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個轉變

(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

鎖定
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中文名
三個轉變
出    自
黨的十七大報告
性    質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組    成
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

三個轉變理論來源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 經濟發展方式 的重大理論。

三個轉變三大轉變

需求結構上的轉變
近年來,一方面由於勞動工資增長緩慢,另一方面又由於收入差距過大,導致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緩慢,新增加收入的消費傾向下降,儲蓄傾向上升,導致生產增長快,消費增長慢,擴大投資容易,擴大消費難的局面。發展下去,生產與消費不平衡,經濟將不能持續發展。因此,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為了增加消費,擴大內需,必須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廣大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體制機制,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要對收入分配進行合理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税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必須努力擴大就業,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只有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勞動收入擴大了,生產與消費才會平衡。因為在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四類要素的收入中,只有勞動收入才會最直接地轉化為消費支出。
產業結構上的改變
在產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儘管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地位和作用會有所不同,但三次產業之間始終具有客觀的必然聯繫,始終具有三者是否協調發展的問題。在我國現階段經濟中,農業的發展不僅是解決廣大人民羣眾基本生活的需要,而且要為製造業提供原料,同時也是農業生產資料的市場。因此,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沒有改變,要進一步鞏固。現代社會,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三次產業之間的協調不僅是生產體系內部的協調,這種協調還必須符合廣大人民羣眾個人消費和社會公共消費的需要,使產業結構與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和升級相適應。這樣才能實現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經濟增長,消費、出口、投資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黨的十六大以來,廣東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成效突出。產業結構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3.2倍,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8.3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但今後的發展中仍然面臨着協調三次產業關係,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艱鉅任務。必須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各行各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不斷促進經濟信息化、產業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引導文化消費,擴大文化市場
要素投入上的轉變
在要素投入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經濟增長成本高、代價大,效率相對較低。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與資源、能源稀缺的矛盾加劇,與環境承受能力的矛盾加劇,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經濟效益低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近年來,廣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民經濟初步呈現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長、高效益以及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的“三低兩高一增加”的良好發展趨勢。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成績顯著,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以及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節能減排等方面的任務還非常艱鉅。
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一要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環保產業生態產業,發展網絡產業和文化產業等物質消耗少的產業部門,發展循環經濟。二要在節能減排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節能減排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關鍵和困難的一個方面,同時又不能妨礙經濟的增長,需要多方面創造條件才能做到。三要強調科技創新,使科技創新和統籌協調成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四要提高勞動者素質,使之適應現代產業發展。五要強化管理創新,向管理要效益。六要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讓市場機制在資本、技術、勞動、信息、管理等資源配置中更好地發揮基礎性作用。七要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把利用外資與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結合起來,發揮外資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