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都大橋

鎖定
七都大橋(Qidu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温州市境內連接永嘉縣鹿城區過江通道,位於甌江水道之上,由南汊橋與北汊橋組成,是七都島溝通兩岸的重要工程 [30] 
七都大橋於2012年12月22日舉行南汊橋通車典禮 [2]  ;於2020年12月25日北汊橋通車運營,並舉行啓動儀式 [28] 
七都大橋北起104國道樞紐,跨甌江於七都島七都樞紐立交,南至會展路;線路全長2.987千米,其中南汊橋主橋長496米,北汊橋主橋長680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9]  [25]  [30] 
中文名
七都大橋
外文名
Qidu Bridge
始建日期
2005年12月28日
投用日期
2012年12月22日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温州市
類 型
箱梁橋、斜拉橋、特大橋、公路橋
長    度
2987 m
寬    度
37.62 m
車道設置
雙向六車道
設計速度
60 km/h
起止位置
104國道樞紐、會展路
途經線路
七都大道
管理機構
温州市交通運輸局

七都大橋建設歷程

2000年7月18日,《七都大橋南汊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浙江省和温州市有關專家的評審 [8] 
2005年12月28日,七都大橋南汊橋動工興建,並舉行奠基典禮 [1] 
2007年3月27日,七都大橋進行南汊橋主體工程樁開鑽工作。
2011年6月1日,七都大橋進行南汊橋上部連續箱梁混凝土澆築工作。
2012年4月28日,《温州市七都大橋北汊橋工程(陸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温州市環保局批准審核 [24]  ;(6月5日,《温州七都大橋北汊橋通航安全影響論證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工作 [9]  ;7月29日,七都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 [17]  ;9月27日,七都大橋完成南汊橋主橋全線貫通 [6]  ;12月12日,七都大橋進行南汊橋的動載試驗工作;12月22日,七都大橋南汊橋通車運營,並舉行啓動儀式 [2] 
2014年12月30日,温州市環境保護局發佈《關於温州市七都大橋工程(調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初審意見》,同意七都大橋工程(調整)項目建設的內容 [7] 
2015年11月28日,七都大橋北汊橋進行水中試樁工作 [3] 
2016年5月20日,七都大橋北汊橋工程PPP項目招標文件遞交至浙江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併發布公告 [14]  ;七都大橋進行北汊橋工程的開標工作 [21] 
2017年5月15日,七都大橋北汊橋動工興建 [23]  ;9月8日,七都大橋進行北汊橋水中試樁開鑽工作;9月21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試樁樁基成孔工作,9月26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試樁混凝土澆築工作 [11] 
2018年10月1日,七都大橋完成南汊橋試亮燈工作 [15] 
2019年3月21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Z3號墩主塔首節鋼錨梁裝設工作 [13]  ;6月18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南主塔封頂工作;6月26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北主塔封頂工作 [5]  ; 8月30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南塔首片鋼混疊合梁吊裝工作 [12] 
2020年6月18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 [4]  ;12月1日,七都大橋完成北汊橋的主橋瀝青鋪設及人行道鋪裝工作 [10]  ;12月25日,七都大橋北汊橋通車運營,並舉行啓動儀式 [28] 
2021年1月20日,七都大橋北汊橋通過驗收工作 [19] 

七都大橋橋樑位置

七都大橋位於中國浙江省温州市境內,連接永嘉縣與鹿城區,地處甌江下游;大橋東距温州大橋約3.5千米,西距甌越大橋約7千米;大橋線路北起104國道樞紐,跨甌江至七都島七都樞紐立交,後南跨甌江至會展路;途經大橋線路為七都大道 [25]  [30] 

七都大橋建築設計

七都大橋建築結構

  • 整體佈局
七都大橋分別由南汊橋、北汊橋、引橋各立交匝道組成;南汊橋主橋都呈東至西佈置,北汊橋的主橋都呈東北至西南佈置 [25]  [30] 
七都大橋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南汊橋
上部結構
主橋為五跨預應力砼變截面連續箱梁結構,引橋採用預應力砼變截面連續箱梁結構及現澆普通鋼筋砼等高度連續箱梁。
下部結構
主墩為鑽孔灌注樁,採用樁接承台。主橋承台為平行八邊形整體式承台,採用C25砼。
北汊橋
總體
主橋採用雙塔中央索麪半漂浮體系結合梁斜拉橋;橋塔處設置一對豎向支座;縱向中跨側設置阻尼器,橫向設置抗風支座。
主樑
①主樑採用單箱三室鋼混凝土形結合梁,在橋塔出分離箱梁,兩側設置閉口鋼箱結合梁過渡段;鋼主樑和混凝土橋面板採用圓柱頭焊釘連接。
②鋼樑為單箱三室佈置,兩側邊腹板傾斜,中間兩道腹板豎直,邊腹板用U形閉口類加勁;橫樑腹板用豎向和水平向板肋加勁。
③橋面板中設置縱、橫向預應力;預製橋面板底面採用硅化劑防水層的耐久性措施。
④索塔錨固區採用可以錨固空間索麪的錨固梁與鋼牛腿的組合結構;鋼錨梁設置三腹板,斜拉索錨固在中腹般和邊腹板內部;鋼錨梁和鋼牛腿之間設置不鏽鋼板摩擦副。
橋塔
①橋塔為獨柱混凝土塔,採用圓形及圓端形截面,設置曲線形牛腿,牛腿上設置拉壓支座。
②下塔注採用圓形截面,中塔柱與上塔柱為圓端形。
斜拉索
斜拉索採用鍍鋅高強度平行鋼絲束,錨具採用冷鑄錨。
其它
①塔墩採用羣樁基礎;鋼護筒在承台下進行防腐塗裝。
②輔助墩採用“腰鼓形”造型,橫斷面均為圓形;過渡墩墩身採用倒圓角的實心片墩,墩頂順橋向雙向展開、橫橋向向外側單片展開。
參考資料: [25] 

