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合潭遺址

鎖定
三合潭遺址位於玉環市珠港鎮城關辦事處三合潭。遺址面積2000平方米,已發掘500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主體堆積為商周時期遺存。它不僅對研究古代建築史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而且為研究我國浙南沿海島嶼的古代文明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2005年3月,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三合潭遺址
地    址
浙江省玉環市
級    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佈時間
2005年3月16日
年    代
商周
面    積
約 2000 m²

三合潭遺址基本信息

三合潭遺址 三合潭遺址
三合潭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商周
公佈時間:2005年3月16日
三合潭遺址
三合潭遺址(5張)
遺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已發掘500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主體堆積為商周時期遺存。遺物主要有原始瓷和印紋硬陶,原始瓷約佔器物總數的80%。密集的木樁、木柱等建築基礎遺蹟顯示其為幹欄式建築,並可區分出3個相對獨立的建築單元,其中F1建築面積達50平方米。

三合潭遺址簡介

殘柱 殘柱
三合潭遺址是我省保存較好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聚落遺址,距今約2800-2400年,遺址內涵豐富,幹欄式建築基址保存良好,對研究浙南沿海地區商周時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態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1971年,在城關鎮南山村發現。遺物散佈面積約2.1平方公里。遺址分3個文化層。第一層為春秋戰國時期,出土文物有碗、杯、缽等;青銅器有劍、矛、刀、鏃、鍤、鑿、錛等;印紋硬陶有罐、壺、瓶、盤,紋飾主要為網紋、米字紋、方格網和回紋4種。第二層為西周至商代,在4至5米深灰土層中出土大量原始青瓷,胎料較粗糙,但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基本上達到瓷化。器型有碗、豆、盤、盂等。還發現大量稻穀和陶、石制磨盤。更重要是發現有規劃排列的卯榫結構杆闌式建築,對研究商周時期建築有較高科學價值。第三層為新石器時代,出土石器有犁、錛、鋮、斧、鑿、刀、鏃、鋤等,陶器有紡輪、網墜等。
三合潭遺址(圖1) 三合潭遺址(圖1)
遺址延續期長達1800年,為研究我國東南沿海島嶼史前文化提供了豐富資料。
從當地村民挖沙的深坑斷面看,距地表1.5米深處發現一層20至50釐米似灰非燼的黑層帶。距地表2米深處黑層帶以下,出土大量的春秋戰國時期幾何印紋硬陶殘片和青銅器。在3米深春秋戰國文化層以下,發現了西周時期文化層(灰土層)。出土大量的原始青瓷盤、碗、溝石磨盤和許多高腳石座。在灰土層下出現灰燼,出土大量的磨製石器,主要是生產工具和漁獵工具。

三合潭遺址環境

三合潭遺址(圖2) 三合潭遺址(圖2)
三合潭遺址的柱坑、墊板和殘柱三合潭遺址的發掘區內,地勢自北向南緩慢傾斜,文化層厚1.3~2.8米,高處薄,低處厚。整個堆積分上、中、下三部分。表土層下發現了南宋時期的一座有排水設施的殘磚室墓和一口石徹水井。含沙少、質硬實的灰褐色宋代堆積厚40釐米左右,分佈均勻。這表明,該遺址在南宋時期有過一段穩定的發展階段。宋代堆積下直接疊壓着相距1千多年的戰國堆積,它的分佈厚薄不均,低處以沙、石、泥混雜堆積為主,而高處含沙、石塊較少,除出土較多的印紋陶片、原始瓷片外未見任何遺蹟。清理掉此層以後,各處都陸續暴露出粗細不一的木樁和木柱。下部堆積以單純的沙層和泥沙混雜層為主,早於房屋建築遺蹟的其它遺蹟還有兩段用卵石塊鋪就的斜向小路和小範圍裏探挖出的密集小木(少量為竹子)樁,它處於最下部層位,性質不明。
成片的木構建築遺蹟發現於距地表約1.5米深的地層裏,整個遺蹟被戰國時期堆積疊壓。以密集分佈的木樁、木柱為主要形式,所有柱坑開口於戰國層下,打破春秋時期地層。木頭暴露高度和保存長度首先取決於遺址的地下水位,也與樁、柱所處的具體位置、埋藏深度、自身粗細、木材種類(據初步測定,有的為楠木)等因素有關。共發現直立的大小木樁、木柱100多根,長度多在1米上下。根據所處的地勢高低、木柱(樁)的密集程度和分佈規律、柱子的粗細差異,建築遺蹟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北片地勢高,木樁數量少,直徑多數較細,僅15釐米上下,挖土坑栽埋的柱子更少,且坑小、柱細、墊板單薄,它們分佈沒有明顯規律,建築單元、佈局結構均不清楚。
南片地勢低,木柱分佈非常密集,猶如一片古代的樹林,柱子多數粗壯,直徑一般在20釐米以上,最大達80釐米,而且它們多有深大的柱坑和厚實的墊板,並且在有些寬大、位置關鍵的柱坑內常常中間栽埋一根粗大的主柱,其周圍加立數根較細的護柱,有的還可能是後期維修和加固過程中添立的,另外,有的柱子與墊板的位置常出現側偏情形,墊板傾斜較嚴重,其中,有的墊板完全側翻,並幾乎與柱子平行。由此可見這一帶建築地質條件的特殊性——沿海丘陵坡麓沖積沙層、淤積土層(軟土地基);局部還有少量的小木樁。南片約80根柱子的分佈可大致區分為3個相對獨立的建築單元,其中,F1位於西南部,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縱軸與山坡方向平行,它的四面共由12叢柱子組成,並且每叢均有柱坑和墊板,轉角柱都特別粗大;東西各5叢,南北各3叢,幾乎完全對稱,長8米,寬6米,總面積約50平方米。其餘的F2、F3,佈局形式與F1相近,但不完整。特別的是,除了如此多的柱坑、柱子以外未發現任何橫向的地板、橫樑等木構件,但根據這裏的建築環境、營建地面的海拔高度、所在位置、建築平面形式、用材大小等方面分析,這片建築遺蹟的性質屬幹欄建築的可能性較大。由於柱坑打破的地層包含物為具有春秋時期特徵的原始瓷器和印紋硬陶片,這批建築遺蹟的年代上限為春秋,下限為戰國。為了儘可能在現有條件下把它們長期保存,南片的下部堆積未作完整發掘,僅在遺蹟空隙處作了小範圍探掘。

