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棚

鎖定
石棚為人類社會早期巨石文化的產物,其最基本造型為利用多塊石塊或石板為支撐,頂部搭建蓋石。這種巨石建築的形式廣泛地分佈在世界各地,如歐洲、非洲以及亞洲等國。
中文名
石棚
外文名
Dolmen
世界分佈
歐洲、非洲以及亞洲等國
國內分佈
東北地區、浙江、山東、四川、湖南等地

石棚形態分佈

石棚為人類社會早期巨石文化的產物,這種巨石建築的形式廣泛地分佈在世界各地,如歐洲、非洲以及亞洲等國。雖然各地石棚形態各異,但其最基本造型為利用多塊石塊或石板為支撐,頂部搭建蓋石。對於石棚的稱呼也各不相同,英語為Dolmen,音譯為“多爾門”,也有國外學者認為石棚與積石墓和石蓋墓的形制相似,應同屬於支石墓類別,所以稱其為支石墓或直接稱為石蓋墓,而歐洲地區因其造型特徵多稱其為“石桌”或“石台”。我國通常稱作石棚,但各地方也會有各自的叫法的區別,如“姑嫂石”“石廟子”等。
我國石棚建築多分佈於東北地區與浙江地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遺存,如山東、四川、湖南等省份。東北地區的石棚主要集中在遼南地區,學界公認其修建時間大致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並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境內的支石墓屬於同一體系。遼南地區的石棚保存完整體系完備,可以看作我國石棚建築的代表。
遼南地區的石棚建築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中漢宣帝時期在襄平(今遼陽)發現的“冠石祥瑞”提及:“時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長丈餘,下有三小石為之足。或謂度曰:‘此漢宣帝冠石之祥。’”通過描述可知,文中“冠石”即為石棚,皆以大石為蓋石三小石為支撐。而後關於遼南地區石棚建築較為詳盡的記載是金代文人王寂巡遊遼東地區所著的《鴨江行部志》:“己酉遊西山石室,上一石,縱橫可三丈,厚二尺許,端平瑩滑,狀如棋局,其下壁立三石,高廣丈餘,深亦如之,無瑕隙,亦無斧鑿痕,非神功鬼巧不能為之,土人謂之石棚。”所描寫的即為今大連瓦房店市的石棚。可以看出,對於遼南石棚建築的關注與瞭解古已有之。 [1] 

石棚文化內涵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生產水平低下,生活環境惡劣,自然提供了人類生存的基本依託。山嶽供給各類食物,巖洞成為古人最早的居所,為原始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維繫和庇護所,因此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古人對於山嶽產生了母親般的依賴和情感。同時,山嶽崢嶸峻拔、壁立千仞的奇峯怪石激發了敬畏心理,山石的物理剛性具備了千古不朽的永恆屬性,從而成了原始人類祭祀膜拜的對象。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逐漸催生了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崇拜成為力量的起點,催生了今天看似以當時的能力和技術無法實現的石棚建築,展現出弱小生命在對神的崇拜中強大的情感訴求。經由石棚進行的祭祀、祈福以祈求神靈的佑護,在此過程中,原始人類也由樸素情感向着高級的複雜情感轉化,不斷成就石棚建築的藝術形式。
石棚等巨石建築的營造超越了當時人類建造能力的極限,體現出原始人類生命力的最高狀態和生產力的最高水平,是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追求而進行的一種非常態表現。相生相伴的審美體驗也在巨石建築的建造中展現,崇高、莊嚴的震懾性,與天地相連的神性,以及建造技術的不斷演進與建築造型的逐漸成形,都體現出早期建築的本源性觀念和技術發展走向。
石棚的修建,體現了原始先民的精神追求不斷提升,被賦予了豐富的社會內涵。首先,石棚的建造體現人類早期社會性轉變,凝聚了部落羣體的向心力,很好地幫助遠古先民度過了人類早期社會文明發展過程中,因人類精神與自然存在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心理危機,也化解了氏族部落的內部矛盾。其次,遠古先民樸素的天人觀的形成。“天人合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哲學思想的源頭之一,石棚同時具備墓葬和祭祀功能,能夠和“天人合一”思想產生關聯,與人而言,石棚是安葬祖先的墓;與神而言,石棚是祭祀天地的壇。中國文化中很早就有祭祖與祭天的傳統,認為先祖與天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步,也是“天人合一”的映射。這種思想將人與自然放置於同一層級,將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與對於人類自身的崇拜融為一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