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味圓

鎖定
三味圓 是江蘇地區漢族名菜之一,起源於明代沈萬三家萬三蹄,是沈萬三用來招待貴賓的必備菜餚之一,當地人叫麪筋。三味圓已經成為周莊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湯,意為團圓。
中文名
三味圓
做    法
裹進各種肉餡
菜品特色
萬山八大碗
起    源
明代

三味圓產品介紹

三味圓 三味圓
三味圓,俗稱湯麪筋,用水面筋作皮,餡芯以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葱、姜、黃酒等調料剁細精製而成,在雞湯內煮熟,皮薄餡嫩。晶瑩別透,集點心、菜餚、鮮湯為一盆。著名古建築專家陳從周品嚐後,即興揮毫題詞:“江蘇崑山周莊三味園。味兼小籠湯包、餛飩之長,天下美味也”。

三味圓做法

江南一帶,三味圓是大眾菜餚,家家都會製作。每當農曆六月份。新麥上場,將曬乾的小麥磨細軋碎,用細篩篩過,將雪白的麪粉另外儲存,只用麩皮加入適量的食鹽和水攪拌成漿糊狀,擱置一兩個小時後,放在清水中漂洗,洗出的粘性很強的麪糰就是麪筋。可以作為三味圓的皮子,裹進各種肉餡。由於價廉物美,風味獨特,探愛人們青睞。人們用麪粉汰麪筋,效果也很好,且一年四季都能製作。只要掌握好鹽分、水分和温度,l公斤麪粉可以汰出600克至700克麪筋。

三味圓菜品特色

萬山八大碗
元末明初沈萬三成為江南首富,隨入吳中風俗,講究飲食起居。賓客所至,特聘名廚烹調各式佳餚,用以招待賓客,冠以“萬三家宴”。其中就有“八大碗”。
“八大碗”使用青瓷大碗、毛竹筷等作為器皿,萬三宴包括萬三蹄、三味圓、蜆江水鮮、紅燒鱔筒、田螺塞肉、紅燒桂魚、油卜塞肉、農家鰻鯉菜等菜餚,並有萬三十月白酒、萬三糕、糖芋艿等點心 。
萬三蹄
萬三蹄
是江南鉅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經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説起萬三蹄的名字,還有個小故事呢。當年,沈萬三招待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有這道菜餚。朱元璋覺得風味獨特,問菜餚名字,因諱皇帝姓,沈萬三不敢説是豬蹄,只好戲稱是萬三蹄了。
三味圓
草雞三味圓湯:俗稱湯麪筋,用水面筋作皮,餡芯以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葱、姜、黃酒等調料剁細精製而成,在草雞湯內煮熟,皮薄餡嫩,晶瑩別透,輕輕一咬,鮮汁直淌,堪稱上品。中國著名建築學家陳從周教授稱此菜集小籠、餛飩、湯包三鮮一體,俗稱“三味圓”。據當地老人介紹,每年新麥收場以後,磨出了白麪,留下的麩皮,加適量的食鹽和水,用細篩籮淘洗,就能洗出粘性很強的麪筋。濕麪筋中要包肉餡,需一邊包肉,一邊將其下到沸湯裏,這才會結成麪筋圓子。
紅燒鱔筒
將鱔魚活宰(即先將鱔魚用力摜暈,然後用刀剖腹,去內臟,剔其脊骨)後先洗淨切段狀,加調料紅燒,需十分注意火候,隨後上桌,色澤紅潤,色香味形俱佳。
田螺塞肉
將產自農田水流動處的鮮活田螺洗淨取出螺肉,加入豬腿肉剁細,佐以葱、姜、料酒等調料再塞入田螺殼烹飪,待鍋上火,加油,用姜、葱爆鍋,放入田螺,加黃酒、味精、胡椒粉、醬油和清水煮開,再經燜煮,淋麻油出鍋。
紅燒桂魚
油卜塞肉 地道的周莊家常菜。將豬肉之精腿肉加調料剁細後與野菜一起塞入豆製品油卜中再烹飪。
農家鰻鯉菜
農家鰻鯉菜又名周莊阿婆菜,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自古迄今,經常可見上了年紀而又閒賦在家的老阿婆聚在一起喝阿婆茶,而阿婆菜便是當時阿婆們用農家最普通的原料醃製而成一道美味的茶點。
三味圓 以前是沈萬三家宴最後一道湯菜 壓軸出場 鮮香味美,湯水清澈 圓子鮮美可口。
三味圓 是當地周莊人宴請貴賓 家人團圓 必不可少的一道湯菜
江南一品三味圓 不辭長作周莊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