三合潭遺址內容

三合潭遺址位於玉環城關鎮南山村,地處三面環山的三合潭河谷盆地。面積約21平方千米,80年代陸續出土新石器以及商周、春秋戰國和漢唐時期的大量文物。

三合潭遺址第一層

遺址可分三個文化層,第一層為春秋戰國時期,距地表50釐米深處有一層約20釐米厚、4平方千米方圓的黑土層帶,石塊、沙子及泥土皆黑色。據文獻載,是秦漢之際,東南沿海特大洪潮帶入海藻雜物擱灘深埋而成。黑層帶以下出土文物屬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有劍、矛、刀、鏃、耨、鍤、錛等;印紋硬陶有碗、罐、壺、瓶、盤及殘片。紋飾主要為網紋、米字紋、方格紋和回紋四種。

三合潭遺址第二層

三合潭遺址出土器物第二層為西周與商代。在距地表4到5米深灰土層中,出土大量原始表瓷,其胎料疏鬆,施釉不到底,但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已玻化。器型有碗、豆、盤、盂等。紋飾主要為S紋、斜篦紋和針點紋。S形為龍圖形,斜篦紋表示雨線,針點紋表示雨點,證實為東南越族的龍圖騰還發現有大量稻穀、陶器和石制磨盤。石器中有全幅犁、鏵、石斧、石錛、石鑿、石網隊等,皆精細磨製,器型較下湯文化大而且長。該層發現的有規則排列的卯榫結構杆欄式建築構件,對研究商周時期建築有較高科學價值。
空格第三層為新石器時代。出土石器有犁、錛、斧、鑿、刀、鋤等;陶器有紡輪、網墜等。

三合潭遺址第三層

成套石犁鏵 成套石犁鏵
遺址出土文物,青銅器量最大,品種多,生產工具有青銅斧、斤、鑿、耨、鍤、鋪等;兵器有劍、矛、鏃;魚具有釣、刺、鈎等。其鑄造技術水平較高,工世精細,紋飾較簡單,除銅劍上有饕餮圖紋外,其餘均素面。
遺址延續期長達1800餘年,是距今3000-4000年的東南沿海島嶼罕見的多層文化遺址,是研究中國沿海島嶼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1986年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合潭遺址意義

三合潭遺址出土的3件成套石犁鏵三合潭遺址發掘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木構建築遺蹟,保存清晰,平面佈局基本完整。以挖坑、墊板、立柱為基本營建手段,並選擇丘陵坡麓的沖積沙土地帶作為營建空間,這種適應方式顯然受制於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整個遺址堆積沒有表現出二次堆積的基本特徵。它的建築技術明顯地繼承了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部分建築傳統,代表了濕潤的江南地區特別是沿海丘陵環境條件下的建築文化特色,很好地體現了先民適應江南地區多丘陵山地、氣候濕潤等環境特性的生活智慧。此類發現在浙江乃至全國的商周考古史上尚屬罕見;此外還出土了豐富的印紋陶、原始瓷器、青銅器、木器等各類文物。與隔樂清灣相望的瑞安的石棚遺存出土遺物相近。此次發掘應該説找到了浙江東南地區兩週時期村落居址的一種形式,為研究浙江地區史前文化開拓、發展,並向青銅文化演變的過程和越文化的地域特徵、尤其是木構建築文化傳統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找到了珍貴的資料,也將祖先開發玉環這一沿海島嶼的歷史源頭確切推至近3000年前。

三合潭遺址價值

三合潭遺址是浙江省保存較好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聚落遺址,距今約2800-2400年,遺址內涵豐富,幹欄式建築基址保存良好,對研究浙南沿海地區商周時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態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三合潭遺址保護工程

作為玉環市惟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關南山村的三合潭遺址繼承了河姆渡、馬家浜、良渚文化的建築傳統,屬於商周時期江南重要的古村落遺址。2001年5月至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玉環文物管理委員會對三合潭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約450平方米,堆積深度1.8米至3.4米,主要發現保存較好的成片木構建築遺蹟,出土大量的原始瓷器和印紋硬陶片以及一些小件青銅器。發掘成果表明,三合潭遺址主要是一處西周至戰國時期具有越文化特徵的古村落遺址,遺址對研究浙南沿海地區商周時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形態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按照設計方案,三合潭遺址保護工程規劃用地面積約25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5.6平方米,其中管理接待用房142平方米,出土文物和歷史文化展廳193.6平方米,發掘遺址展示區680平方米,綠化面積1088.4平方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