七都大橋設計參數

  •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
所屬部分
南汊橋
北汊橋
道路等級
城市主幹道
設計速度
60千米/小時
車道設置
雙向六車道
荷載標準
城-A級,人羣荷載3.5千牛/平方米
公路-Ⅰ級,按城-A級複核
通航噸位
500噸級海輪
5000噸級海輪
通航尺寸
淨寬≥90米,淨高:≥15.5米
淨寬:≥260米,淨高:≥31.4米
通航水位
5.5米(最高)
抗震等級
7度設防
參考資料: [9]  [25]  [30] 
  • 結構參數
結構參數
南汊橋
上部結構
線路長1.121千米,主橋長496米,採用(68+120+120+120+68)米跨徑佈置,引橋採用(4×45+4×45)米及(4×20+4×20+3×20)米跨徑佈置。
下部結構
主橋部分鑽孔樁直徑為200釐米,引橋鑽孔樁直徑180釐米,匝道橋鑽孔樁直徑150釐米。
北汊橋
總體
線路全長1.866千米,主橋全長680米,採用(58+102+360+102+58)米跨徑佈置,寬37.62米。
主樑
①主樑高3.5米,寬37.62米,鋼樑標準節段長8米;普通梁段中心線處鋼箱梁高3.05米;頂板厚24毫米,邊腹板厚16毫米,中腹板厚28毫米;底板厚14至24毫米。
②混凝土面板懸臂長4.61米,混凝土面板厚0.27米,在腹板頂附近加厚至0.45米。
橋塔
①橋塔塔柱總高118.6米,其中下塔柱(塔頂至牛腿頂部)高26.1米,中塔柱高32.5米,上塔柱高60.0米。
②橋塔下塔柱截面沿半徑152.505米曲線由7.5米漸變至12.0米。中塔柱與上塔柱圓端半徑2.64米,中塔柱與上塔柱橫橋向尺寸均為5.28米,上塔柱順橋向尺寸由5.8米漸變6.8米,中塔柱順橋向尺寸由6.8米漸變至7.5米。
③橋塔共計29根樁基,直徑2.5米。
斜拉索
①全橋共計168根斜拉索,鋼絲索直徑7毫米,最短斜拉索長38.083米,最長斜拉索長193.826米。
②斜拉索塔上間距2.5米,樑上標準間距8.0米,邊跨部分區段間距6.0米;斜拉索錨固點橫向間距0.7米(橋塔上)、4.6米(樑上)。
其它
輔助墩共計8根樁基,直徑2.5米,過渡墩共計10根樁基,直徑2.2米。
參考資料: [9]  [25]  [30] 

七都大橋設備設施

  • 測速設施
2013年6月28日,七都大橋在南汊橋中間路段設置超速抓拍測速儀以及測速提示標誌,對超速車輛進行抓拍記錄 [18] 
  • 觀景平台
截至2020年6月,七都大橋在北汊橋的塔頂部設有觀景平台,參觀者可通過升降機到達頂部,一覽甌江之景 [27] 
  • 燈光設施
截至2020年12月,七都大橋在北汊橋是設置夜景燈及橋面燈具,對來往車輛及甌江兩岸提供照明 [15-16] 
七都大橋在北汊橋夜景 七都大橋在北汊橋夜景

七都大橋運營情況

七都大橋票制票價

2020年12月25日,七都大橋北汊橋通車運營,大橋與南汊橋不收取任何費用 [28] 

七都大橋通行事項

截至2014年3月,七都大橋南汊橋限速70千米/小時 [20] 
截至2020年12月,七都大橋北汊橋限速60千米/小時 [28] 

七都大橋建設成果

七都大橋技術難題

  • 技術難題
七都大橋在建設北汊橋時,有以下幾點技術創新:
1、針對橋樑結構特點,設計了自行式橋面吊機,並採用數控連續提升系統進行吊裝作業,提高作業效率,確保鋼樑額拼裝精度。
2、研製了高性能低收縮混凝土材料,不僅更好地確保了主橋結構的施工質量,而且使得主橋施工原定每節段工時縮短 [26] 
3、創造性採用了區縣截面橋塔、曲線形牛腿、腰鼓形輔助墩等結構形式。
4、在穿孔空間索麪鋼錨梁和鋼牛腿組合體系,重複利用了塔內空間,優化了塔壁受力;
5、結合大橋環境特點,對海洋環境下的結構耐久性做了了探索 [25] 

七都大橋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所獲獎項
温州市七都大橋工程(南汊橋)
2014年度中國中鐵杯獎
2014年度優質工程獎
參考資料: [29] 

七都大橋文化特色

  • 甌江夜遊
截至2020年12月,温州市設有“甌江夜遊”,其中,七都大橋是夜遊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遊客享“醉”美燈光盛宴 [15-16] 

七都大橋價值意義

七都大橋的整體建成,將成為樂清進入温州市區的第二通道,極大加強温州市區和樂清的交通連接,使甌江北岸和上塘主中心與鹿城等其他主中心的交通更為暢通 [22] (《温州晚報》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