山”即三塗山。《元和郡縣圖志》卷五載:“三塗山,在(陸渾縣)西南五十里。”聞一多《天問疏證》説:“塗山本即三塗,在今河南嵩縣。”
丁山《禹平水土本事考》指出:“餘故謂‘禹合諸侯於塗山’‘娶於塗山氏’,不在渝州,不在會稽,亦不在壽春,其神話流傳,應始三塗。”
錢穆《史記地名考·三塗》説:“《水經注》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即古三塗山也。禹娶塗山氏女傳説當即此。”
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係説及其批判》説:禹娶塗山“我以為塗山即三塗山的簡稱”。同時,呂思勉《先秦史》、孫淼《夏商史稿》、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鄭傑祥《夏史初探》等,皆主此説。因此,“塗山”即“三塗山”,在今洛陽市嵩縣西北,乃是學術界的主流意見。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篇》指出:“儒書言舜葬蒼悟,禹葬會稽,虛也。《堯典》舜巡狩至四嶽,四方之中,諸侯來會。禹王如舜,事無所改。巡狩本不至會稽,安得會計於此。”
從大量考古和文獻資料來看,夏族活動的中心地域在今伊洛嵩山地區。大禹治水不可能遠涉今安徽、浙江一帶。“塗山”在今安徽懷遠等説法,當是戰國秦漢之際,隨着大一統王朝的建立和對大禹治水偉業的崇拜,大禹治水“足跡”逐漸廣佈全國各地後,出現的附會之辭。 [2] 

三塗山歷史地位

夏禹為什麼要在“塗山”會合諸侯?不僅因為這裏是禹妻塗山氏的居住地域,也有其更深層的宗教原因。
中華先民盛行天神崇拜的社會習俗。《禮記·郊特牲》説:“萬物本乎天。”《春秋繁露·順命》説:“天者,萬物之祖。”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日神崇拜的社會習俗。因此,《禮記·郊特牲》有“迎長日之至”的“郊祭”活動。《尚書·堯典》和殷墟甲骨文都有祭“出入日”的典禮。
塗山本是夏王朝祭天的神山。《管子·封禪》載:“禹封泰山,禪會稽。”“會稽”就是三塗山。《説文解字·示部》説:“禪,祭天也。”《白虎通·封禪》説:“言禪者,明以成功相傳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中華先民認為,祭祀神靈與興兵征伐,都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夏商時期,尚沒有“封泰山”的觀念。所謂“禹合諸侯於塗山”,就是夏禹率領諸侯首領,在三塗山舉行盛大的祭天典禮。
“燔柴”祭天的古老儀式。《禮記·祭法》載:“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呂氏春秋·季冬紀》説:“以秩薪柴,以供寢廟及百祀之薪燎。”高誘注:“燎者,積聚柴薪,置璧與牲於其上而燎之,升其煙氣。”《周禮·春官·大宗伯》也説:“以實柴祀日月星辰。”“實柴”乃“祀日月星辰”的祭名,是將布帛及牲體放在積柴上焚燒,使升e煙氣昇天,以祭祀天帝神靈。
三塗山的歷史地位,還可從周武王望祭“三塗”故事得到證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營建東都洛邑時曾望祭三塗山。《逸周書·度邑解》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嶽,丕顧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其曰茲曰度邑。”《尚書·堯典》説:“望于山川。”蔡沈集傳:“望而祭之,故曰望。”《廣雅·釋天》説:“望,祭也。”“三塗”,三塗山。“有嶽”即太嶽,在今山西省霍縣境。“河”,黃河。“天室”即太室山,是嵩山的主峯,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度邑”即規劃營建東都洛邑的活動。這是周武王為營建洛邑到太室山舉行祭天典禮時,對“三塗山”進行望祭的記錄。
西周初年的天亡簋銘説:乙亥,王有大禮。王凡三方,王祀於天室,降。天亡佑王,殷祀於王丕顯考文王,事饎上帝。
“乙亥”指周武王十一年二月乙亥日,“王”指周武王,“大禮”祭祀天地的禮儀。“凡”即《説文》所謂“轉目視也”,“三方”指《逸周書》所説的三塗、太嶽、黃河三方,“天室”即太室山,“天亡”即太公望。天亡簋銘與《度邑解》相互印證,説明周武王為營建洛邑到太室山舉行祭天典禮時,確有望祭“三塗山”的禮儀。 [2] 

三塗山得名緣由

“三塗山”得名與其歷史地位密切相關。在嵩縣城西城關鎮崖口村高山顛上的木門神廟前,立有宋代敕封的“木門神廟”殘碑和清代的“義應侯廟”碑數通,説明這座廟宇本是供奉三塗山山神的廟觀。廟裏現存的北宋熙寧年間“義應侯廟”殘碑記載有“勅旨已降,勅命木門神廟宜特封”等文句,説明這座古廟本名“木門神廟”,宋神宗時敕封為“義應候廟”。“木門”與“三塗”名義相通。故“三塗山”的本義當是人間通向天帝的道路之義。因為三塗山峯,聳入雲霄。中華先民認為,這裏就是人間通向天神的道路和門户。
“塗”通作除,有修除之義。《荀子·禮論》説:“齋戒修塗。”俞樾《羣經評議》説:“塗之言除也。”《周禮·春官·典祀》説:“若以時祭祀,則帥其屬而修除。”鄭玄注:“修除,芟掃之徵召也。”《禮記·郊特性》載:“祭天,掃地而祭焉,於其質而已矣。”所謂“修除”就是在郊外祭天時,除去雜草“掃地而祭”之義。因此,“塗山”就是祭天的神山之義。
夏禹在塗山會盟諸侯,相當於現代舉行的“開國大典”。《史記·外戚世家》載:“夏之興也以塗山。”《新序·雜事一》説:“禹之興也以塗山。”由此可見“禹合諸侯於塗山”,在夏代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2] 

三塗山文獻記載

《左傳》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四嶽、三塗……九州之險也。”
《左傳》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 年):“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雒與三塗,”
《元和郡縣誌》:“三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左傳》曰:‘四嶽、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
皆指此山。

三塗山文物古蹟

三塗山及其周圍地區,有許多古老的歷史傳説和文物遺蹟。
三塗山的主峯也叫“女幾山”,“幾”與“嬌”音近義通,與禹妻“女嬌”同名。女幾山南麓有王母澗和王母廟,現存有漢代石刻、隋唐時期開鑿的登山棧道、神馬石等文物遺蹟,還有宋代皇帝敕封的義應侯廟。此外,李白、劉禹錫、李賀等都有歌詠三塗山(女幾山)的詩句,這些都是研究嵩縣三塗山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考古工作者在嵩縣德亭鎮孫園村、城關鎮青山屯村、何村鄉閻村、庫區鄉橫落山、田湖鎮陸渾村、飯坡鄉禹王山等地發現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有可能就是塗山氏的文化遺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